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科幻

✍ dations ◷ 2025-07-11 01:22:36 #卫星科幻

《卫星科幻》()是美国科幻杂志,1956年10月至1959年4月经里奥·马古利斯的名望出版公司发行,起初为文摘杂志大小,每期刊登一部中篇小说和少量短篇,旨在同当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平装书竞争。《卫星科幻》前两期由小山姆·默温主编,离职后马古利斯接手,两年后再聘请弗兰克·贝尔纳普·隆主编1959年2月刊。从这期开始,《卫星科幻》改为信纸(又名四分)尺寸,目的是让杂志在报摊上更显眼。然而事与愿违,得知销售数据后马古利斯马上决定停刊。

杂志刊登的作品包括菲利普·狄克第一部小说《宇宙木偶》,还有阿尔及斯·布德里斯和杰克·万斯一些广受好评的作品,不过整体而言小说品质参差不齐。短篇文章作者包括艾萨克·阿西莫夫、亚瑟·查理斯·克拉克和里昂·斯普拉格·德坎普。山姆·莫斯科维茨为早期的《卫星科幻》写过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后来经修改收入他的著作《无限探险家》。1958年,马古利斯找到1894至1895年间最早出版H·G·威尔斯名作《时间机器》的杂志,将其中一些之后每次重印都被删掉的内容刊出。

1952年,里奥·马古利斯(Leo Margulies)和劳伦斯·赫伯特(H. Lawrence Herbert)创立“特大号出版公司”(King-Size Publications),出版作品包括《圣徒神秘杂志》()和《奇幻宇宙》()。1956年,特大号已负债累累,马古利斯将股份卖给赫伯特,用得来的钱创立名望出版公司(Renown Publications),并于1956年9月创办《迈克尔·沙恩神秘杂志》(),次月又发行《卫星科幻》创刊号,马古利斯几位老友经营的PDC公司负责杂志分销。《卫星科幻》起初是双月刊,马古利斯希望将来能办成月刊。小山姆·默温(Sam Merwin Jr.)是首任主编,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与马古利斯合作。马古利斯还希望创办名望丛书(Renown Books),每月发行四本书籍,其中一本为科幻小说,内容先经《卫星科幻》刊载,之后再出书。

默温在杂志发行两期后离职,马古利斯从1957年2月刊起亲自接手主编职务。为了让《卫星科幻》在报摊上更显眼,马古利斯从1959年2月刊开始把杂志尺寸从原本的文摘杂志大小扩大到信纸(又名四分)尺寸,并改为月刊,由弗兰克·贝尔纳普·隆(Frank Belknap Long)担任主编。事与愿违,尺寸加大的同时成本随之提升,改版后的第一期销量很不理想,马古利斯看到销售数字后马上决定停刊。1959年6月刊内容已经编排完成,但没有印刷大货,只有部分收藏爱好者辗转取得其中部分图样。《卫星科幻》停刊同时也意味着马古利斯对名望丛书的设想沦为泡影。

20世纪50年代中期,平装书在美国科幻作品市场所占份额节节攀升,许多读者喜欢从中阅读科幻小说,并且大部分更中意短篇。为了对抗来势汹汹的平装书,马古利斯决定在每期杂志刊登一篇完整小说。以《触目惊心的故事》(Startling Stories)为代表的纸浆科幻杂志就曾沿用这种策略,马古利斯曾任该杂志编辑部主任。以往的文摘杂志极少刊载长文,1.5万字就足以列为小说,但马古利斯要求《卫星科幻》刊登的小说要长得多,平均达到四万字。马古利斯在杂志广告中使用口号“本杂志就是书!”而且大部分封面还有标语“每期一篇完整科幻小说”。

前两期杂志的小说分别是阿尔及斯·布德里斯(Algis Budrys)的《地球来的男人》()和菲利普·狄克的小说处女作《一杯黑暗》()。两篇小说几年后都发行平装书,书名分别是《地球上的男人》()和《宇宙木偶》()。前两期内容质量很高,无法长久保持,科幻史学家马尔科姆·爱德华兹(Malcolm Edwards)和迈克·阿什利(Mike Ashley)都认为此后的杂志品质不及。

