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长作

✍ dations ◷ 2025-10-06 18:59:04 #1912年出生,1998年逝世,日本农学家,岩手县出身人物,中日关系史

藤原长作(日语:藤原長作,1912年12月13日-1998年8月25日),日本岩手县泽内村人,是日本昭和、平成时代的农民,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从事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

藤原长作生于大正元年12月13日,卒于平成10年8月25日,终年85岁。他曾经以烧炭为业,二战结束后,他在岩手县泽内村开始种植水稻,创造了藤原式栽培法。藤原式栽培法适合寒冷地区的水稻种植,昭和30年(1955年)他的水稻种植在日本成为第一。

1980年7月,年已76岁藤原随日本民间友好访华团到黑龙江省方正县参观,瞻仰了“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藤原被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深深感动。他在参观中发现方正县和北海道的地理、气候、水资源情况类似,但由于种植技术落后,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比北海道低很多。藤原表示,他虽未参加侵华战争,但仍对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感到忏悔,希望将自己创造的水稻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以此向中国人民谢罪。昭和56年(1981年)4月藤原应方正县人民政府的邀请飞往中国,在方正县德善乡进行小面积水稻种植实验,平均亩产347.5公斤。1982年在方正县部分乡镇进行大面积示范,平均亩产达400公斤以上。此后藤原式栽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获得大面积应用。1989年,他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 周年记念特别荣誉证书。

他生前留有遗嘱,将部分骨灰撒在方正县的土地上。为实现其遗愿,中国政府在藤原逝世后,将其骨灰的一半埋葬在方正县的中日友好园林内,并在园林内树立了“藤原长作纪念碑”。

相关

  • Fesub3/subSsub4/sub四硫化三铁是蓝黑色(有时是粉红色)铁和硫的化合物,化学式为Fe3S4或FeS·Fe2S3,与四氧化三铁类似。自然界中存在于硫矿物胶黄铁矿,具有顺磁性。它是一种由趋磁细菌制造的生物矿。
  • 兼性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咀嚼肌咀嚼肌指参与咀嚼的四对肌肉。咀嚼可分为咬合及张口两个动作,其中咬合肌(英语:mastication)共有三对。仅有外翼肌(英语:lateral pterygoid muscle)一条负责将颞颌关节(英语:Temporoma
  • 所罗门海所罗门海(英文:Solomon Sea),太平洋的属海,东北西三面分别由所罗门群岛、新不列颠岛、新几内亚岛所包围,南面朝向珊瑚海。海域北部为新不列颠海沟(深度:29,988 英尺 (=9,140 米)),中部
  • 玄叶光一郎玄叶光一郎(1964年5月20日-),日本政治家,民进党所属的众议院议员(当选8期),前任外务大臣(第146代),前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新公共管理”、科学技术政策、少子化对策、男女共同参划)、民
  • 方豪方豪(1910年9月15日-1980年12月20日),字傑人,后改杰人,笔名芳庐,绝尘,圣老。浙江杭县人,原籍浙江诸暨。中国现代天主教神父、历史学家。出生于基督教圣公会家庭,1920年1月9日,全家改信
  • 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鲁恩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雷蒙德·艾姆斯·斯普鲁恩斯(Raymond Ames Spruance,1886年7月3日-1969年12月23日,或译为雷蒙德·史普劳恩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海军将领(最终
  • 密苏里高地密苏里高地(英语:Missouri Plateau,法语:Coteau du Missouri)是一个从美国北达科他密苏里河河谷东缘延伸到南达科他中北部的高地。在地理划分上,也包括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东南角和
  • 第四巡回坐标:37°32′16″N 77°26′05″W / 37.53769°N 77.43481°W / 37.53769; -77.43481美国联邦第四巡回上诉法院(英语: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ourth Circuit
  • 黄乔歆黄乔歆(Yuri Huang,1986年4月11日-),艺名瑶瑶(Yao Yao),台湾桃园市新屋区客家人,女艺人,毕业于中坜家商美容美发科,黑涩会美眉成员之一,2005年10月3日首次亮相。在学时曾是田径队队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