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本对虾
✍ dations ◷ 2025-07-20 21:50:18 #日本对虾
日本囊对虾(学名:Marsupenaeus japonicus)是十足目对虾科囊对虾属(学名:Marsupenaeus)的唯一一种。俗称虎虾、花虾、斑节对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在日本称为车海老。原生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海湾与陆缘海,但也透过雷赛布迁移而到达地中海。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体长8-10 cm。额角齿式8-10/1-2。具额胃脊,后端双叉型。额角侧沟长,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额角后脊的中央沟长于头胸甲长的1/2。尾节具3对活动刺。雌性交接器囊状,前端开口,有一圆突;雄性交接器中叶突出,并向腹面弯折。体表具土黄色和蓝色相间的鲜明横斑,尾肢具棕色横带。在波浪较小的海湾内的沙泥底栖息。主要活动在夜间。食性为杂食,主要捕食对象为藻类、贝类、多毛类、小鱼等。天敌除了人之外还有黑棘鲷、章鱼等。日本对虾的外壳较硬且厚,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保存。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分布。中国沿海1~3月份及9~10月份均可捕到亲虾,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翌年3月份。虾汛旺季为1~3月份。常与草虾、宽沟对虾混栖。日本对虾栖息于水深10-40m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cm左右的沙底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觅食时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游向中上层。在虾塘的高密度养殖中,饥饿时呈巡游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其游动,尤其是养殖前期较难观察到。对环境的适应性如下:日本对虾是日本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在日本养到25克/尾左右出售价格最高,主要销售活虾。中国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也已养殖二十余年。养殖180天体重可达20~25克。产卵群体体长为12~20厘米,体重为20~95克。该虾甲壳较厚,耐干燥,适于活体运销,利润较高。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相关
- 厄瑞克忒翁神庙厄瑞克忒翁神庙(古希腊语:Ἐρέχθειον)是古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古雅典最为重要的神庙之一。神庙位于雅典卫城北侧,建于公元前421年至公元前406年,采用的是爱奥尼亚柱
- 地中海森林、疏林和灌丛地中海森林、疏林和灌丛(英语:Mediterranean forests, woodlands, and scrub)是属于地中海型气候的生态群系,在此区域中,气候特征为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多雨凉爽。此生态群系均出现
- 德川家光德川家光(1604年8月12日-1651年6月8日),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次子,母为崇源院。家光有一位异母兄长,名叫长松丸,但是夭折。同母弟德川忠长(骏河大纳言);同母的姐姐有
- 台北市儿童交通博物馆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是一所位于台北市中正区的主题公园,占地约4公顷。前身为台北市儿童交通博物馆,于2008年9月17日闭馆,原址移交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经翻修后2011年10
- 普通海绵纲见内文寻常海绵纲(学名:Demospongiae)是多孔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全世界大约有7000种以上;多数海产,仅少部分属于淡水种,大约150种;有些种类体型可以长到2米长。都是群体;呈块状。有
- 南澳县南澳县(邮政式拼音:Namoa)是中国广东省汕头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粤、闽二省交界海面,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县城为后宅镇。南澳县由南澳岛及周边22个小岛屿组成,北回归线横穿海岛。
- 滕维藻像滕维藻(1917年1月-2008年2月14日),江苏省阜宁县人,经济学家、教育家,曾于1981—1985年担任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于1917年1月出生。1937年考入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并在第二年转入农
- 鹿港鹿港镇(台罗:Lo̍k-káng-Tìn),旧称“鹿仔港”,台湾第一个由汉人移民建立的都会,曾是清代台湾经济贸易中心,故鹿港俗谚云:“顶到通霄,南到琅峤。”鹿港在台湾地理上离中国最近的港口
- 1月20日1月20日是阳历年的第2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5天(闰年是346天)。
- 纯种猫纯种猫的祖先都是同一种猫,大多数因为近亲交配而造成基因上某一部分的缺陷。相反于混种猫因为其血统并不纯正,但适应力极佳而让一般社会大众饲养此种猫。饲养纯种猫时,通常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