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暴动

✍ dations ◷ 2025-09-30 15:20:46 #美国的骚乱或暴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政治事件,非裔美国人民权历史,美国陆军历史,1968年美国,1968年4月

美国 美国联邦政府

哥伦比亚特区政府

1968年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暴动,又称1968年华府大暴动,由于非洲裔公民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1968年4月4日遇害身亡,造成全美国有110个城市产生暴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芝加哥、巴尔的摩都受到影响。其中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经历长达六天的暴动。

19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吸引许多人前往华盛顿居住,中产阶级的非裔美国人社区也因此繁盛起来。然而,中下阶层的人却要面堆恶劣的居住状况以及严重的贫穷问题。尽管法律规范的种族隔离时期已经结束,肖区(英语:Shaw, Washington, D.C.)、H街的东北廊道、以及华盛顿西南区以第14街(英语:14th Street (Washington, D.C.))与U街交叉口为中心的哥伦比亚高地(英语:Columbia Heights, Washington, D.C.)仍然是非裔美国人主要的商业区。

这个区域早就有许多潜藏已久的问题:超高的黑人失业率、住房隔离制度、忽略黑人小孩的教育制度、以及处处针对黑人的警察等等,而马丁路德遇刺事件,仅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在1967年6月,全美国统计白人的失业率为4%,非白人的失业率为8.4%。然而,在华盛顿地区却与全国平均有相当大的差距:1960年代大部分非白人的失业率高达30% 。除了华盛顿之外,底特律和圣路易斯这些地方,也都有非常高的黑人失业率,但是白人的失业率却都与全国平均无异。在16到22岁的年轻黑人工作人口来说,失业率更是每况愈下,导致这些年轻人不但无法去学校,也没有工作,更对白人至上的不平制度感到灰心丧志。

4月5日星期五,白宫派出13600名联邦美军军人,包括1750名联邦政府哥伦比亚特区国民警卫队协助当地警察部队维持治安。海军陆战队机枪队跟从第3步兵团的步骤,守卫着白宫。在一个点上,4月5日,在暴徒撤退之前,白宫附近有两个街区达到骚乱的程度。这是自南北战争以来,华盛顿特区所遇到最大的占领行动。

相关

  •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一个在社会学中广泛应用的术语,但是很少有明确的定义,最早的使用应该在20世纪初汉语社会科学的形成时期。在当前的汉语社会科学中,这个模糊的概念仍然被广泛使用,社会
  • 戈里齐亚省戈里齐亚省 (Provincia di Gorizia)是意大利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的一个省。面积466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136,477人。首府戈里齐亚。下分25市镇。
  • 巴斯克人巴斯克语 - 720,000 其他语言:西班牙语,法语巴斯克人(巴斯克语:euskaldun)是一个居住于西班牙中北部以及法国西南部的民族。巴斯克语的识别语言称为巴斯克语或Euskara语,今天占
  • 甘子钊甘子钊(1938年4月16日-),生于广东信宜,中国物理学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3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及固体物理研究所
  • 滴眼液眼药水是治疗眼睛疾病的药水,其成分依作用的不同有许多种类,例如类固醇、抗生素、抗组织胺药、 β阻滞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等。一般眼药水为了长期保存而添加了微量的防腐
  •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1756年5月27日-1825年10月13日),亦称作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Maximilian Joseph,1756年5月27日至1825年10月13日),是1775年至1799年的茨魏布吕肯公爵及
  • 茅茅起义大英帝国1953年1954年1956年1959年茅茅起义(英语:Mau Mau Uprising、Mau Mau Revolt),又译矛矛起义、毛毛起义、茂茂起义,英国称为肯尼亚紧急状态(Kenya Emergency)、茅茅叛乱( Mau
  • 高锝酸高锝酸(HTcO4)是一种锝的含氧酸。它可以由七氧化二锝和水或氧化性酸(硝酸、浓硫酸、王水等)反应制得。它是一种暗红色易潮解的固体。它是一种强酸,很容易给出质子。
  • 月海列表月海列表详列所有在月球的大而幽暗的玄武岩平原,包括月海(mare)、月洋(oceanus)、月湖(lacus)、月沼(palus)及月湾(sinus),各种称谓在地质上并无分别。现代月球命名体系是1651年由乔万尼
  • 利摩日蒙若维站利摩日蒙若维站(法语:Gare de Limoges-Montjovis)是法国的一个铁路车站,位于法国城市利摩日。利摩日蒙若维站位于利摩日市区西北部,距离利摩日贝尼迪克坦站大约1.2公里。该站仅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