第三期刊出哈尔·克莱门特(Hal Clement)的《掠夺星球》(),以外星人前来地球执行任务的视角讲述。这篇文章长度达不到马古利斯的要求,于是默温自行新增两个章节,从人类角度讲述,再把两种视角的章节交替刊载。阿什利对1972年出版的《掠夺星球》原著评价很高,在他看来,默温当年的行径纯属画蛇添足,堪称“怎么把好故事讲烂的典范”。爱德华兹和阿什利还觉得有两篇小说特别值得一提,分别是J·T·麦金托什(J. T. McIntosh)创作,1958年8月刊登的《百万城市》(),以及杰克·万斯创作,1957年12月刊载的《包星语言》()。科幻作品评论员彼得·尼科尔斯(Peter Nicholls)和大卫·兰福德(David Langford)认为,《包星语言》堪称科幻作品应用语言相对论的典范,该理论认为,人对现实的感知由他的语言决定。1958年2月《卫星科幻》刊登弗兰克·贝尔纳普·隆(Frank Belknap Long)的小说《遥远恒星的任务》(),马古利斯一度考虑将其作为名望丛书的第一本小说出版。

前五期杂志刊登的都是原创小说,但1957年8月刊登的《慧星年》()属于转载作品,该文由约翰·克里斯托弗(John Christopher)执笔,1955年在英国发行,只是还没有在美国出版。后面又有多期杂志刊登再版小说,如查尔斯·埃里克·曼因(Charles Eric Maine)的《火墙》()、埃德温·查尔斯·图布(E. C. Tubb)的《复活的男人》(),以及诺埃尔·鲁米斯(Noel Loomis)的《绝对运动的男人》(),这些小说都曾于数年前在英国出版,没有在美国发行。

每本《卫星科幻》杂志刊载的文字约为5.3万,留给其他体裁文章的空间很小,所以大多是一些笑话,或对某个构想的简短介绍。例如迈克尔·色拉(Michael Shaara)的《四百亿美元的门》()就虚构首次载人登月的笑话,航天器顺利登上月球后,里面的人却发现门冻得封死了,根本没办法打开。这些短篇文章的作者包括亚瑟·查理斯·克拉克、达尔·斯蒂文斯(Dal Stivens)、艾萨克·阿西莫夫和里昂·斯普拉格·德坎普(L. Sprague de Camp)等。马古利斯得知H·G·威尔斯1895年的小说《时间机器》自1894至1895年在《新评论》连载后,之后每次再版都有几页内容被略去,所以他为图书馆搜索付费,结果就在办公室街对面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找到登有那几页的杂志。省略的内容讲述人类在遥远的未来退化成类似兔子的小动物,马古利斯将其放入1958年8月的《卫星科幻》。

1957年2月,《卫星科幻》增加书评专栏,由山姆·莫斯科维茨(Sam Moskowitz)操刀。很快,专栏就转变成评述早期科幻作品的系列文章,最早的一篇是《地球卫星的真实故事》(),在1957年6月的杂志发表,围绕早期科幻作品中的卫星展开。莫斯科维茨还提议刊登评论中讨论的作品作为补充,如费兹·詹姆斯·奥布赖恩(Fitz James O'Brien)1864年的短篇《我是如何克服重力》(),该文就同讨论奥布赖恩的评论一起登上1958年6月的杂志。这些评论许多还有配图,基本是仿制早期画作或书籍封面。莫斯科维茨后来把他的大部分专栏文章收入著作《无限探险家》(),只是省掉杂志附图。

除最后一期外,马古利斯为每期杂志写有社论。1959年4月他在社论中表示,信件专栏是为了加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并在下一个月的杂志开通信件专栏,但这却已经是《卫星科幻》的绝响。迈克·阿什利认为杂志的美术表现平平无奇,只有亚历克斯·绍姆堡(Alex Schomburg)创作的六个封面值得肯定,至于书内大部分由里奥·莫雷(Leo Morey)绘制的插图就实在“平庸至极”CITEREFWeinberg。

1959年初杂志尺寸加大后,马古利斯放弃每期杂志刊登一整篇小说的政策,新增“失落的故事系列”栏目,根据读者要求刊登老文章,其中第一篇是拉尔夫·米尔恩·法利(Ralph Milne Farley)1932年创作,应席奥多尔·史铎金要求刊登的短篇《绑架者小数字》()。1959年6月刊虽然没有发行,但原计划刊载菲利普·何塞·法默作品《奇怪的诞生》()。该文后由1960年5月的《奇幻与科幻杂志》()登出,标题改为《姐姐,向我敞开身心》()。1959年7月的《卫星科幻》没有面世,但有一张封面样图存世,可以看到计划刊登的部分内容。两期未发行杂志的小说或其他文章作者包括亚瑟·查理斯·克拉克、范·沃格特和弗兰克·赫伯特等,这些内容此后大多经其他途径出版。

