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路

✍ dations ◷ 2025-07-20 11:52:35 #越南地理,后黎朝,广南国

内路(越南语:Đàng Trong/唐冲),又作内间、�江以内、�江以南、广平以里、广平以南,越南历史地名,指的是郑阮纷争时期阮主治下的领土,其地理位置大致为越南中部和南部一带。在越南汉文史籍中,多称作“南河”,中国史籍中多称作“广南国”,西方资料则称作“交趾支那”(Cochinchine)。

“Đàng Trong”一词是纯越词,最早出现在葡萄牙传教士亚历山德罗1651年在罗马出版的《拉丁文-葡文-越南文辞典》(Dictionarium Annamiticum Lusitanum et Latinum)。李塔娜教授认为,这个词可能是由17世纪20年代阮主政权的人创造。

陈荆和教授将该词译作“内方”、“内边”。郑永常教授译作“塘中”。于向东教授译作“里路”、“内路”。李亚芳教授在翻译李塔娜英文著作《越南阮氏王朝社会经济史》时将该词译作“内区”。学者韩周敬根据《国史遗编》的记载,认为应该译作“内路”。越南文《国史遗编》也将“内路”译作“Đường Trong”。

正治元年(1558年),后黎朝大臣阮潢因与权臣郑检交恶而出镇顺化,割据顺广。17世纪20年代,郑阮交恶,阮主拒绝向郑主控制下的后黎朝缴纳赋税,也拒不入朝谒见后黎朝皇帝,拥兵据南方自立。当时郑氏与阮氏以�江为界,因此�江以南被称为南河,民间称之为内路(唐冲);�江以北则被称为北河,民间则称之为外路(唐外)。

原本南河仅辖有今日越南中部一带。但后来经过历代阮主的南进运动,疆域逐渐扩大,并奠定了今日越南版图南部的雏形。

景兴三十二年(1771年),阮主境内爆发西山起义,随后阮主、郑主和后黎朝政权相继亡于西山军,内路和外路开始逐渐融为一体。阮岳和阮惠兄弟二人分别建立政权。

嘉隆元年(1802年),阮福映统一越南。内路一词在阮朝倡议南北一体的新形势下,逐渐不再被使用。

相关

  • γ详见细菌分类表γ‐变形菌纲(学名:Gammaproteobacteria)属于细菌界变形菌门,是目前所知的细菌中种类最多的一纲,包括一些医学上和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类群,如肠杆菌科(Enterobactera
  • Southern印迹法Southern印迹法,南方吸渍分析(英语:Southern blot),是由英国生物学家Sir Edwin Southern于1975年发明,并因此得名(Southern为南方之意),是一种普及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目的是侦测
  • km千米亦称公里(法语:kilomètre → 英式英文:kilometre、美式英文:kilometer),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千米,是国际单位制之一,符号为km。根据定义,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30万千米。在口
  • 吴市吴市(日语:呉市/くれし Kure shi */?)是位于日本广岛县西南部的都市,临濑户内海,自古以来即为海军重镇。人口约23万人,是广岛县内仅次于广岛市和福山市的第三大城市。已于2016年
  • KBS韩民族放送KBS韩民族广播(朝鲜语:KBS 한민족방송/KBS 韓民族放送;英语:KBS Global Korean Network)是韩国放送公社(KBS)对韩国和周边国家的朝鲜族广播的一个频道。1972年,以社会教育放送的名义
  • 徒弟师徒是指师父与徒弟的关系;师父也作师傅是前辈,是学问、武功、技术、工艺的传授者;而徒弟是学生是晚辈。受儒家文化影响,东亚传统师徒关系往往是要求尊师重道,而师傅和徒弟一起生
  •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参谋首长联席会议(英语:Joint Chiefs of Staff),是美国军队陆海空各军种指挥官组成的机构。其机能与英联邦国家的参谋长委员会和部分国家的参谋部相类似,主要职能是三军之间的协
  • 素食主义素食主义(英语:vegetarianism),又称蔬食主义,素食,蔬食(英语:plant-based food)等,是一种有关饮食的文化,主张不食用飞禽、走兽、鱼虾等动物的身体,也就是肉类,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被称
  • 阿卜杜勒-哈米德·阿巴乌德阿卜杜勒-哈米德·阿巴乌德(阿拉伯语:عبد الحميد أبا عود‎,法语:Abdelhamid Abaaoud,1987年4月8日-2015年11月18日),摩洛哥裔比利时人,伊斯兰恐怖分子。他曾在叙利亚
  • 商业智能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BI),又称商业智能或商务智能,指用现代数据仓库技术、在线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展现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实现商业价值。商业智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