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 dations ◷ 2025-07-08 09:47:39 #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沈阳博物馆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的一座博物馆,纪念九一八事变。该馆是在1991年开馆的原残历碑以及地下展厅的基础上,于1997年9月开始扩建,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并开馆。该馆收藏了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大批珍贵历史照片及文物。该馆内还有日本遗孤立于1999年8月20日的感谢中国养父母碑。

感谢中国养父母碑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内的一座纪念碑,立于1999年,为二战后遗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为他们的中国养父母所立。

1450名日本遗孤自发捐资筹建了该铜碑。1999年8月20日,100多名遗孤代表重返中国,与来自东三省15个家庭的中国养父母共同参加了揭碑仪式。该碑为铜制,为一对中国夫妇和他们收养的一个日本小孩的雕像。

2007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日本国国会发表的题为《为了友谊与合作》的演讲中,提及了该碑的意义,称:

中国老一辈领导人曾多次指出:那场侵略战争的责任,应该由极少数军国主义分子承担,广大日本人民也是战争受害者,中国人民要同日本人民友好相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聂荣臻元帅在战场上救助日本孤儿美穗子,亲自精心照料,并想方设法把她送回到亲人身边。1980年,美穗子携家人专程去中国看望聂帅。这个故事感动了许多人。战后,有2808名日本孩子被遗弃在中国,成为孤儿。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人收留了他们,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拯救出来,并抚育成人。中日邦交正常后,中国政府为这些遗孤寻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至今已有2513名日本遗孤返日定居。他们当中许多人回国后,自发成立了诸如“中国养父母谢恩会”等民间团体,并在中国捐建了养父母公墓和“感谢中国养父母碑”,其中一个碑文这样写道:“我们对中国养父母的人道精神和慈爱之心深深地感激,此恩永世不忘……”。

相关

  • 图像学图像学(德语:Ikonologie;英语:Iconology),也可称作图像解释学、批判性图像学,是图像研究的一门方法与科学,也是二十世纪上半促使艺术史研究成为独立学科的重要开创性理论基础。 “
  • 蝌蚪蝌蚪,古时写作科斗,是两栖动物蛙、蟾蜍、蝾螈或蚓螈的幼体,生长在水里。在此阶段,蝌蚪透过鳃来呼吸。起初它们没有四肢,而是有一条鳍状般的尾巴,因此它们能像大多数鱼类般通过摆动
  • 原生质流细胞质流(英语:cytoplasmic streaming;也称为原生质流)是细胞内物质在真核细胞中流动的现象,能将营养、代谢物还有基因讯息均匀分布到较大细胞的每个角落。膜状细胞器沿着细胞骨
  • 小强“强”原本是对于名字带有强字的昵称,后来因周星驰主演的电影而成为对蟑螂的别名。有些人亦会以小强自称或被昵称,或称里照宣。“小强”这个别名源于周星驰的电影。在1993年的
  • 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50至1825年时期的欧洲主流音乐。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由于他们都在维也纳度过自己的创作成熟时期,因而也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
  • 天蚕蛾姬透目天蚕蛾(学名:Antheraea pernyi)即柞蚕,为天蚕蛾科目天蚕蛾属下的一个种。可产柞蚕丝。喜食壳斗科植物的树叶,特别是栎属及栗属的植物。
  • 海因里希·楞次海因里希·楞次(俄语:Эмилий Христианович Ленц;德语:Heinrich Friedrich Emil Lenz,1804年2月24日-1865年2月10日),波罗的海德意志裔俄国物理学家、地球物理
  • 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属于酮酸的一种,是丙酮酸的一种衍生物,常见生物体内以苯丙胺酸经转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苯丙酮酸。苯丙酮酸以苄氯为起始物,通过两次羰基化合成(产率为82%)。
  • 奥特马·舍克奥特马·舍克(德语:Othmar Schoeck,1886年9月1日-1957年3月8日),瑞士作曲家,指挥家。早年从雷格学习,后回国任指挥。结识布索尼后,深受其影响。二战期间,曾因与纳粹有所合作而备受争议
  • 佛岩山佛岩山(불암산)是一座位于韩国首尔芦原区和京畿道南杨州市之间的山峰,主峰海拔507米,第二高峰海拔4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