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溪

✍ dations ◷ 2025-07-07 16:24:53 #硫磺溪

硫磺溪(英语:Sulphur Creek)是一条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橙县的溪流,同时亦是亚里索溪的支流。硫磺溪长约7.7公里(4.8英里),流域面积约16平方公里(6平方英里)。硫磺溪流域曾经是半游牧的美国原住民部落阿贾凯姆人(英语:Acjachemen)的一部分领土,但他们在17至18世纪被西班牙征服者所征服,后来被邻近圣胡安·卡皮斯特拉诺传教团(英语:Mission San Juan Capistrano)称为“胡安尼奥人”。在19世纪,该流域曾经是牧场的一部分,大部分土地用作农业和牧场用途,直到1960年代发展商开始在流域内进行郊区住宅开发,土地用途才有所转变。硫磺溪水坝建于1966年,并在坝上形成了尼古湖水库(英语:Laguna Niguel Lake)。

时至今日,硫磺溪流域已包含拉古纳希尔斯、尼古湖及圣胡安 - 卡皮斯特拉诺等地,溪流还流经尼古湖地区公园及亚里索与伍德峡谷原野公园(英语:Aliso and Wood Canyons Wilderness Park)。此外,城市径流亦把硫磺溪由季节性溪流转变为永久的溪流。而为了加强洪水管理及防止侵蚀,当地政府在硫磺溪的大部分河段开辟水道,但仍在部分河段保留了一定的河岸生境。

硫磺溪发源于拉古纳希尔斯皇冠谷大道及格林菲尔德路交汇处附近的雨水渠排水口,溪水沿着皇冠谷大路的走向往西南方向流动。除了莫尔顿大道、努埃瓦彼斯特路及拉巴斯路下方的混凝土暗渠外,硫磺溪的上游大多是两侧布满湿地修复区的狭窄廊道。虽然溪水是在拉巴斯路下方约1.2米(4英尺)宽混凝土通道内流动,但通道两侧的河岸仍维持着自然的风貌。

溪流在流经皇冠谷公园后改为往北方流动,并在左方与尼古雨水渠及一条规模较小且未被命名的河流汇合。溪流之后继续往北方流动,在流经一个狭窄的山谷后进入一条大型的混凝土渠道,并经过南橙县污水管理局(SOCWA)的污水处理厂。溪流在离开污水处理厂后流进了硫磺溪水坝(英语:Sulphur Creek Dam),而该水坝形成了占地18公顷(44英亩)、长约2.4公里(1.5英里)的尼古湖水库(前称硫磺溪水库)。

溪流从水坝东侧的混凝土溢洪道离开,并流经尼古湖地区公园的中部。另外,溪流在水坝下方约0.8公里(0.5英里)外与北硫磺溪(又被称为纳尔科渠)合流。北硫磺溪的大部分河道被设于地下,是硫磺溪及亚里索溪的主要污染源。溪流之后为往西方流动,并先后流经风筝山及艾丽西亚大道下方的暗渠。此后,溪流会流经一个小峡谷并与一条未被命名的支流汇合,最终在亚里索与伍德峡谷原野公园(英语:Aliso and Wood Canyons Wilderness Park)的边缘与亚里索溪合流。

在占地约91平方公里(35平方英里)的亚里索溪流域内,位于其东南方的硫磺溪流域占了其中约16平方公里(6平方英里)的面积。硫磺溪流域内大多是民居,其北部与亚里索山丘渠道流域接壤,南部及西南部与盐溪(英语:Salt Creek (Orange County))流域接壤,而西部则与特拉布科溪的支流奥索溪(英语:Oso Creek)流域接壤。另外,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属于丘陵地带,但由于郊区的发展导致地形出现了很大变化。为了建造住宅社区,发展商填平了流域内的数个峡谷,并沿着这些峡谷的走向建造了雨水渠及其他排水设施。

大约在一千万年前,橙县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南加州大部分沿海地区都是属于温暖和浅海环境的一部分。但随着海退的发生,因而出现了一个大面积且平坦的沿海平原。而在超过122万年前,一条向北延伸至洛杉矶盆地的盲断层导致圣华金山出现抬升,使其上升至平均海拔150至210米(500至700英尺),最高峰约为300米(1,000英尺)。圣华金山以每千年增加约0.18至0.24米(0.6至0.8英尺)的速度上升,并因而形成了一系列的海阶。这次抬升改变了硫磺溪的流向,使其向北延伸至亚里索溪,而非向南流动至盐溪。

