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白

✍ dations ◷ 2025-10-08 16:27:45 #1915年出生,2003年逝世


刘知白(1915年11月24日-2003年8月14日),原名刘庭坦,中国水墨画画家。

刘知白于1933年就读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并师从于苏州美专中国画系系主任顾彦平。顾家是中国有名的大收藏家族,顾家的“过云楼”在100年间收藏了许多自唐朝至清朝以来的中国艺术史上伟大艺术家的作品。1935年,刘知白住进“过云楼”,并在顾彦平教授的指导下长期研究和探索中国古代画家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史。

抗战时期,刘知白开始流亡。1946年刘知白回到故乡任教于凤阳县中学教授艺术。1948年国共内战时期,刘知白再度避战乱于广西省,并于同年12月在中国古代画家石涛的故乡广西省全县首次提出“学时有他无我,化时有我无他” 的画学思想。

在其后近50年艺术创作过程中,刘知白在持续不断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同时又深入研究云贵高原的山水风物。一生坚守独立思想并苦心探索艺术创新道路的刘知白,终于在80岁时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时间走进他的艺术高峰,并创造出了与千年中国水墨画艺术不同的新艺术形式,表达了他独立于世俗社会中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与艺术表达。由于刘知白独特、自我的艺术表达,所以他生前一直不被中国主流艺术界所认可,直到他去世后十五年,刘知白对于中国水墨艺术的探索和艺术精神的伟大贡献才被中国最著名的一批艺术史家逐渐发现,并纷纷撰写论文进行研究,称他的艺术是“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既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又注重艺术语言形式的创新”,刘知白60余年苦心研究古法,追求艺术创新而始终如一,并终于在80岁以后创造出了中国泼墨大写意山水画的新技法,成为中国画传统的最后守望者和新世纪艺术创新的前行者,即他晚年创造的水墨艺术已经站在了传统与现代的临界点上,预示了21世纪中国水墨转向抽象与表现的历史趋势。

刘知白去世后,多家出版社先后为他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刘知白》、《刘知白中国画集》、《黔山风骨——刘知白的艺术》及《清气和诗醉墨痕——论刘知白泼墨山水画》、《知白守黑——谈刘知白的艺术》等专著15部,20多篇研究评论发表于中国各类核心艺术杂志,90多件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刘知白泼墨山水集》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刘知白》

《刘知白中国画集》

《清气和诗醉墨痕——论刘知白泼墨山水画》

《知白守黑——谈刘知白的艺术》

《秋水长天月下萧·刘知白作品赏读》

《黔山风骨——刘知白的艺术》

相关

  • 学院学院(Faculty, College, School),日韩汉字称为学部 ,是大学的分支教学单位,属于一个或一组相关学科主题领域。不同学院负责不同学科的概念追溯到艾资哈尔大学,为一所伊斯兰学校设
  • 芋粿芋粿,又称芋粿巧(闽南语)、芋粄(客家语),是广东潮汕地区、福建福州以及闽南地区的传统小吃。先以糯米研磨之米浆压干后,再和芋头去皮切成丝及油葱香料搅拌,再细分约巴掌大小一块一块
  • 皇五女清太祖第五女(1597年-1613年),名不详。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五女,生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她和巴布泰、穆库什、巴布海及第六女同母。1608年,嫁给了额亦都之子达启。1613年,清太祖第五
  • 挡校门事件挡校门事件(英语:Stand in the Schoolhouse Door)发生于1963年6月11日的美国亚拉巴马大学福特斯礼堂,事情起因是时任亚拉巴马州州长的乔治·华莱士为了恪守自己的竞选承诺,试图不
  • 大马卡大马卡(马来语:MyKad或Kad Pengenalan Malaysia、英语:Malaysian Identity Card、简称:IC)是马来西亚公民的身份证明。马来西亚政府于2001年9月开始发行“政府多用途智能卡”(大马
  • 土耳其经济土耳其经济发展快速。土耳其在生产农产品、纺织品、汽车、船只及其他运输工具、建筑材料和家用电子产品皆居领导地位。近年来,土耳其在私人部门已有显著发展,然而国有企业于工
  • 詹姆斯·范艾伦詹姆斯·范艾伦(英语:James Van Allen,1914年9月7日-2006年8月9日),美国科学家,以发现范艾伦辐射带而知名(探险者一号与探险者三号)。
  • 近距离无线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英语: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简称近距离通信或近场通信,是一套通信协议,让两个电子设备(其中一个通常是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在相距几厘米之内进行通信。N
  • 棋王棋王可以指:
  • 宫泽弘宫泽弘(日语:宮澤 弘/みやざわ ひろし、1921年9月22日-2012年5月26日)出身广岛县福山市,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科。是日本政治家,内务・自治官僚。大学毕业后,内务省入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