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降雨
✍ dations ◷ 2025-09-29 17:32:22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或人造雨(英语:rainmaking或cloud seeding),是指在天上有云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手段催化降雨。一般是通过降低云层中的温度,使云中小水滴凝聚形成大水滴,从而实现降雨。人工降雨的成效目前尚不清楚。虽然大中华地区的气象局认为人工降雨有效并经常实行,但是国际学界一般认为此方面成效仍需进一步证实。人工增雨的原理,主要是借催化剂改变云滴的性质、大小和分布的状况,制造云滴长大的条件,使其按照自然过程而形成降雨。催化剂是用高射炮把炮弹打到高空爆炸,而这些炮弹的弹头是使用经改装的非金属外壳。在对流层里,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因此形成云所在的高度越高则温度愈低,高度愈低则温度越高。云的温度高于0℃时称为暖云,低于0℃时称为冷云。在暖云里,小水滴经由碰撞与合并过程,变成大水滴,终至克服云内浮力而掉离云底,成为地面上的降雨。同样的,在冷云中,冰晶成长至能克服云内浮力时而掉离云底,在降落过程中经过0℃高度时,融解为水滴,亦成为地面上降雨。当云内水滴太小或缺乏冰晶而无法降雨时,我们利用人工方法去产生冰晶或使小水滴长大,促使其产生降雨现象,称为人工增雨。暖云造雨方法很多,如在云中喷洒水滴、吸湿性药粉与液体(氯化钠)等,透过碰撞与合并过程使水滴成长,终至降落成雨。冷云造雨方法亦多,但最常使用干冰或碘化银:此主要乃因为干冰温度为-78℃,在缺乏冰晶的冷云内,撒播干冰使其温度骤降,因而不必借助冰晶核的情况下,将过冷水滴转变成冰晶,透过冰晶成长过程终至成雨;碘化银为非常有效的冰晶核,在冷云内缺乏冰晶的情况下加入碘化银充当冰晶核,可促使-5℃以下的水滴凝固为冰晶,再借由水滴与冰晶共存时的冰晶成长过程而形成降雨。人工增雨论基础为在云中撒播人工之云种,使降雨机会及降雨量增加。所以应选择适当之气象条件,撒播人造冰晶核至云中,加强结核效率,促使降雨发生,一般可分为地面造雨与空中造雨两种方法:根据气象研究人员多年来各种人造雨试验累积经验评估显示,经由长期规划实施地面燃烧碘化银溶液之人造雨方式,平均约可增加10%降雨;若使用空中造雨方式,于适当的对流性雷雨胞内撒播碘化银,平均约可增加20%降雨。然而人造雨之成效,仍受各地区气象条件、执行技术及行政配合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呈现某些不确定性。
相关
- 副极地气候副极地气候(subpolar climate),又名副极地大陆性气候、亚寒带气候(Subarctic climate)、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或雪林气候、极北气候(boreal climate),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北纬50ºN至65ºN
- 交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过敏性皮肤炎异位性皮肤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又叫过敏性皮肤炎或异位性湿疹(Atopic eczema),常见症状包含发痒、红肿,以及皮肤龟裂。发炎区域常有清澈液体流出,液体会随着发炎时间越久而
- 非洲苏铁非州苏铁是非洲苏铁属(Encephalartos)的苏铁,原产于非洲,但却处于濒危。它们是最原始的裸子植物之一。非洲苏铁是由德国植物学家Johann Georg Christian Lehmann于1834年描述的
- 山梨糖醇山梨糖醇(Sorbitol),是一种己六醇,是一种能缓慢代谢的糖醇。山梨糖醇分子式C6H14 O6,与单糖的结构相似,可通过还原葡萄糖上的醛基为羟基来获得。山梨醇最早是从花楸树(学名Sorbus p
- 斯蒂芬斯县斯蒂芬斯县(Stephens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北部的一个县,东北邻南卡罗来纳州。面积477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5,435,2005年人口25,060人。县治托可
- 爱琴文明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海沿岸古代文明的总称,是希腊乃至西方文明的源头。前期较重要的出土遗址为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宫,这一文明被称作米诺斯文明。同时代希腊地区也有基克拉
- 倒晶格倒易点阵(英语:reciprocal lattice),又称倒(易)晶格、倒(易)格子,是物理学中描述空间波函数的傅立叶变换后的周期性的一种方法。相对于正晶格所描述的实空间周期性,倒晶格描述的是动量
- 司法部长美国司法部长(英语:United States Attorney General),或称美国总法务官,是美国司法部的首长,被认为是美国政府的首席法律顾问,职责是替美国政府处理法律事务及对美国法务部门进行监
- 柯伊伯带柯伊伯带(英语:Kuiper belt),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另译柯伊伯带、古柏带,是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