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化学

✍ dations ◷ 2025-07-22 07:54:16 #2005年化学
国际化学奥林匹亚竞赛(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简称IChO)是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的一种。1968年,首届IChO举办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以后年年举办(1971年除外)。举办时间通常为该年度的7月下旬,为期10天。最初的参加国大多数都是前东欧集团的成员,而且1980年第12届奥地利IChO以前,这项竞赛都没有在一个“资本主义”的国家里举办过。每支代表队由4名学生、2名导师组成,其中1名导师任领队。每支代表队还可以有一名嘉宾(guest)和一名科学观察员(scientific observer)。参赛学生年龄不得超过二十岁,且不得拥有高于中等教育的正式学籍。大赛的国际信息中心(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Center)设在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一个国家要想派出选手参加IChO的比赛,必须首先连续两届向大赛派出观察员。在36届IChO中,68个国家参加了大赛,其中7个只派出了观察员。比赛由理论和实验两部分构成。两部分比赛时限都是五个小时,不在同一天内举行(一般实验先考)。两个部分的成绩是独立的。理论部分占总分的60%,实验部分占40%;两个成绩之和即为选手的总分。导师有责任把英文版的试题翻译成他们的母语,这样学生们用的考题就是用他们的母语写成的。考试之后,考卷将由一个举办国指定的委员会评审。导师可以在这一轮评审之后与大会裁判商议评分标准,以保证评分的公平。这些工作应在奖项颁发前完成。因为导师们在比赛开始之前事先了解了题目,所以学生和导师的任何交流都是严格禁止的。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涵盖化学中的多个领域,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以及光谱学。虽然大多数知识点都属于中学范畴,但其中很多问题都考察的更加深入,有些问题还需要高于中学要求的知识程度和理解能力。IChO的主办国在比赛之前都要发行一套预备题,而这些题目所涉猎的专业知识明显深于一般中学乃至大学课程内容。准备IChO,不仅需要对化学高度的理解力和极大的兴趣,更需要一种突出的融会贯通、联系实际的能力。参赛者会依其个人成绩排先后次序。参赛选手还可以通过竞赛这一突出的机遇,来会见全世界志同道合的人,并借着出访外地的机会了解其它文化。这正应了IChO成立时的宗旨:大会促进不同国家的青年人之间的友好联系,并鼓励国际的合作与理解。公元2018年,国际化学奥林匹亚迎来了第50届的竞赛。为了庆祝50周年,国际化学奥林匹亚委员会选择将比赛地定在在第一届举办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但由于该共和国已于1993年1月1日解体为捷克与斯洛伐克两个国家,故该年的竞赛最后协议由两个国家共同举办之。因为考虑到两个国家间的通勤,该年的竞赛较以往的竞赛时间长了一天(11天)。在这11天的时间中,选手先于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进行开幕、实作以及理论竞赛,再于捷克的布拉格进行闭幕与颁奖。也因为选手与导师在比赛期间会待在超过一个以上的国家,且停留时间不同(选手停留在斯洛伐克的时间较长;而导师停留在捷克的时间较长),故该年的官网特别写出“参赛选手须申请斯洛伐克的签证,而导师则需申请捷克的签证”。而第5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亚的竞赛标语是“Back To Where It All Began”,除了蕴含着浓浓的回归到第一届化学奥林匹亚举办地的意味,也抱持着对于参赛选手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莫忘初衷的一种期待。这也是国际化学奥林匹亚赛史上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由两个国家一起举办的赛事。以上网站提供当届大赛的预备题和答案,以及理论、试验部分的竞赛题目。

相关

  •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拉丁语:Dyspnea或Dyspnoea)、呼吸急促或空气饥是患者一种自觉症状,病人一般可自己觉察到呼吸困难,但外界不易观察出来。一般而言重体力劳动等带来的呼吸困难是正常症状,
  • 电解质不平衡电解质在生物体的自平衡维持上相当的重要。电解质可调节心臓及神经机能、输送氧气、维持体液平衡(英语:fluid balance)及酸碱平衡等。电解质的不平衡可能因为以下原因而产生:过
  • 黑颈天鹅黑颈天鹅(学名:Cygnus melancoryphus)是小型鸭科天鹅属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是南美洲体型最大的原生雁鸭类。体长1至1.4米,体重3.5-6.7公斤;雄性身型较雌性大
  • 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英文:Passive transport)指的是生物化学物质的运动或其他原子或分子穿过细胞膜。不像主动运输,该过程不需要化学能,这是因为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总是伴随着系统熵增
  • 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中基于相对性原理利用几何语言描述的引力理论。该理论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人自1907年开始发展,最终在1915年基本完成。广义相对论将经典的牛顿万有引
  • 约翰·纳皮尔约翰·纳皮尔(John Napier或Neper,1550年2月1日-1617年4月4日),也译作耐普尔,是苏格兰数学家、物理学家兼天文学家。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发明对数,以及滑尺的前身──纳皮尔的骨头计
  • 量子物理量子力学(英语:quantum mechanics)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描写微观的事物,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
  • 郭子建郭子建(1961年10月-),河北沧州人,生于河间,中国化学生物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1994年在帕多瓦大学获博得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世界和平世界和平是希望地球上的所有国家和人类实现自由、和平和幸福的理想。世界和平是和平运动的最高目标,同时也被认为是理想主义乌托邦的一个例证。在菲律宾的美国传教士Frank La
  • 适应光学自适应光学(英语:Adaptive optics, AO)是一项使用可变形镜面矫正因大气抖动造成光波波前发生畸变,从而改进光学系统性能的技术。自适应光学的概念和原理最早是在1953年由海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