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黔滇

✍ dations ◷ 2025-09-29 11:42:16 #川黔滇
苗语川黔滇次方言是苗语川黔滇方言最重要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以及越南、老挝、泰国、美国等国。说这种次方言的人口有200多万,其中中国国内有150万。在中国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大南山苗话为标准音,于1950年代创制了拉丁字母苗文,1980年后又略加修改。美国通行另一套拉丁字母苗文(RPA苗文)。本文主要介绍大南山苗话和国内川黔滇次方言区通行的苗文。王辅世、毛宗武(1995)把川黔滇次方言分为三个土语。ISO 639-3语言代码除第一、第二土语,还设有白苗(黔滇桂、老挝)、绿苗(老挝、滇)、角苗(黔滇)、汉苗(黔滇)、Hmong Dô(越南)、Hmong Don(越南)。2011年有人提议把第一土语拆分为大南山、北花苗(滇)、南苗(滇西)、川西、黑苗(滇、越南)五种,该提议已被否决。美国的苗族主要说白苗话和青苗话。大南山苗话的语音如下。另有借词声母w /w/。送气音、清擦音、清鼻音、清边音声母只能配阴调(第1、3、5、7调)。除叹词、语气词外,零声母实际是喉塞音声母/ʔ/(苗文中不标),而且只能配阴调。下表中加括号的韵母只用于借词。i在齿龈塞擦音后读/ɿ/,在卷舌音后读/ʅ/。u在颚化音后读/y/。另外有韵母l /l̩/,用在汉语借词中,例如:lf xongt“明年”(lf来自汉语二)、tox lx sod“托儿所”。不送气塞音声母、塞擦音和浊音声母在第4、6调读浊送气音。有连读变调,发生在两个实词词素够成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包括数词、量词性词组)中,现代汉语借词不发生连读变调。第一个音节是平调(第1、2调)的情况下,第二个音节第2、4、8调变第6调(原来没有浊送气成分的要增加浊送气成分),第3调变第5调,第5调变第7调。其他情况不变。连读变调在苗文中不标。例如jouf“十”读作,但是juax jouf“九十”读作(第8调变第6调)。现代汉语借词一般从当地的西南官话借入。苗语(湘西方言 · 黔东方言 · 川黔滇方言)勉语(勉方言 · 金门方言 · 标敏方言(英语:Biao_Min_language) · 藻敏方言(英语:Dzao_Min_language))原始苗瑶语(英语:Proto-Hmong–Mien_language)

相关

  • 定位规则苯环的亲电取代定位效应(英语:Orientation effect of electrophilic aromatic directing groups)是指苯环上已有的取代基对亲电取代反应的影响。1895年霍里曼(Holleman)等从大量
  • 猫科猫亚科 Felinae 豹亚科 Pantherinae †剑齿虎亚科 Machairodontinae †原小熊猫亚科 Proailurinae猫科包括狮子、老虎和豹等动物,是食肉目的9个科中最具肉食性的哺乳动物。第
  • 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7年),本名犬子,因慕蔺相如之人,故更名相如,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一说为四川蓬安县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上林赋》。作品词藻富
  • 南蛮,原是上古三代王朝或中原一带的人对南部一些部落的称呼。由九州境内各部落演变而来的汉族,继承这种称呼,用来代指南方非汉的外族,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西戎和东夷、北狄
  • 硫酸铵硫酸铵,简称硫铵,又称硫酸铔,化学式为(NH4)2SO4,无色斜方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为酸性。硫酸铵是一种氮肥,但对强酸性土壤须同石灰配合施用,在石灰性反应强的土壤上,须深施覆土,以减少
  • 尼科二世尼科二世 Necho II,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法老(公元前609年—公元前593年在位)。继续执行其父普萨美提克一世发展贸易的政策。腓尼基水手在他的支持下完成了第一次环绕非洲的航行
  • 染色染色可以指:
  • 斯耶格伦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又名修格连氏综合征,或者舍格伦综合征。该病的英文名称为Sjögren's syndrome(发音为/ˈʃoʊɡrənz/,又称为Mikulicz disease及Sicca syndrome,是一种长期的自身免
  • 成铁纪成铁(Siderian,符号PP1)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0百万年(Ma),结束于2300±0Ma。成铁纪的名称来自于希语sideros“铁”,因这个时期是世界上形成特大型铁矿田,出现
  • 生存空间生存空间(德语:Lebensraum)是1897年,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之后提出了生存空间的概念。他利用生物学概念与当时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生物类比的方式研究国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