奥斯曼二世

✍ dations ◷ 2025-07-23 00:08:00 #1604年出生,1622年逝世,奥斯曼帝国苏丹,三十年战争人物

奥斯曼二世(1604年11月3日-1622年5月20日)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自1618年至逝世期间在位。

奥斯曼是艾哈迈德一世及其妻Mahfiruze Hatice之子。他自小得母亲关心教育,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诗人,并通晓多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波斯语、希腊语、拉丁语及意大利语。他在14岁时因为一场政变而登基。虽然年纪尚小,奥斯曼显示了作为一国之君的能力。他与波斯萨非王朝签订和约,结束奥斯曼-萨非战争 (1603年-1618年)。然后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波兰立陶宛联邦和奥斯曼帝国因摩尔达维亚公国的宗主权引发战争,他在1620年亲自领军入侵波兰,在楚措拉战役中获胜。由于1621年的战事失利,波兰立陶宛盖特曼扬·卡罗尔·霍德凯维奇在霍滕战役(1621年)成功抵挡奥斯曼军的多次猛攻,奥斯曼二世被逼与波兰签订和约,波兰军队撤出摩尔达维亚。他在羞辱中返回首都,认为“新军”的怯懦及官员的无能是今次失利的原因。

奥斯曼二世大概是首位察觉到作为苏丹亲卫军的新军对帝国的现代化弊多于利,并且打算着手处理这个问题的奥斯曼苏丹。他关闭了新军的咖啡店,那些地方是酝酿反苏丹阴谋的人的聚会处。他打算筹建一支效忠于自己的新部队,由安那托利亚、叙利亚及埃及等地的突厥裔人组成。此举引致新军发动政变,拘禁了奥斯曼二世,其后派人用弓弦勒死他。前任苏丹穆斯塔法一世被拥立复位。

奥斯曼是一位十分进取的苏丹,却欠缺一群有能力及决心的官员帮助他推行改革,以致被赶下台。他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拥有敏锐的触觉,而且充满活力。跟他之后的大多数继承人比较,他是较为贤明的一位君主。他作为政治家的最大失误也许是他过早试行过多的事。

相关

  • 在生物分类学中,域(英语:domain、superkingdom、empire、拉丁语:regio)是美国生物学家卡尔·沃斯1990年设计的三域系统中最高的分类单元,该系统中,生命之树(英语:Tree of life (biolo
  • 植被植被是地球表面所覆盖的植物的总称。它是一个植物学、生态学、农学和地球科学的名词。植被可以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被分类,譬如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岛植被等。环境因素如
  • 导热热传导,是热能从高温向低温部分转移的过程,是 一个分子向另一个分子传递振动能的结果。各种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不同,传导性能好的,如金属,还包括了自由电子的移动,所以传热速度快,可
  • 卢 柯卢柯(1965年5月23日-),生于甘肃华池,原籍河南汲县,中国材料科学专家。198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到20
  • 东甲坐标:2°16′N 102°33′E / 2.267°N 102.550°E / 2.267; 102.550东甲是一个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东甲县的市镇,也是该县的县府。人口约五万两千人。东甲以其布庄生意而闻名,并
  • 纺纱纱线是一种很长的纤维,用于纺织、缝纫、编织、制绳等。纱线可以从多种天然或合成纤维制成,比如棉、丝绸、竹、麻、大豆,羊、骆驼、猫、狗、狐、兔等动物的毛,以及各种人造纤维。
  • 救济世界饥饿组织救济世界饥饿组织(德语:Deutsche Welthungerhilfe e. V. )是一个非宗教、非政治、非营利、独立的非政府组织。总部位于德国波恩。自从1962年成立以来,该组织大约使用了20.3亿欧
  • 郑天挺郑天挺(1899年8月9日-1981年12月20日),原名庆甡,字毅生,笔名攫日,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于北京,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一生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和南开大学等校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
  • 罗符辛氏征罗符辛氏征的命名是基于丹麦的外科医师 Niels Thorkild Rovsing。这是阑尾炎的征象;当检查者施压于病人的左下腹时,病人右下腹会感觉较左下腹更为疼痛,即称为阳性 罗符辛氏征。
  • 武汉大学校友列表本条目为各个阶段武汉大学的校友列表,包括曾就读于武大的学生和任职于武大的教职工。按照担任校长职务的时间顺序排列。自强学堂方言学堂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