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π轨道
✍ dations ◷ 2025-07-19 18:59:39 #π轨道
在化学与原子物理学中,π轨道(英语:π orbital)是一种分子轨道。是形成π键后所产生的分子轨道。π轨道是一种由轨道并肩重叠后所形成的新轨道。π轨道是一种由轨道并肩重叠后所形成的分子轨道,除了s轨道无法形成π轨道,之外,大部分的轨道都可以形成π轨道,较常是由两个pz轨道所形成,但实际上只要方向对了,无论是px或py都能形成π轨道。π轨道可以有很多形状,但都不与核轴成旋转对称,其形状取决于他所形成的π键,例如:有共振时,π轨道就会变得较大较狭长,若是环状的共振,则其π轨道呈环形。其能容纳的电子数量也由其所形成的π键来决定,如乙烯内所形成的π轨道可容纳下2个电子,而苯的π轨道呈环状,可容下6个电子,这是因为共振使电子均匀分布而导致。此外,在形成化学建的过程中,未杂化的轨道有可能形成π轨道,如乙烯,碳上形成了sp2杂化轨道,而未杂化的p轨道则形成π轨道。根据休克尔方法,可得出不同能量的π轨道,不同能级的π轨道形状不尽相同,电子会先从能量低的π轨道开始填入,例如丁二烯,其不同能级π轨道能量如下:其电子会先从π1轨道开始填入,然后才填π2轨道,根原子轨道一样,一种形状只能填2个电子,且自旋互为相反数,因此整个π轨道,π3轨道和π4轨道两个能级是空的,但要注意:此处的能级(繁体:能級)并非是电子壳层的能级(繁体:能階)。π*轨道是π轨道的反键轨道,当核间轴发生旋转时会产生相位的变化。π*轨道类似于σ*轨道,在原子核之间也有一个波节。
相关
- 几内亚蠕虫Gordius medinensis Linnaeus, 1758麦地那龙线虫(学名:Dracunculus medinensis),又称几内亚龙线虫,是一种可寄生于人体内的寄生虫,属于线虫的龙线虫属(英语:Dracunculus_(nematode)),
- 变格变格(英语:Declension)是指名词、代词、冠词、形容词在句子中为了实现特定的语法功能而产生的词形变化。词通过变格能够反映:英语的变格系统几近消失,但在人称代词、所有格和第三
- 平平假名(日语:平仮名/ひらがな/ヒラガナ hiragana *)是日语中表音文字的一种。平假名是从中文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的。早期平假名多为日本女性所用,且多作抒情之文,故谓女文字、女
- 卡门《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完成于1874年秋天的一部歌剧,故事改编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普罗斯佩·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比才作曲,法国的亨利·梅拉克和吕多维克·阿莱维作词。
- 沃克吕兹省沃克吕兹省(法语:Vaucluse)是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84。它属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位于法国的东南部,这个省的名字来自于沃克吕
- 彼得·凯里彼得·菲利普·凯里 (Peter Philip Carey,1943年5月7日-),澳大利亚小说家。他是仅有的三位两次获得布克奖的作家之一(另两位是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和希拉里·曼特尔)。他也与人
- 温子仁温子仁(英语:James Wan,1977年2月26日-,或译为詹姆斯·温或詹姆士·温)是一名知名澳洲男导演、制片人和编剧,是生于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古晋市的马来西亚华裔澳洲人,时常制作恐怖电影。
- 分组交换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中,分组交换(英语:Packet switching)是一种相对于电路交换的通信范例,分组(又称消息、或消息碎片)在节点间单独路由,不需要在传输前先建立通信路径。分组交换是数
- 地表地表或地面指地球岩石及其风化物(包括土壤)的表层,不包括冰面和水面。按表层物质分如石漠、戈壁如沙漠、沙滩如泥漠如森林土地表,草原土地表如湖底土、河底土、海底土详见地形,引
- 10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