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狸科

✍ dations ◷ 2025-07-19 16:28:40 #河狸科
河狸科(学名:Castoridae)是啮齿目河狸亚目(英语:Castorimorpha)的一个科,包含多种化石物种,最早出现于始新世晚期。本科共有四个亚科,绝大多数物种已灭绝,现生物种只有一个属(河狸属)共两种(美洲河狸与欧亚河狸)。河狸是中型的哺乳动物,体型较多数其他啮齿类大,习性为半水生(英语:Semiaquatic),体表光滑且后脚有蹼状构造,尾巴扁平有鳞,有助于其在水中的移动。河狸可以树枝、泥土等原料在河中建筑水坝,以小家庭为单位居住,主要以树叶等植物原料为食,其门齿发达,齿列式为1.0.1-2.31.0.1.3。河狸科最早的类群为Agnotocastor(英语:Agnotocastor)属,分布于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的北美洲与亚洲。窄颅河狸属(英语:Steneofiber)(Steneofiber),分布于渐新世至中新世的欧洲,是河狸亚科(英语:Castorinae)最早出现的类群,其牙齿尚不适合啃木头,显示此为本科较晚出现的特征 。古河狸属(英语:Palaeocastor)(Palaeocastor)则分布于中新世的北美洲。更新世时本科出现了若干体型较大的类群,包括欧洲的大河狸属与美洲的巨河狸属,其中后者的体型与美洲黑熊接近,但大脑的大小只比现生河狸大一点点。河狸科过去被分成河狸亚科(英语:Castorinae)与拟河狸亚科(英语:Castoroidinae)两个亚科,两者互为姊妹群,均为半水生、会筑水坝的物种。后来又新增Agnotocastorinae与Palaeocastorinae两个亚科,包含本科中一些较早分支的类群,许多为擅长掘地(英语:Fossorial)的物种,习性与现生河狸差异较大。以下列出河狸科之下的所有类群,其中大多数为已灭绝的化石物种 ,现生物种仅有一属共两种。

相关

  • 牛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又称第五组分,是牛血清中的一种球蛋白,包含58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66.5 kDa,等电点为4.7。牛血清白蛋白在生化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 戴德县戴德县(Dade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西北角的一个县,北邻田纳西州,西南邻阿拉巴马州。面积1,158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154人,2005年人口16,040 人
  • 第79名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富差距列表,包含了基尼系数,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和CIA。R/P 10%表示10%最富的除以10%最穷的,R/P 20%表示20%最富的除以20%最穷的;联合国表示数据来自联合国
  • 希安希安(英语:Khyan),古埃及第十五王朝国王,(约公元前1610年—约公元前1580年在位)。于埃及和国外发现了几座写有他名字的纪念碑,例如,于巴格达发现的一座狮子卧像和在上埃及盖博拉发现
  • 社会进步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施政报告施政报告可指:
  • 约翰·道耳顿约翰·道尔顿(英语:John Dalton,/ˈdɔːltən/,1766年9月6日-1844年7月27日),英国皇家学会成员,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提出者,对色盲亦有研究。道尔顿生于坎伯兰郡伊格斯
  • 产业影视在现代所指的是电影以及电视,一般用来指电视与电影作品,广义上则包括各种以视觉为载体的传播媒体。由于电影以及电视在中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作品出现了,包括故事片、纪录片
  • 虾蟆螈虾蟆螈(学名:Mastodonsaurus)也称虾膜龙,是一种古两栖动物,为一种大型迷齿类动物,体长可达4-5米以上。头部巨大、扁平,呈三角形。生活在水中。化石发现在欧洲的三叠纪地层中。
  • 皮耶尔-西蒙·拉普拉斯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侯爵(法语: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1749年3月23日-1827年3月5日),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的工作对天体力学和统计学有举足轻重的发展。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