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大写

✍ dations ◷ 2025-10-02 18:07:03 #字体排印,排版

在字体排印学中,全部大写(又作全大写)指在字母文字中,全用大写字母书写的文本或字体。“全部大写”可以用于强调单词或短语。全部大写常见于书本封面上的标题、广告以及新闻标题。较短的全部大写的文字比混合大小写的文字更加醒目。全部大写也可以用来表示首字母缩略字。

在字体排印学中已有关于全部大写文本可读性和易读性的研究。20世纪起的科学研究普遍表明全部大写的可读性和易读性比小写文本要差。同时,由于全部大写常常被用来记录说话人的吼叫的文化原因,将文本转换为全部大写使其看起来更加地有威吓意味且使人感到厌恶。全部大写文本在漫画书中很常见,在老式的电传系统和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也很常见,这些系统通常根本不会区别字母的大小写。

在专业性文件中,人们通常更喜欢使用小型大写字母的形式来使用全部大写,以此强调关键词或者首字母缩略词(亦可用斜体或更少见的粗体)。同时,习惯上使用全部大写时会轻微地加宽字母间距(大约点高度的10%)。一些数字字体由于这个原因自动包含了大写字母的间距。

在小写字母于公元8世纪发展起来之前,用拉丁字母写的文本只有一种形式,即现在认为的大写字母。

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大写字母被广泛地用于报纸的新闻标题上。到20世纪90年代,超过四分之三的西方报纸已经在使用小写字母印刷新闻标题了。关于全部大写使用的讨论聚焦于全部大写更好的强调性和小写字母更好的易读性。柯林·威尔顿的一项研究召集了224个阅读者分析新闻标题的样式,最后得出了“大写字母新闻标题明显比小写字母行文标题的易读性更低”的结论

全部大写的姓氏常见于法语国家,用来将姓氏和余下的其他名字区别开来。这一行为在日语中当用罗马字来书写姓名时亦常见。

2013年4月,美国海军废除了全部大写的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始于19世纪50年代,那时电传只有大写字母的形式。由全部大写向大小写混合的信息系统的转换帮助美国海军每年节省约2千万美元,也使其更好地与现代网络协议对接。

相关

  • 放线菌门放线菌(Actinobacteria)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可栖息于水中或陆地上,虽然一开始被认定为土壤菌,但淡水中的种类可能比陆地上的更丰富,它们具有分支的纤维和孢子,依靠孢子繁殖,表面上
  • 红斑狼疮症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为一系列自体免疫性疾病的统称,即免疫系统非正常地攻击自身正常组织。症状可能会发生于全身各处,包含关节、皮肤、肾、血球、心脏,以及肺。最常见
  • 印地语印地语(天城文:हिन्दी或हिंदी,拉丁字母转写:Hindī)又称印度语、印度文,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中印度-雅利安语支下的一种语言。印地语以使用国家数量来算是世界排名
  • 智者学派智辩家(希腊语:σοφιστής, sophistes)是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时的一种类型的教师。他们中的许多善于哲学和修辞学,但也有人教授音乐、体育和数学。他们通常声称自己
  • 皇姑屯事件坐标:41°48′32″N 123°24′14″E / 41.809°N 123.404°E / 41.809; 123.404皇姑屯事件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铁路上被暗杀的事件。1928年6月4日5点30分,张作霖乘专用列车
  • 占城稻占城稻是一种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一般认为是在宋朝以前由占城传入中国,故名为占城稻。《唐会要》卷九八《林邑国》记“以二月为岁首,稻岁再熟”说明林邑
  • 内内内内(葡萄牙语:Nenê,原名为Maybyner Rodney Hilario,1982年9月13日-),是一位巴西职业篮球运动员。内内在2002年NBA选秀中于第1轮第7顺位被纽约尼克斯选中,之后被交易到丹佛掘金队。
  • 缓冲国缓冲国(Buffer State)是夹在两个对立的或潜在敌对的强权国家之间的国家,并通过它的存在来避免两国之间的冲突。缓冲国通常的特征便是中立且弱小的,因而靠着其他国家互相制衡来获
  • M108M108自走炮为美国研制的自走炮,M108设计思路与当时开发的美国自走炮相同,采取共用底盘、不同口径的榴弹炮降低后勤复杂度,因此在动力机件上与M109自走炮共通。但105毫米榴弹炮
  • 伦塞列郡伦斯勒县(Rensselaer County, New York)是美国纽约州东南部的一个县,西傍哈得逊河,东邻佛蒙特州和马萨诸塞州。面积1,72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2,538。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