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P38手枪

✍ dations ◷ 2025-07-08 12:08:50 #瓦尔特P38手枪

瓦尔特P38手枪(Walther P38)是一款德国生产的半自动手枪,由德国兵工厂瓦尔特(Carl Walther GmbH)于1938年推出。该手枪被广泛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并在战后成为一种标志性的军用和警用手枪,对现代半自动手枪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瓦尔特P38手枪的设计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当时德国军方寻求一种更加现代化、更加可靠的军用手枪以替代老式的Luger P08手枪。瓦尔特公司在对Luger P08手枪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设计了瓦尔特P38手枪,并于1938年正式推出。

瓦尔特P38手枪采用了双动式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技术特点:

  1. 双动操作:瓦尔特P38手枪可以通过单动或双动操作进行射击。在单动操作模式下,射手需要先将枪击桥拉至最后,然后扣动扳机进行射击;在双动操作模式下,扣动扳机即可完成射击。

  2. 可拆卸式握把:瓦尔特P38手枪的握把可以轻松拆卸,方便进行清洁和维护。

  3. 9mm巴拉贝尔弹药:瓦尔特P38手枪采用9毫米巴拉贝尔(Parabellum)口径的子弹,这种口径的弹药具有较高的威力和穿透力。

  4. 全金属结构:瓦尔特P38手枪的外壳和内部构件均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具有较高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瓦尔特P38手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广泛用于德国军队和警察部队,成为了二战期间德军的标准制式手枪之一。随着战争的结束,瓦尔特P38手枪继续作为一种标志性的军用和警用手枪,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使用。

瓦尔特P38手枪以其先进的设计和可靠的性能,对后世半自动手枪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双动式操作系统和9mm巴拉贝尔口径的设计成为了现代半自动手枪的标准配置之一,被许多后续型号的手枪所采用。

瓦尔特P38手枪作为一款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技术影响的半自动手枪,成为了二战期间德国军队和警察部队的标准制式手枪,并在战后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其先进的设计和可靠的性能,对现代半自动手枪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枪械设计领域的经典之作。

相关

  • 大鼻子情圣《大鼻子情圣》(法语:Cyrano de Bergerac)是一部1990年的法国历史电影,由尚-保罗·哈布诺执导,热拉尔·德帕迪约等主演。电影改编自知名法国剧作家爱德蒙·罗斯丹1897年的舞台剧
  • 尾巴尾,又称尾巴,是指位于动物体背部尾端的部分,特别是指构造柔韧可弯曲、且明显分开于躯干的附肢部分,大致上相当于哺乳动物与鸟类的骶骨(荐骨)和尾骨。一般而言尾巴是脊椎动物的专属
  • 净化政策除垢法案,(净化政策,英语:lustration),指纯化或洁净之意思。高度政治性政策,用于苏联解体后中、东欧国家转型正义时期,清除过往苏联残余旧势力的政策。
  • 绒毛丝鼠长尾毛丝鼠(英文:Long-tailed Chinchilla,学名:)又称绒毛丝鼠、长尾栗鼠、毛丝鼠、绒鼠等名称。主要分布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上的高原,范围从智利北部至秘鲁南方。它的皮毛十分柔软
  • 约翰·奥兹约翰·威廉·奥兹(英语:John William Oates,1948年4月7日-))是一名美国摇滚乐、灵魂乐与节奏蓝调吉他手、歌手、词曲作家和音乐制作人。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与戴瑞·霍尔搭档组成
  • 胡公满胡公满(前1071年-前986年),或称陈胡公,是西周至春秋时代诸侯国陈国的开国君主。妫姓,名满,因封地名为陈氏,在西周所得的谥号胡公。胡公满为舜帝的后代。舜传位给禹之后,其子商均封在
  • 糯轩俱乐部档案《糯轩俱乐部档案》(英语:)是J·R·R·托尔金未完成的小说,写于1945年。在托尔金逝世后被收录于《中土世界的历史》的第九部里出版。故事里有一个文艺俱乐部“糯轩俱乐部”,以及
  • GVBASICGVBASIC是Basic语言的一种,是在GW-BASIC等语言上衍生出来的版本。该语言用于文曲星电子词典上,去掉了Basic一些功能如Call、屏幕颜色等,且编程时必须使用行号。
  • 塞尔维乌斯·苏尔皮基乌斯·加尔巴塞尔维乌斯·苏尔皮基乌斯·加尔巴(拉丁语:Servius Sulpicius Galba;前3年12月24日—69年1月15日)。他在尼禄自杀之后,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结束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在他就任帝位期间,并未稳定帝国的内外混乱局势,仅仅七个月就遭到杀害。在这一年(69年)中,在罗马城陆续出现了四位皇帝,因此该年也被称作四帝之年。加尔巴出身于罗马古老的一个名门望族。在李维的书中曾提及一位凯尔特人领袖“加尔布”,因此这一有名的氏族可能来自于古代的凯尔特。加尔巴的曾祖父曾经参与了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谋刺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