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 (立陶宛)

✍ dations ◷ 2025-10-03 17:25:35 #立陶宛,国歌

《国歌》(立陶宛语:Tautiška giesmė)又名《立陶宛,我的祖国》(Lietuva, Tėvyne mūsų)、《立陶宛赞歌》(Lietuvos himnas),其曲词为1898年当立陶宛尚属于沙皇俄国时,由文萨斯·库迪尔卡(英语:Vincas Kudirka)(1858-1899年)创作,并迅速于立陶宛人民中传唱,1919年当立陶宛独立后,这首歌被定为国歌。1940年,立陶宛加入苏联,1950年重新制订新国歌。1991年,苏联解体,立陶宛宣布独立,这首歌重新被定为国歌。

立陶宛语

Lietuva, Tėvyne mūsų,
Tu didvyrių žeme,
Iš praeities Tavo sūnūs
Te stiprybę semia.

Tegul Tavo vaikai eina
Vien takais dorybės,
Tegul dirba Tavo naudai
Ir žmonių gėrybei.

Tegul saulė Lietuvoj
Tamsumas prašalina,
Ir šviesa, ir tiesa
Mūs žingsnius telydi.

Tegul meilė Lietuvos
Dega mūsų širdyse,
Vardan tos Lietuvos
Vienybė težydi!

汉语翻译

立陶宛,我的祖国,
英雄的国土!
你的儿女从我们的过去
振奋起精神。

愿你的儿女永远
保持赤胆忠心,
努力工作创造
我们和人类的幸福安宁。

太阳照耀着我们的土地
驱散黑暗的乌云
让阳光和真理
永远指引我们的步伐。

对立陶宛的爱
燃烧在我们的心中。
单愿这片土地,
永远统一繁荣。

另一种译本

立陶宛,我们的祖国
英雄们的地方
愿您的子孙从历史
获得您的力量

愿您的子孙永远走
在正直大路上
愿您,人类中的英杰
成他们的理想

愿红日高照我土
将周围乌云驱散
这光辉,这正义
领我们到永远

愿对立陶宛的爱
把我们内心照亮
为繁荣,立陶宛
请团结着绽放

相关

  •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英语: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为遗传工程、转基因、基因修饰)是一种使用生物技术直接操纵有机体基因组、用于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的技术。包括了同一物种和跨物种的基
  • 苦(梵语:दुःख,转写:duḥkha,巴利语:dukkha),佛教术语,字面意义为痛苦、不安、不满足等。这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教义之一,为四圣谛之一 。梵文duḥkha,汉传佛教一般译为“苦”,或者“苦
  • 轴手性轴手性是手性的一种特殊情形。一般情况下,有机分子的手性是由于手性中心而产生的,但在轴手性的情况下,分子内没有手性中心而是有一根手性轴。多个基团围绕轴排布,其排布方式使得
  • 曼哈顿计划曼哈顿计划(英语:Manhattan Proje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发与制造原子弹的一项大型军事工程,由美国主导、英国与加拿大提供相关支援,该计划于1942年至1946年间由美国陆军工程
  • 燕国燕国是从公元前11世纪至前222年在东亚存在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原写作匽侯、也作郾国或酀国,为战国七雄之一,传国43王800年,于前222年在秦国统一九州的战争中灭亡,领土被并入秦王朝
  • 须猪须猪(学名:Sus barbatus)也称为婆罗洲须猪,属猪科猪属,是一种分布在马来群岛上的野猪。须猪的特点是嘴部有突出的胡须,它分布于苏门答腊、婆罗洲、马来半岛和苏禄群岛,主要栖息处是
  • 普什图人普什图人(Pax̌tānə),也译作帕坦人、普赫屯人,是居于南亚的一个民族,西方归入伊朗人(雅利安人)的一个分支。为阿富汗第一大民族和巴基斯坦第二大民族。普什图族部落和氏族的数量
  • 氧化镓氧化镓是镓最稳定的氧化物,化学式为Ga2O3,是一种白色的晶体粉末,具有两性。它是作为制造半导体器件的一部分。氧化镓可以通过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镓或在200~250℃热分解硝酸镓得到
  • 印度英语印度英语(英语:Hinglish),是一个印地文和英文混成的语言品种。印地文和英文能够自由地在一个句子内或句子之间互换之间。主要使用地区及位于印度次大陆、或印度裔社群。在19世
  • 形状理论形状理论是拓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同伦理论的扩展,考虑了特殊局部属性的情形。形状理论将同伦理论扩展至更一般的空间上,比如紧致度量空间,或紧致豪斯多夫空间。形状理论由波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