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栗子

✍ dations ◷ 2025-07-20 11:22:50 #香港小吃,京津小吃,中国小吃,日本小吃,台湾甜食,台湾小吃,街头小吃


炒栗子即糖炒栗子,古称“灌糖香”,“黑佳栗”。在现今中国亦有“糖黑宝”等叫法。是中国小吃之一,使用砂糖来炒熟栗子。

炒栗子被古人称为“灌糖香”,有诗云:“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糖香’。”据《辽史》记载,早于辽代王室(公元916年至1125年)便有专门的栗园和专人烹制糖炒栗子。

将大黑栗子与黑沙上下翻炒,栗子在黑沙堆中翻滚,然后撒上砂糖。栗子炒至五成熟,就以铁筛捞起,筛走黑沙即成,因此亦有别名“黑佳栗”。现在有些店家则会用专门的机器炒栗子。

糖炒栗子都提到良乡这个地方,其实良乡并不是栗子产地,而是以炒栗子出名,是河北的迁西、遵化,天津的蓟县等地的中国北方板栗集散地,各地的采购商会聚集到当地收购栗子,后从天津出口。传到日本后,日本也把炒栗子称为天津甘栗。

相关

  • 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发炎性肠道疾病(英语: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简称IBD)是一组特定的肠道慢性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炎症性肠病的主要分为克罗恩病
  • 黏菌黏菌,或作黏液霉菌(Slime mold),是一种原生生物,分类学上的名称为“Myxomycota”的次门级分类单元,意思是“真菌动物”,这样的名称表现了其外观与生活型态。它们保有变形虫的身体构
  • 突变原突变原(英语:Mutagen,又译致变原、致突变原、致突变剂或诱变剂等)是指一些能使生物体内的遗传讯息(通常是脱氧核糖核酸)发生变化的物理或化学因子。生物若处于这些因子的作用下,发
  • 浮士德《浮士德》(法语:Faust)为法国作曲家古诺所创作的五幕大歌剧(英语:Grand opera)。剧情根据德国大文豪哥德的悲剧《浮士德》第一部(Faust. Der Tragödie erster Teil)所改编,剧本创作
  • 棕榈科棕榈科(学名:Arecaceae)又称槟榔科,棕榈目下的一个科。目前已知棕榈科下有202属,大约2,800余种。本科植物一般是单干直立,不分枝,一般为乔木,也有不少是灌木或藤本植物(如省藤属)。叶
  • 诉诸顽固诉诸顽固(英语:appeal to the stone;拉丁语:argumentum ad lapidem),是一种非形式谬误,是重复声明某个主张不合理,却不提出理据。
  • 定焦镜头定焦镜头指的是只拥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而并非像变焦镜头般拥有一段不同的焦距。定焦镜头一般拥有轻量、体积较小、光学成像质素高且低成本的优势。同时,与变焦镜头比较时,定
  • 参鸡汤韩式参鸡汤(朝鲜汉字:蔘鷄湯;谚文:삼계탕)朝鲜半岛的传统名菜之一。以全只嫩鸡、腹中塞入糯米、佐以红枣、姜、蒜和人参长时间炖煮制成。食用时配以葱、盐和胡椒。鸡肉有温中益气
  • 大观义学大观义学位于台湾新北市板桥区,是板桥林本源家族为了促进漳泉和谐而成立的书院。该建筑于1985年8月19日公告为三级古迹,现为新北市的直辖市定古迹。目前大观义学同时也是大观
  • 钙板金藻钙板金藻(coccolithophores)又名球石藻、颗石藻,属于定鞭藻门(Haptophyta)、钙板金藻科、钙板金藻属(Gephyrocapsa),是海洋中的一种单细胞植物,广泛分布于海洋中。钙板金藻是真核微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