河流沉积物有助在圣华金山和东部的圣安娜山脉之间形成宽阔平坦的地形和河谷。硫磺溪流域位于圣华金山的南部,许多较小的山丘在该处形成了一片于较为宽阔的区域,而非单个高而窄的山脉。这些较低的山丘始于中新世时期,主要由沉积岩组成。该地区最古老的岩石组被称为“巴克罗斯组(英语:Vaqueros Formation)”,而最年轻的则是“蒙特雷组(英语:Monterey Formation)”。丘陵地区的西北部及南部分别是硫磺溪及盐溪,西南部是一处未被命名的小型沿海峡谷,而东部则是特拉布科溪及奥索溪的小支流。另外,该地区位处圣胡安溪河谷的西北方、亚里索溪河谷的东南方,以及奥索溪流域以西。

硫磺溪位于亚里索溪的西南方,该处在历史上曾经属于美国原住民部落阿贾凯姆人(英语:Acjachemen)的领土,而部落的人口中心实际上位于较硫磺溪更南的圣胡安溪及特拉布科溪交汇处。该部落的其中一条村落尼古村则位于亚里索溪的河口附近,亦可能靠近亚里索溪与硫磺溪的交汇处。现今的尼古湖因该村落而得名。18世纪,西班牙传教士抵达新西班牙的加利福尼亚省,并在该处(即现今的圣胡安 - 卡皮斯特拉诺)成立了圣胡安·卡皮斯特拉诺传教团(英语:Mission San Juan Capistrano)。透过传教团的洗礼过程,传教士们把阿贾凯姆人更名为胡安尼奥人(Juaneño)。而在西班牙人抵达后,大多数的胡安尼奥人聚居于传教团的南部附近,但后来该批原住民离开了尼古村,且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从1842年到1960年代,整片土地曾被称为兰乔·尼古(Rancho Niguel)。土地最初原属墨西哥拥有,后来被加利福尼亚省总督胡安·鲍帝斯塔·阿尔瓦拉多(英语:Juan Bautista Alvarado)授予胡安·阿维拉(Juan Avila),而后者则在土地上设立了数个牧场。在美墨战争后,墨西哥把上加利福尼亚省割予美国。1852年,胡安·阿维拉根据《1851年加利福尼亚土地法(英语:California Land Act of 1851)》向公共土地委员会索赔,并于1873年重获土地的所有权。经过数次所有权转让后,最终土地在1895年被刘易斯·芬诺·莫尔顿(Lewis Fenno Moulton)购入,后来莫尔顿获得了额外的土地,并把牧场的面积扩大至85平方公里(21,000英亩)。到了1960年代,尼古湖公司(Laguna Niguel Corporation)从莫尔顿家族手上购入了大部分的牧场土地,后来更把该片土地捐赠予橙县政府作娱乐用途。结果,硫磺溪的上游及下游部分归橙县所有,而尼古湖水库则由橙县防洪部管理。

1966年,美国陆军工兵部队在硫磺溪的下游部分建设了一个长约148米(485英尺)、高13米(42英尺)的水坝,并形成了尼古湖水库。水库的形成淹没了长约2.4公里(1.5英里)、面积约为0.18平方公里(44英亩)的原始河道,并存水640,000立方米(520英亩英尺)。后来,发展商开始在溪流主要河段(往南流动)以西的山丘上建造住宅社区,同时受到污染的城市径流亦开始流进溪流,直接增加了溪流的流量。1973年,当地政府在尼古湖水库附近建设了尼古湖地区公园,占地0.96平方公里(236英亩),涵盖了溪流在水库至艾丽西亚大道的整段河道。1990年,溪流的尾段成为了亚里索与伍德峡谷原野公园的一部分。

历史上,硫磺溪流域大多为丘陵地带,且被浓密常绿阔叶灌丛及海岸鼠尾草灌木丛(英语:Coastal sage scrub)覆盖。滨岸林(英语:Riparian forest)可能由常绿栎树、美国梧桐、赤杨及其他小型树木组成。从1960年代开始,当地发展商清理了大部分的自然栖息地来建造住宅,只有一些邻近山坡的地区(特别是位于尼古湖地区公园附近)仍未遭开发。另外,许多外来物种亦被引入至硫磺溪流域内,其中包括芦荻、蓖麻及烟叶植物,但以芦荻最为严重,因它会驱逐其他原生植物并减少当地动物的栖息地。芦荻可以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水分并快速生长,在最佳条件下它甚至能每天长高超过7.6厘米(3.0英寸),更可在洪灾发生时透过水流分散至下游地区并建立新的族群。与硫磺溪流域相比,位于亚里索与伍德峡谷原野公园内的河段其原生物种数量较多。

