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星级星际战舰

✍ dations ◷ 2025-10-09 11:36:43 #科幻小说,星际大争霸航天器

战星 (Battlestar)是科幻小说太空堡壘卡拉狄加故事中的主力舰种,在原著太空堡壘卡拉狄加电影及影集,续集太空堡壘卡拉狄加1980以及重新拍摄的太空堡壘卡拉狄加2005电视系列剧中都有出现。

核子导弹
传统导弹

战星级星际战舰卡拉狄加號、大西洋号、崔顿号、太阳号、哥伦比亚号、飞马号在迷你电视系列剧里被命名。12艘战星级星际战舰在第一次赛隆人战争时竣工,而每艘代表一个殖民地(如卡拉狄加號代表凯布卡)。至迷你电视系列剧描写的年代为止,战星级星际战舰约有120艘。根据史巴克(Starbuck)于“the core of the fleet”中的描述,超过30艘战星级星际战舰在赛隆人的首波攻击中被摧毁。

战星级星际战舰的两侧各有一个荚舱。卡拉狄加號在进行超光速跳跃(FTL)之前必须收回到舰体内,不过飞马号并不需要。这两个䇲舱是毒蛇机(Viper)和怪兽机(Raptor)等各种星航器的降落舱。

卡拉狄加號已知有6座亚光速引擎舱而飞马号则有8座,此级星际战舰具备高机动性,同时可以和诸如 Ragnar 星停泊所一类的太空站设施接驳,停靠于其上。

大口径主炮

点防御火炮(以两门为一组设置)

核武

卡拉狄加號及其同级的战星乃是由布满装甲的肋骨柱式结构所保护,该型装甲可以在炮弹击中战舰以前触发炮弹,进而保护船舰。较新式的战星装置了平滑的装甲板。在迷你影集中,卡拉狄加號承受了一枚核弹直击,而仅造成指挥中心和飞行荚舱受到轻微损伤。新式的水星级战星飞马号有更好的防护力,她在塞隆人的偷袭中至少撑过了三枚核弹的射击,飞马号在那之后不只还能正常运作,她更对赛隆人的基地舰施以强大的还击。

卡拉狄加號星际战舰原先配备80架毒蛇一型大气层/太空空优战斗机。这些战机稍后在与赛隆人作战期间升级至毒蛇二型。除了增强机动性以外,二型战机同时配备2座轻型导弹发射架。

在赛隆人摧毁12个殖民地之前,卡拉狄加號的战机中队换装为七型毒蛇战机;然而大部分的战机由于星际战舰即将退役而被移除或者是分配到其他单位。卡拉狄加號剩下的一个毒蛇七型中队因为升级过的导航程式中被植入赛隆病毒,而在攻击时遭到瘫痪并摧毁。

卡拉狄加號同时配备数目众多,具备空间跳跃能力的怪兽多用途太空船,使用于运输、侦察、搜索、以及电子反制。

在赛隆人攻击时,殖民地舰队包含约有 120 艘的星际战舰.

战星级是12个殖民地最重要的主力舰,他们至少在将近500星际年(yahren)的时间中参与对抗赛隆联盟的千年战争。舰艇的结构被区分为包过舰桥的主舰体和推进系统,以及位于两舷以机翼结构相连的机库舱。

每个机库舱搭载了许多毒蛇(Viper)星际战机与数艘航天飞机。星舰和毒蛇战机使用的燃料称为 tylium,这是一种在特定行星上能够发现的神秘物质。

激光炮塔就外观上来判断,基本上与毒蛇战机使用的激光炮相同。目前有数种已知型态的炮塔,一种是反舰型,这是位于两侧机库舱外侧,低速追踪的重型炮塔,他们的炮管比其他的炮塔要长。在每一个反舰型炮塔上面有一个防空炮塔,外观上比较平且薄,追踪速率高很多,他们的炮管比较小而且距离较近。不过这些武器缺乏对主力舰的杀伤力。

前向激光只出现在 The Living Legend之2 和上帝之手两集中,经常与反舰导弹混淆在一起。它们强而有力,只有主力舰使用这种橘色光束武器。

这种重型导弹给战星战舰有充足的火力,至少可以完全摧毁两座星际基地,仅在 The Living Legend之2 使用过。他们经常与前向激光混淆在一起,因为他们在同一集当中同时发射过。

在原始影集中,只知道有五艘战星级星际战舰存活下来


相关

  • 普朗克卫星普朗克巡天者是欧洲空间局在视野2000年的第三个中型的科学计划。她的设计目标为以史无前例的高灵敏的角解析力获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整个天空的的各向异性图。普朗克巡天者
  • 巴 海巴海(满语:ᠪᠠᡥᠠᡳ,穆麟德:bahai,?-1696年),瓜尔佳氏,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初年将领。巴海是沙尔虎达的长子。初封牛录额真,累迁秘书院侍读学士。沙尔虎达死后,被授予宁古塔总管之职。十
  • 自养生物自养生物,也称为生产者(producer,autotroph),在台湾称为自营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少数微生物,它们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
  • 4个月3星期零2天《4个月3星期零2天》(罗马尼亚语:4 luni, 3 săptămâni şi 2 zile),2007年罗马尼亚的一部电影,由克里斯蒂安·蒙久编写并执导。该片曾在2007年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金棕榈
  • 科洛尼奇·捷尔吉科洛尼奇·捷尔吉(匈牙利语:Kolonics György,1972年6月4日-2008年7月15日),匈牙利皮划艇运动员,四枚奥运会奖牌得主,其中包括两枚金牌。科洛尼奇在世界锦标赛上一共获得15次冠军,是
  • 希尔达·杜利特尔希尔达·杜利特尔(英语:Hilda Doolittle或H.D.,1886年9月10日-1961年9月27日),美国诗人、小说家,以20世纪初期与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理查德·奥尔丁顿等人的交往而知名。希尔
  • Open JTAGOpen JTAG 项目是一个开源工程在GNU授权下发布.它包括完整的硬件和软件 JTAG 设计参考, 基于简单的硬件组成,包括一个 FTDI FT245 USB 前端和一个 Altera EPM570 MAX II CPLD
  • 卢博斯·米海尔卢博斯·米海尔(媒体常用译名是米歇尔,斯洛伐克语:Ľuboš Micheľ,1968年5月16日-),是一名斯洛伐克足球裁判,他除了母语斯洛伐克语外,更懂英语、法语、俄语,因此经常获执法国际大赛,曾
  • 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是中国在1978年到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关于甲骨学集成性资料汇编。主编为郭沫若﹐总编辑胡厚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编辑工作组集体编辑
  • 林博史林博史(1955年4月6日-)是一位日本历史学家,主要研究乙级战犯、慰安妇问题、冲绳岛战役。1955年出生于兵库县神户市,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系,1985年毕业于一桥大学社会学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