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胪

✍ dations ◷ 2025-10-03 18:53:37 #印度教神祇,湿婆化身,佛教神祇,破坏神

陪胪(梵语:भैरव,Bhairava,字面意思为可畏或恐怖),也译为倍胪、陪缚罗,较接近梵文的汉音为排哈瓦,印度教神明,外型凶猛,相传是湿婆神的化身,或是他的儿子。在印度教中,他有许多别名,例如在印度卡纳塔克邦,称它为 Kāla Bhairava,Kal Bhairab,Annadhaani Bhairava,在拉贾斯坦邦,称为Bhairo,Bhairon,Bhairadya或Bheruji,泰米尔人称为Kaal Bhairava,Kaala Bhairavar(泰米尔语:கால பைரவர்),或Vairavar。在拉贾斯坦邦,泰米尔纳德邦及尼泊尔,都很重视这位神明。他源自于印度神话,在印度教之外,佛教与耆那教也崇拜这位神明。

其名称意为暴恶,可畏。

陪胪的传说起源自梵天与毗湿奴之间的争议。传说梵天曾与毗湿奴争论,谁才是宇宙中最伟大的神明。梵天认为自己是世界的创造者,应受到最高的尊崇。愤怒的湿婆,变身成陪胪,突然出现,砍下梵天的第五个头,因此被称为嘎拉排哈瓦(Kāla Bhairava)---黑色恐怖者。此后梵天只剩下四个头,而陪胪被称为杀梵者。

一身九面,裸形黑色,现三十四臂、十六足之忿怒身。

金刚界密宗将他列在金刚界曼荼罗降三世会外部院的东南角落,为自在天的化身。藏传密宗则认为他是大自在天的忿怒相。

有些时候陪卢一辞只是形容本尊外貌的用语例如在法贤翻译的《佛说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啰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中,文殊化现出牛面怖畏(陪啰嚩)金刚,但怖畏金刚和陪庐是不同的神祇。

而在胜乐续中,胜乐金刚形象里正是一脚踩踏黑陪卢(怖畏王)另脚踩踏红时母(mahakali)

唐代破阵乐中,有倍胪、陪胪破阵乐。

尼瓦尔人认为他是一位重要的神,尼瓦尔人的传统聚落至少有一座陪胪寺庙,大多数陪胪庙由尼瓦尔婆罗门主持。印度教徒相信如在他面前撒谎会遭到神明惩罚,因此尼泊尔最高法院在过去就设在加德满都的陪胪神殿中。

相关

  • 利宾纳利宾纳(Ribena) 是一种源自英国的饮品,由布里斯托大学科学家Vernon Charley于1933年首次调制,当时是为了研发一种用水果制造的糖浆,选用了在英国容易大量种植的黑加仑子作为原料
  • 牙齿牙齿存在于很多脊椎动物(鸟类除外)的头部(或口部)内、功能用于咀嚼食物的钙化组织。肉食性动物尤其倚赖牙齿进行猎食或搏斗、御敌。牙齿的构成成分不是骨骼,而是由动物体内不同
  • CAV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又称柯萨奇病毒,分类上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的成员之一,依感染新生幼鼠之临床症状与组织病理特性分成A
  • 训令式罗马字日语书写系统汉字假名使用罗马字训令式罗马字(日语:訓令式ローマ字/くんれいしきろーまじ Kunrei shiki Rōmaji */?)是日语罗马字的一种,又称“文部省式罗马字”,由日本政府在1
  • 哈维尔·索托马约尔哈维尔·索托马约尔·萨纳布里亚(西班牙语:Javier Sotomayor Sanabria,1967年10月13日-)是古巴男子跳高运动员,男子跳高世界纪录2.45米和室内世界纪录2.43米的保持者。他也是1992
  • 五碘化磷五碘化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I5。固态时,它是一种离子晶体I−,稍高温度立即分解。它可以由碱金属碘化物和溶解在碘甲烷中的五氯化磷反应来制备。
  • 也门犹太人也门犹太人,是生活在也门的犹太人社群。他们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圣经所罗门王时代已生活在也门,但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因反犹太主义高涨,以色列在1949年6月至1950年9月发起“魔毯行
  • 球面几何学球面几何学是在二维的球面表面上的几何学,也是非欧几何的一个例子。 在平面几何 中,基本的观念是点和线。在球面上,点的观念和定义依旧不变,但线不再是“直线”,而是两点之间最短
  • 快盗龙属快盗龙属(属名:,拉丁文中意为“敏捷的盗贼”)或盗伶龙属,或在中文圈被错误翻译为“迅猛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大约生活于7,500万至7,1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晚期,并且
  • 辛达林辛达林(Sindarin)是魔戒作者托尔金(J.R.R.Tolkien)发明的精灵语(Elvish)之一,在魔戒及其他相关著作中有大量的运用。由于来自于威尔士语的灵感,辛达林的发音方式相当具有威尔士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