《卫星科幻》前十四期为双月刊,文摘杂志大小,每期128页;后四期改为月刊,信纸尺寸,64页。所有杂志分三卷,每卷六期,每期价格一直是35美分。前两期由小山姆·默温主编,离职后马古利斯接手,直到改为月刊时才由弗兰克·贝尔纳普·隆担任主编。马古利斯的夫人是每期杂志的总编辑,使用娘家姓署名西尔维亚·克莱曼(Cylvia Kleinman)。所有杂志均由马古利斯全资持有的名望出版公司发行。

相关

  • 恶意软件恶意软件(英语:Malware, malicious software),又称“流氓软件”,一般是指通过网络、便携式存储设备等途径散播的,故意对个人电脑、服务器、智能设备、电脑网络等造成隐私或机密数
  • Internet Explorer历史本文介绍的是Internet Explorer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图形化的网页浏览器,由Microsoft公司开发,包含11个主要的软件版本。Internet Explorer可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下,但有些
  • 老师的黑板《老师的黑板》(波斯语:تخته سیاه‎)是2000年由伊朗导演莎米拉·马克马巴夫(英语:Samira Makhmalbaf)执导的电影作品。本片获选为戛纳影展正式竞赛片,并获得评审团奖。在两
  • 背光背光是一种被用于LCD显示上的照明形式。背光式和前光式不同之处在于背光是从侧边或是背后照射,而前光顾名思义则从前方照射。其用途为增加在低光源环境中的照明度和电脑显示
  • IremIrem(全称 Innovation in Recreational Electronic Media)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日本电子游戏公司,其主要业务为开发及发行电子游戏。公司成立于1974年,起初名为IPM,并于1978年发行
  • 直接媒体接口直接媒体接口(英语:Direct Media Interface,DMI)是英特尔专用的总线,用于电脑主板上南桥芯片和北桥芯片之间的连接。DMI的首次应用是作为2004年推出的英特尔900系列北桥芯片与ICH
  • 陆中宇部站陆中宇部站(日语:陸中宇部駅/りくちゅううべえき  */?)是位于岩手县久慈市宇部町,三陆铁道的谷湾线车站。车站的爱称为“绳文之花”。名称取自车站附近曾经发掘了绳文时代的文
  • 让-皮埃尔·杜梅克让-皮埃尔·杜梅克(Jean-Pierre Doumerc,1767年10月7日 - 1847年3月29日)在法国大革命初期加入了法国骑兵团,并在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时晋升为胸甲骑兵团的团长。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他率领骑兵旅和骑兵师参加了那个时代的许多重要战役。1815年从军队退役后,他在1830年代再次短暂服役。杜梅克于1767年10月7日出生于法国蒙托邦,在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应征入伍。他在法国大革命战争期间稳步得到晋升,并于1803年被授予荣誉军团勋章。次年,他成为荣誉军团军官,并担任第9胸甲骑兵团上校。他
  • 超级肥皂《超级肥皂》()是一部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短片,该片获得了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片组二等奖、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第一届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播特别奖等奖项。路边摊的一位商贩在卖一种“超级肥皂”,他向众人展示,用这种肥皂把一块很脏的布很迅速的洗成了白色。众人惊讶不已,纷纷排队购买。“超级肥皂”的名气随后越传越广,排队购买的人也越来越多,肥皂店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逐渐由原来的小摊贩变为了“超级肥皂公司”。不久之后,街上的所有人都是一身白装,办喜事和白事的人们也都是一样的着装,让人无
  • 欧登堡的阿玛莉埃阿玛丽亚·玛丽亚·费莉德丽克(希腊语:Αμαλία Μαρία Φρειδερίκη,1818年12月21日-1875年5月20日)是希腊王国王后和欧登堡大公国的女公爵。她的丈夫是希腊首位国王奥托一世。她的丈夫奥托出身巴伐利亚的维特尔斯巴赫王朝,在1832年伦敦会议中被选为希腊王国的第一位国王。1836年,阿玛丽亚和奥托结婚,但一直没有孩子。阿玛丽亚在担任王后的初期以她的美貌和时尚品味而受到人民的爱戴。后来因为她开始涉足政治活动,加上不育,因此开始民望下降。奥托在1862年被推翻,他们一家最后流亡在巴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