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餐具

✍ dations ◷ 2025-07-05 04:48:33 #餐具,消费品,化工产品

一次性餐具,又称即用一次性餐具,是泛指仅供一次使用、用后一次性的消耗性廉价餐具。一次性餐具的材质可以是纸、竹、保丽龙、塑胶等,使用一次性餐具可以避免一些唾液传染的传染病,如甲型肝炎,但用后即丢亦会造成大量垃圾并引起废弃物问题。

泡沫塑料饭盒,因为它性质隔热,所以有一定的保温功能。常用于成载食物,例如有午餐便当等等,也称为食物盒及饭盒等。此胶盒在工厂由发泡胶胶粒加热注塑成型,尺寸可塑性高。日常生活中,大尺寸泡沫塑料饭盒会常见于街市蔬菜及海鲜等店,盛载生果、鲜鱼等。细尺寸的泡沫塑料饭盒常见于酒楼食肆外卖打包等,而方便即兴消费,顾客不必出示自备食物盒。

一次性筷子,又称为“一次性筷”、“一次性筷”、即用一次性筷子,是指一般只使用一次就抛弃的筷子,一般是采用木头或竹子制造而成。

一般餐厅或是小吃店,多会供应客人一副这种筷子;如果是外带的便当,通常也会在包装的时候附上一副。

泡沫塑料饭盒由聚苯乙烯氯氟碳化合物制造的,价钱便宜但不耐用,二次使用也不一次性,所以就称为“用完一次性物料”,而且在自然环境难以分解,焚烧处理又会放出有毒的气体。
2019年8月,台湾行政院环保署发布公告〈修正一次性餐具限制使用对象及实施方式〉。该公告内容,在2006年针对“政府机关、学校餐厅不得提供一次性餐具”之规定下,为持续推广该方案,新增规定:“百货公司业、购物中心及量贩店业,于其提供餐饮之场所供消费者现场食用时,不得提供各类材质一次性餐具。”户仓恒信对于该公告有批判,所谓“餐具”并非环保署所定义的内用与外带之二分,也无法将塑胶类与其他各类材质以两类来划分,把其区隔用餐场所的。

要不要禁止一次性筷子?


相关

  • 太一太一,又作太乙、泰一,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即北极星,后成为先秦两汉民间信仰的最高神明,奉为天帝,相当于上帝。知识分子则把太一哲学化,想像为永恒不变的法则,即“道”,或宇宙
  • 利奥·卡达诺夫利奥·菲利普·卡达诺夫(英语:Leo Philip Kadanoff,1937年1月14日-2015年10月26日),美国物理学家。他是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教授(2004年荣誉退休) 和美国物理学会(APS)的前主席。 他对
  • 公有领域材料依据美国版权法规定,美国政府作品是指政府官员或雇员职务上所创作的作品。此处所定义的政府作品仅及于美国联邦政府,不包括各州及地方政府。依据版权法第105节,美国政府作品不
  • 法兰克法兰克王国(拉丁语:Regnum Francorum;法语:royaume des Francs;意为“法兰克人的王国”)是5世纪至9世纪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王国,其疆域与罗马帝国在西欧的疆域基本相同。法兰克王国
  • 崇文区崇文区原是北京市的一个市辖区,面积16.46平方千米,人口43万人。位置在东经116°23′到116°26′,北纬 39°52′-39°54′之间。全区地势平坦,在海拔40米左右。2010年7月1日,崇文
  • 副磨齿兽副磨齿兽(学名:)是墨西哥及美国已灭绝的一属地懒。副磨齿喉的皮肤下有真皮小骨,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巴纳姆·布郎(Barnum Brown)于1903年以创立了副磨齿兽属。它们的头颅骨像
  • 马耳他国际机场马耳他国际机场(马耳他语:Ajruport Internazzjonali ta' Malta,IATA代码:MLA;ICAO代码:LMML)是马耳他唯一一座民用机场,服务全个马耳他群岛。当地市民会称Luqa机场或瓦莱塔机场。距
  • 彼得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爵)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爵腓特烈·恩斯特·彼得(德语:Peter von Schleswig-Holstein,1922年4月30日-1980年9月30日),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爵威廉·腓特烈的三儿子,长兄,次兄俱
  • 安藤美佐子安藤美佐子(1971年3月21日-)是一名日本女子垒球运动员。她在2000年悉尼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参加了女子垒球比赛并为日本队获得女子团体银牌。
  • 哈佛校报《哈佛校报》是哈佛大学的官方新闻网站,报道校园生活,哈佛大学议题和政治,教学、学习、研究中的创新,更广泛的全国和世界性议题。报纸也帮助和哈佛大学相关的组织分发信息。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