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 dations ◷ 2025-10-09 22:55:06 #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酮酸中毒(英语:Ketoacidosis),是一种病理性代谢状态,标志为极高且无法控制的酮症。酮酸中毒的情况下,人体无法足够地控制酮类的产生,导致严重的酮酸堆积使得血液pH极大地降低。在极端情况下,酮酸中毒是可致命的。酮酸中毒在未经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当检测到对呼吸底物的需求时,肝脏作为应答而分解脂肪与蛋白质。长时间的酒精中毒可能会导致酒精性酮症酸中毒。酮酸中毒可经患者的呼吸而闻得到——由于丙酮,是一种乙酰乙酸自发分解而成的直接副产物。它常被描述为闻起来像水果或指甲膏清洗剂。酮症也会被闻到,但其气味通常更细微些,这是因为丙酮含量较低。酮体是由脂肪酸分解以及氨基酸脱氨作用而得来。人类产生的两种常见的酮体分别是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当人体通过脂肪酸代谢正产生大量的酮体(酮症)而人体产生的胰岛素不足够以减缓酮体产生时就会发生酮酸中毒。这些过量的酮体会显著地酸化血液。由于缺乏胰岛素而使高浓度葡萄糖存在于血中时(高血糖)会导致更高的酸性。在健康个体中这一情况通常不会发生,这是由于为回应升高的酮类/血糖浓度胰脏会产生胰岛素。产生的酸性是由于在生理pH下如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等代谢物酮体会解离产生H+离子。丙酮没有轻易可解离出的质子,因此在人类生物化学环境下是非酸性的。两种常见的酮酸中毒分别是糖尿病性与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在糖尿病病人中,酮酸中毒通常伴随着胰岛素缺失、高血糖与脱水。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人中,血流中缺乏胰岛素会阻止葡萄糖的吸收且会导致未受遏制的酮体产生(通过脂肪酸代谢),极有可能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与酮类在危险水平上。高血糖会导致葡萄糖超过肾脏的阈值并泄漏到尿液中(超过了对葡萄糖的转运最大值)。继而的脱水是因为水会渗透性运动到尿液之中(渗透性利尿),这加重了酸中毒。在酒精性酮酸中毒中,酒精导致脱水且阻断糖异生的第一步。人体在遇到对葡萄糖的需求时无法合成足够的葡萄糖,因而产生能量危机,从而代谢脂肪酸以及生成酮体。生酮饮食或长时间的禁食也能够引起较轻的酮酸中毒。

相关

  • 移民数这是一个各国移民人口的列表。根据联合国的2015年世界人口政策报告,世界总移民数估计为243,700,236人。
  • 乳房疼痛乳房疼痛,是一种常见而成因多的乳房症状,泛指任何在乳房出现的不适或疼痛。出现乳房疼痛症状的患者可能会感觉乳房沉甸甸、酸痛、刺痛或是遭到燃烧,这些痛楚有机会蔓延至腋窝以
  • 高吻龙高吻龙属(学名:Altirhinus)是鸭嘴龙超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下白垩纪的蒙古。高吻龙是双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但在摄食时则可以四足站立的。整个身长由鼻端至尾巴可能约8米。在2010
  • 亚铁磁性在物理学中,亚铁磁性物质为不同亚晶格的原子磁矩呈相反的物质,如在反铁磁性中;然而,在亚铁磁性物质中,相反的磁矩不相等,存在自发磁化。该情况发生于,当亚晶格是由不同的材料或不同
  • 对外安全总局对外安全总局(法语: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Sécurité Extérieure,缩写为DGSE)是法国最主要的对外情报机构,由法国国防部领导。对外安全总局原先设在巴黎市第20区莫蒂埃大
  • 刘伯温刘基像,顾见龙绘道家系列条目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27日),字伯温,浙江省青田县(今文成县)人,祖籍陕西保安(志丹),南宋抗金将领刘光世的后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
  • WOsub2/sub二氧化钨是钨的氧化物,化学式为WO2。它是青铜色的单斜晶体。其金红石结构展现出了扭曲的WO6八面体中心,相间的短W–W键为248 pm。WO2可以由钨粉于900°C还原WO3得到。还原反
  • 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物理学会(英语: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APS)成立于1899年,是世界最大的物理学组织,发表十余种科学期刊,每年举办20多项科学会议,约有四万多会员。该学会亦是美国物理协会成员
  • 卢森堡公园卢森堡公园(法语:Jardin du Luxembourg)是一座处于巴黎第六区,拉丁区中央的公园,于1612年玛丽·德·美第奇的统治下建成。卢森堡公园面积为224,500平方米,如今是巴黎学生、游客聚
  • 蝎王二世蝎王二世(古埃及语:可能是Selk或Weha),也被称为蝎子王,是传说中比美尼斯更早统一上下埃及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