虽然没有任何未经处理的污水被排入硫磺溪,但含有毒素且未经处理的城市径流早已流入溪流并污染水体。这种未经处理的径流可能包含着大肠杆菌及肠道病毒,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据橙县流域及沿海资源部估计,硫磺溪约有87%的河道“严重退化”。另外,城市径流内的肥料及其他污染物的营养浓度增加,亦导致位处尼古湖地区公园内的部分河段一度出现藻华及富营养化。

当地政府提出了一项计划,以清除流域内的外来物种及恢复改善当地的动植物栖息地,又会教育公众什么类型的树木会影响河流流域。

硫磺溪这个名称源于硫磺泉(Sulphurous Spring),而在加利福尼亚州内约有150个地方以硫磺命名。另外,地理名称资讯系统把“Arroyo Salada”(西班牙语,意指盐谷)标示为硫磺溪的别名,而“Cañada Salada”则是溪流下游的别名。这些名称可追溯至西班牙时代,意味着这条溪流可能本是一条咸水溪流,或是溪水含盐量高。由于位处橙县南部的盐溪有着类似的名称,加上一条名为“Arroyo Salada”的雨水渠位处史前时期硫磺溪的下游部分,故依照盐浓度能进一步证明硫磺溪流域及盐溪流域曾经连接着。

尼古湖是硫磺溪流域内主要的娱乐设施,且据说是橙县南部其中一个最大的渔场。尼古湖最常见的鱼类为蓝鳃太阳鱼、鲶鱼及鲈鱼。除了该湖,硫磺溪流域内并没有其他可供通航的水域。另外,流域内还有数个公园,例如皇冠谷公园及硫磺溪公园。溪流附近亦有一条经铺砌的小路,把皇冠谷公园及艾丽西亚大道连接起来。

相关

  • span class=nowrapPd(NOsub3/sub)sub2/sub/span硝酸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d(NO3)2,是钯形成的硝酸盐之一。该物质存在无水物和二水合物,这两种物质都是褐色的固体。硝酸钯在常温下为褐色晶体,易溶于水和稀硝酸,溶液呈红
  • 副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副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于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向高纬一侧,约在纬度25至35度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具体分布于:北非、约旦、叙利亚、伊拉克、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
  • 超人:钢铁之躯 (原声带)《超人:钢铁英雄》(英语:)是一套2013年美国同名电影的原声带,于同年6月11日发行。这张专辑的专属豪华版包含六个特别曲目,分别题为“Are You Listening, Clark?”、“General Zod
  • 哥德堡号哥德堡号(瑞典语:Ostindiefararen Götheborg)是三艘瑞典木船的名称。现存的一艘又叫“哥德堡三号”,是依照哥德堡一号制造的仿古木船,曾于2005年沿着古老的贸易航线驶往中国。“
  • 达穆拉达穆拉(英语:Dhamura)是孟加拉国的一个村庄,位于该国中南部巴里萨尔专区的巴里萨尔县,为该区域之经济中心。全村人口超过10000。
  • 克劳斯·沃韦赖特克劳斯·沃韦赖特(又译克劳斯·沃维莱特;德语:Klaus Wowereit,1953年10月1日-)是前德国柏林市长,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2014年8月末,受到德国柏林勃兰登堡机场建设的影响,克劳斯·沃韦
  • 斯里纳加尔斯里纳加尔(Srinagar),是印度北阿坎德邦包里加瓦尔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9861(2001年)。注意不要与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的夏季首府斯利那加混淆,两个地名发音是一样的。该地2001年
  • 无知之幕无知之幕(英语:veil of ignorance)和原初状态(original position)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夏仙义在1955年提出的概念(但不是这个名字),之后1971年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
  • 民众之家坐标:50°50′29″N 4°21′10″E / 50.84128°N 4.352675°E / 50.84128; 4.352675民众之家(法语:Maison du Peuple ,德语:Volkshuis)原位于布鲁塞尔,为比利时建筑师维克多·奥塔
  • 切尔滕汉姆足球俱乐部(*)黄色部分为单一管理区。切尔滕汉姆足球俱乐部(英语:Cheltenham Town Football Club,发音为/ˈtʃɛltnəm_ˈtaʊn/)是英格兰西南部格洛斯特郡切尔腾纳姆(Cheltenham)的职业足球队,成立于1892年,主场为华顿路球场(英语:Whaddon Road)(Whaddon Road),现时在英格兰足球联赛系统第五级的英格兰足球议会全国联赛比赛。资料来源:俱乐部历史数据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华顿路球场(Whaddon Road)位于英格兰西南部格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