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行旅广场

✍ dations ◷ 2025-07-05 06:17:42 #2018年交通,2019年交通,中正区 (台北市),柯文哲台北市政府,台湾都市计划,台湾都市更新,台北市广场,台北城市规划,台北市经济,台北市政府,台北市公园,

坐标:25°02′52.1″N 121°30′51.3″E / 25.047806°N 121.514250°E / 25.047806; 121.514250

台北行旅广场(英语:Taipei Travel Plaza)原名交六广场,为台北市中正区忠孝西路一段与重庆北路一段路口东北侧之绿地,为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提出的西区门户计划之一环,总占地约1.6公顷,于2017年1月26日完工开放(广场南方之交六公车站则于同年4月29日开放使用)。广场位于车水马龙的台北车站旁边,使往返的旅客能在拥挤的车站旁,找到一块整齐开阔的绿地;也使居民能在嘈杂的都市中,拥有一处可以安静放松的秘境。


台北行旅广场之前身为台北西站A栋、B栋,在台北市政府西区门户计划中遭到拆除,并与原站后方之绿地合并为现在之台北行旅广场。广场南方新建了交六公车站,将原本停靠于交七公车站(位于台北车站南侧广场)之台北市联营公车部分路线(14、39(含夜间公车)、232副线、274、299(含区间车)、539、652、蓝1及忠孝新干线)迁移至此停靠,成功纾解交七公车站因停靠区长度不足所造成的公车壅塞问题。而北侧广场之总绿地面积达5,056平方米,可容纳1,500至2,000人,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并供民众休憩使用。

台北行旅广场原名为交六广场,台北市政府于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1日举办网络投票(i-Voting)征求新名称,最后“台北行旅广场”以863票胜出第二名“川流之心”(639票)及第三名“台北绿驿”(578票)。台北行旅广场的命名概念为:期望国内外旅客可在此阅读不一样的台北,外乡游子也可以便捷地返乡,并从这个广场开启台北故事新的序幕。

相关

  • 自由落体定律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只受重力作用(不存在空气阻力的理想状态)的均匀加速度运动过程。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遵守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地球上相同位置与相同高度,自由落体的加
  • 公共服务产品 · 定价 · 分销 服务 · 零售 · 宣传 品牌管理 · 大客户营销 营销道德 · 营销效果 营销调查 · 市场调查 市场划分 · 营销战略 市场优势 · 操
  • 动态管理学派傅丽德 (Mary Parker Follett, 1868-1933),是美国社工、管理顾问与哲学家,也是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研究的先驱,最早有系统深入研究组织有关“人”的问题的学者,1920年发表专书《
  • 明时历明时历可能指: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特定区域的、具有过硬的质量、良好的声誉以及独有的特性的产品。这些产品一般通过被冠以原产地的名字(地理名称)的方式来
  • 太空监视太空监视(英语:Spacewatch)是亚利桑那大学专门研究小行星,包括各种类型的小行星和彗星的计划。这个计划的主持人是亚利桑那大学月球与行星实验室(Lunar and Planetary Laboratory
  • 奥黛丽·赫本演艺作品列表奥黛丽·凯瑟琳·赫本-路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知名音乐剧与电影女演员,晚年曾经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使
  • 法老之蛇 (爆竹)法老之蛇是一种爆竹,又称蛇炮,被点燃后会产生烟,通过膨胀呈现出类似蛇的形态。这类爆竹会在地上安静燃烧并可能释放烟气,但不产生火花或耀眼的光,不会迸出物体,不发出声音。黑蛇是
  • 黄得时黄得时(1909年11月5日-1999年2月18日),台湾中国文学、台湾文学研究者、记者、作家、翻译家,前台北县树林镇人。曾为台湾大学教授。父亲黄纯青(1875-1956)是海山郡莺歌庄庄长及台
  • 顾生岳顾生岳(1927年11月7日-2012年9月15日),中国国画家,尤擅工笔人物画,中国新浙派的代表画家之一。祖籍浙江镇海,生于舟山(时属宁波市)。早年就读于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