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

✍ dations ◷ 2025-07-18 22:49:06 #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俄语:Михаил Николаевич Тухачевский;1893年2月16日—1937年6月11日),苏联红军总参谋长(1925年11月13日-1928年5月5日)、苏联元帅,为苏联军事理论纵深作战作出重大贡献。

从1920-1921年,他参与指挥了波苏战争,击退了波兰军队,但最终兵败华沙城外,战争以苏俄战败告终。此次失败让图哈切夫斯基发现苏俄军队的重大缺陷,为此后的纵深作战理论提供了基础,并促使了苏联军队的现代化,使得苏联装甲部队、空军、机械化部队以及伞兵部队有了很大发展。1925-1937年,担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长。在1937年的图哈切夫斯基案中,他被屈打成招判决有罪,并于1937年6月11日处死。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终为其平反。

1893年2月16日,图哈切夫斯基出生于斯摩棱斯克一个沙俄贵族家庭。1909年迁居莫斯科,后进入亚历山大军官学校(俄语:Александровское военное училище);1914年7月毕业,获少尉军衔,入军队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图哈切夫斯基随军进入东线作战,曾六次获奖。1915年2月被德军俘虏,因多次试图逃跑,被关押在英戈尔施塔特,并在监狱中和同被俘虏的戴高乐关押在同一间牢房。1917年返回苏联。

1918年,由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介绍加入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任职于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部。6月,他受命筹建第一集团军,后率军在俄国内战中立下战功。25岁时已任方面军司令。1920年初,图哈切夫斯基接任高加索战线司令,打赢叶戈尔雷克战役和北高加索战役。4月,图哈切夫斯基升任西部战线司令,与波兰军队作战;因斯大林及叶戈罗夫的推诿不援,失利。1921年,图哈切夫斯基担任第七集团军司令,镇压了国内的喀琅施塔得起义和坦波夫起义。

1925年,32岁的图哈切夫斯基就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长。1935年获元帅军衔时仅42岁,其军事才华广为人所称道:斯大林昵称他“小拿破仑”。:221-2221930年9月,缅任斯基领导的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强迫两位军官作证称图哈切夫斯基企图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政治局。缅任斯基就此事向正在索契度假的斯大林写信,斯大林不置可否。

蒋经国在莫斯科时曾经向图哈切夫斯基学习军事作战及游击战等战术。

1936年1月至2月,与李维诺夫访问英国伦敦,为期13天,悼念刚刚去世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途中在德国柏林停留。在伦敦,与毛利斯·甘莫林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会谈,涉及了德国的威胁,和苏、英、法三国结盟,英国方面不置可否。回程中访问法国巴黎。

但不久后,图哈切夫斯基被卷入苏共的大清洗。1937年的图哈切夫斯基案中,他以间谍罪被捕;6月11日,以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布留赫尔、维辛斯基等人组成的特别军事法庭判处其死刑并即时枪决。与他一并被枪决的还有前基辅特别军区司令亚基尔、前白俄罗斯军区司令乌博列维奇等七人。当他的判决书出来时,斯大林正和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及叶若夫等待,根本不看内容就签字同意。:225

直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才得以平反。

相关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Fesub3/sub铁素体(α-Fe) 针状铁素体(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珠光体(88%铁素体,12%碳化三铁) 贝氏体 粒滴斑铁(珠光体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铁
  • 卡尔·路德维希·韦尔登诺卡尔·路德维希·韦尔登诺(德语:Carl Ludwig Willdenow,1765年8月22日-1812年7月10日)为德国植物学家、药剂师及植物分类学家。他被认为是植物地理学的开创者。他也是早期著名植
  • 神经突神经突是指从神经细胞细胞体产生的任何突起,既可以指轴突,也可以指树突。当神经细胞处于发育中时这两种突起实际很难分辨,此时便可用神经突来代指。
  • 磨坊街镇坐标:52°03′36″N 9°03′53″W / 52.06013180000001°N 9.0647121°W / 52.06013180000001; -9.0647121磨坊街镇(英语:Millstreet,爱尔兰语:Sráid an Mhuilinn)是一个位于爱尔
  • 欧洲议会选区欧洲议会(MEP)成员由欧盟(EU)成员国的居民选举产生。大多数欧盟国家/地区都由一个国家选区组成,该选区为整个国家选举议员。比利时和爱尔兰分别细分为选区,每个选区的选举结果分别
  • 阿波斯托洛斯安德列亚斯角阿波斯托洛斯安德列亚斯角(希腊语:Ακρωτήριο Αποστόλου Ανδρέα,土耳其语:Zafer Burnu)是位于地中海国家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东北部卡尔帕斯半岛的海
  • 八重道八重道(The Eightfold Way),或译八重法,是李群 sl3C (或 SU(3))的伴随作用于粒子物理学的名称,因为其维数是8。这个名称是由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所起的,暗喻佛教的八正道。粒子物理
  • 树才树才(1965年-),原名陈树才,浙江奉化人,中国现代诗人。树才198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90年至1994年在驻外大使馆任外交官。2000年6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 八仙山 (台中市)八仙山,位于台湾台中市和平区与南投县仁爱乡交界处,系雪山山脉白姑山系向西南的支脉,为大甲溪与乌溪的分水岭,峰顶海拔2366米,为2003年版台湾小百岳之一,但在2006年版小百岳被除名
  • 朱厚㸋吉安肃简王朱厚㸋(1528年3月5日—1563年8月15日),一名厚燔,明朝淮藩第一代吉安王,淮庄王朱祐楑之庶第四子,生母宋氏。嘉靖七年二月十五日(1528年3月5日)子时生。嘉靖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543年1月29日),明世宗遣使前往江西饶州府鄱阳县册封朱厚㸋。嘉靖二十二年二月十六日(1543年3月20日),朱厚㸋接受册命,封吉安王。嘉靖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1563年8月15日)申时,朱厚㸋去世,享年三十六岁,在位二十一年。隆庆二年(1568年),获谥肃简。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其嫡第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