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

✍ dations ◷ 2025-10-08 09:54:35 #高加索

高加索(格鲁吉亚语:კავკასია;车臣语、俄语:Кавказ; 旧名太和岭)是位于西亚及东欧交界处,黑海、里海之间高加索山脉的地区,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该地名根据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著作《博物志》的追溯,是来自斯基泰语(英语:Scythian languages)“kroy-khasis”,意为“冰雪闪耀”或“雪白”。境内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山被称为“欧洲之巅”。

由于被高加索山脉分割,该地区分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两部分。南高加索又称外高加索,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北高加索又称内高加索,属于俄罗斯。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共和国都分布在这里。

高加索地区是西亚古文明的发源地,曾孕育不少西亚古文明。

在苏联解体后,由于当地民族结构复杂,致使分离主义甚嚣尘上,因此发生了一连串的战争,情况跟1990年代巴尔干半岛上多国混战的南斯拉夫内战相似,使得高加索成为著名的“火药库”;其中在阿塞拜疆共和国境内的亚美尼亚人群居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俄罗斯境内的穆斯林群居地车臣共和国,和格鲁吉亚境内的俄裔群居地阿布哈兹共和国和南奥塞梯共和国。如1988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发生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以及2008年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发生的南奥塞梯战争。

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连接处。人口不足3000万,却有50多个民族。由于地势复杂,许多民族虽近在咫尺,语言却完全不通,因此高加索曾有“语言之山”之称。

这里也是宗教的会合之地,伊斯兰教、基督宗教的各种教派等共冶一炉。

Kaukasus-schrijfweek-nl-wiki.svg

相关

  • 军团菌属Legionella adelaidensis Legionella anisa Legionella beliardensis Legionella birminghamensis Legionella bozemanii Legionella brunensis Legionella busanensis Legi
  • 粉色面包霉菌粉色面包霉菌(Neurospora crassa,又译红面包霉菌等)是一种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霉菌。由于生长容易,且拥有单倍体世代,使隐性遗传可直接展现,进而使遗传学分析较为简易,因此是
  • 睾固酮睾酮(testosterone)(又称睾固酮、睾丸素、睾丸酮或睾甾酮、睾脂酮)是类固醇激素,由男性的睾丸或女性的卵巢分泌,肾上腺亦分泌少量睾酮。睾酮是主要的雌雄激素及蛋白同化甾类。不论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Fesub3/sub铁素体(α-Fe) 针状铁素体(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珠光体(88%铁素体,12%碳化三铁) 贝氏体 粒滴斑铁(珠光体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铁
  • 南蛮,原是上古三代王朝或中原一带的人对南部一些部落的称呼。由九州境内各部落演变而来的汉族,继承这种称呼,用来代指南方非汉的外族,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西戎和东夷、北狄
  • 格哈特·霍普特曼格哈特·约翰内斯·罗伯特·霍普特曼(Gerhart Johann Robert Hauptmann,1862年11月15日-1946年6月6日),德国剧作家和诗人,自然主义文学在德国的重要代表人,同时也具有其他写作风格,1
  • 晚侏罗世晚侏罗世(Late Jurassic)是侏罗纪的第三个世,也被称为上侏罗统(Upper Jurassic)地层,在欧洲又名麻姆世(Malm);其地质年代在163.5百万年前至145百万年前。
  • 罗汉松科罗汉松科(学名:Podocarpaceae)又名竹柏科,松柏纲松柏目的一科,裸子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南半球的温带地区,共有18-19属,约170-200余种,中国有2属14种,都生长在长江以南各地。
  • 迪奥米德群岛坐标:65°47′N 169°01′W / 65.783°N 169.017°W / 65.783; -169.017迪奥米德群岛(英文:Diomede Islands,俄文:Острова Диомида),又音译为代奥米德群岛、戴欧米得
  • 马鲁古省马鲁古省或摩鹿加省(印尼语:Provinsi Maluku;英语:Moluccas Province)是印度尼西亚东部的一个省,辖境包括马鲁古群岛的中部和南部。首府和主要城市是位于安汶岛上的安汶。2010年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