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伪体染色体区
✍ dations ◷ 2025-07-19 03:59:26 #伪体染色体区
拟常染色体区(英语:pseudoautosomal region),又称伪体染色体区,是在高等动物性染色体(即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一段同源序列,分为PAR1和PAR2两部分,拟常染色体区上已发现至少29个基因。拟常染色体区是X染色体和Y染色体间唯一可发生互换的位置,这也是它的名称由来,由于会发生互换的是常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般是没有互换的现象,只有在拟常染色体区反常地出现了互换,导致男性和女性都带有两个该区域基因的复本。这使拟常染色体区的基因表达类似常染色体,而非性染色体的伴性遗传模式,因而得名。拟常染色体区在GRCh38 的位置是:拟常染色体区在GRCh37的位置是:对一般X染色体上的基因而言,女性在两个X染色体各有一个复本,男性则只有在唯一的X染色体上有基因,Y染色体的对应区域则没有;而在Y染色体上的基因则只有男性拥有,女性因没有Y染色体而没有这些基因。但男性和女性都拥有两个拟常染色体区基因的复本,男性是在X染色体与Y染色体分别有一个,女性则是在两个X染色体各有一个,这种现象使拟常染色体区的基因遗传、表现模式都和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同,而不同于邻近的性染色体基因。拟常染色体区共分PAR1和PAR2两区块,这两个区块被认为是独立演化出来的。目前共已发现29个基因。以下是目前已发现在人类拟常染色体区PAR1区域的基因,共计16个。在老鼠基因体中,有些PAR1的基因转移到了常染色体。以下是目前已发现在拟常染色体区PAR2区域的基因,共计3个,另有一个受关注的伪基因。X与Y染色体在拟常染色体区的基因互换和男性的减数分裂有所关联,因此X与Y染色体配对错误的细胞无法完成减数分裂。拟常染色体区的基因突变或变性都会影响X与Y染色体的配对及互换,进而导致男性无法生育。拟常染色体区上的基因都可以躲过X染色体去激活,也就是当X染色体被去激活成巴尔氏体后,其上拟常染色体区的基因仍可表现,这造成了XXY、XO、XXXY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者的剂量问题,使他们产生疾病。例如PAR1区域的SHOX基因控制身体发育,XO的透纳氏症患者缺少一个SHOX基因的复本,将导致其身材特别矮小。另外SHOX基因的缺陷也可能造成Léri-Weill软骨骨生成障碍综合征及马德隆畸形症(Madelung's deformity)等侏儒症。
相关
- γ-变形菌纲详见细菌分类表γ‐变形菌纲(学名:Gammaproteobacteria)属于细菌界变形菌门,是目前所知的细菌中种类最多的一纲,包括一些医学上和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类群,如肠杆菌科(Enterobactera
- 学习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奠边县奠边县(越南语:Huyện Điện Biên/.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墨西哥裔美国人墨西哥裔美国人 33,558,000 占10.8%的美国人口墨西哥裔美国人(英语:Mexican American)是美国的墨西哥人后裔,2011年7月,墨西哥裔美国人占10.8%的美国人口,数目为33,558,000,墨西哥
- 演化语言学演化语言学,是对人类原始语言的发展,及其社会行为演化的科学。由于语言的声音转眼即逝,令到这学科研究欠缺原始资料。因此过去百多年,这学科都难以发展。由19世界80年代后期起,这
- 贝叶氏谱系分析贝叶氏谱系分析(Bayesian inference of phylogeny)是根据已知的先验几率推导后验几率的似然函数,进而去预测最可能的系谱树。随着电脑计算速度的演进以及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法的
- 乌醋黑醋或乌醋是酿造醋的一种,多以糯米配上新鲜蔬菜水果(如红萝卜、姜、洋葱)、香辛料、调味料酿制而成。台湾乌醋与日本乌醋源自英国伍斯特醋。著名的黑醋如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
- 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法语: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国的一段社会激进与政治动荡的时期,对于法国历史以及全欧洲都留下深刻广泛影响。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
- 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属于风蚀地形,具有砾漠并地势平坦;东起大兴安岭,西至甘肃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国,包括内蒙古全境和甘肃、宁夏、河北的一部分,海拔在1000米左右,起伏和缓,地势东高西低
- 放牧放牧,又称牧食、啮食,指草食性动物进食植物(例如草)或其他多细胞自营生物(例如藻类)的行为。放牧不同于真正捕食,因为被食用的生物体并未真正死亡。许多小型食草动物会跟随在大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