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海豹属

✍ dations ◷ 2025-07-19 14:56:39 #豹海豹属
豹海豹(学名:Hydrurga leptonyx),又称豹形海豹或豹斑海豹,属于海豹科,是豹海豹属的唯一一种。豹海豹在南极地区是仅次于南象海豹的体型第二大的海豹。虎鲸是豹海豹唯一的天敌。豹海豹的平均寿命约为26年。豹海豹体型大而且多肉,背部呈深灰色,腹部呈浅灰色。颈部白色有黑色斑点,有点像豹汶,故得此名。雌性一般较雄性大。雄性长约2.8米及重320公斤,而雌性则约有3米长及重370公斤。体型较大的雌性可以长达3.5米及重400公斤。与其他的海豹相比,豹海豹是高度演化的关键捕食者。虽然它们是真海豹及以后肢来游泳,它们亦有强壮及高度发展的前肢,像海狮及海狗般的运动性。这就是一个趋同演化的例子。像海狮科般,豹海豹是浅水的猎人,不会像其他南极海豹(如韦德尔氏海豹及象海豹)进入几百米深的深海搜寻鱿鱼。豹海豹的颚骨异常的松,可以张开多于160°来咬大型的猎物。像大部分的肉食性动物,它们的前牙齿很锋利,但臼齿则互扣来筛出南极磷虾。它们的视觉及嗅觉都是高度发展的。这些感官连同其流线形的身体,它们可以在水中快速的游走,以避开其猎食者。豹海豹生活在围绕南极洲的海洋。在夏季时,它们差不多会于所有的时间在周围的堆冰猎食。在冬季,它们会向北前往亚南极群岛。有时个别的豹海豹会出现于南美洲、澳洲及新西兰的南岸,最远达至库克群岛。幼海豹很多时会在北方出没。豹海豹一般都是独居的,在交配的季节才聚集在一起。雌性会在冰上掘坑,经过9个月的妊娠期后,约在南极洲夏季时产一胎幼海豹。它会保护幼海豹直至它有能力自己觅食。豹海豹是很大胆、强壮及好奇的动物。在水中,它们会与企鹅玩耍。豹海豹吃多种的生物,细小的豹海豹会吃磷虾、乌贼及鱼类,较大的则吃国王企鹅及皇帝企鹅,较少有的会吃食蟹海豹。当猎食企鹅时,豹海豹会差不多完全沉入水中在近冰块边巡视,等待它们进入海中。豹海豹会捉住企鹅的脚,激烈及重复的将它拍打水面,直至死亡为止。过往有指豹海豹会吃猎物前将其剥皮,但这已证实是不正确的。由于豹海豹的牙齿不能撕开猎物,它们会打猎物的两侧,将之撕开为小件。于2003年,有报导指豹海豹将科学家Kirsty Brown拖入水中导致其死亡,这是头一宗豹海豹令人类死亡的个案。其实过往亦有不少的纪录指豹海豹这顶尖的猎食者曾攻击人类。过往发现豹海豹对攻击黑色及鱼雷状的浮筒有特别偏好,使得学者要以特别的装备来进行研究。豹海豹亦会经冰上的孔捉住人的脚。

相关

  • 湿疹湿疹(eczema)是泛指一系列持久和续发的皮疹,以发红、水肿、瘙痒和发干为表征,可伴有结痂、剥落、起泡、开裂、出血或渗血。这些症状也是许多“具有明显搔痒感的皮肤炎”的共同表
  • 美国西部美国西部(英语:Western United States)泛指美国西部各州。由于美国自建国以来疆域多次向西扩展,因此美国西部的定义也随着时代而变化。一般多以密西西比河作为美国东西部的分界
  • 耳鼻喉/头颈外科耳鼻喉科学(Otorhinolaryngology /oʊtoʊˌraɪnoʊˌlærənˈɡɒlədʒi/;亦称为: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耳、鼻、喉病变的诊断及治
  • 石野良纯石野良纯(日语:石野 良純/いしの よしずみ Ishino Yoshizumi ?,),日本分子化学家,药学博士,专长分子生物学、遗传基因工程学、蛋白质工程学 、极限环境微生物学。现任九州大学大学
  • φ键φ键由两个f轨道六重交叠而成,电子云以“面对面”的形式叠加,所形成的分子轨道称为φ轨道。由于δ键的存在,理论化学家推测会有由两个f轨道叠加形成的φ键。2005年化学家声称已
  • 城市人类学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
  • 新加坡猫新加坡猫又被称为狮城猫,Singapura是马来语对新加坡的称呼,这是体型最小的猫品种。有的体重甚至只有两公斤左右。又名阴沟猫、下水道猫,因早期这种猫在原产地新加坡并不受欢迎,
  • 乳房调情乳头爱抚,是对乳头附近的刺激使其坚挺兴奋(英语:stimulation of nipples),是一种常见的性表现,施行对象可包含自己或其他人,不限于任何性别或性倾向。据成年男女报告显示对胸部的性
  • 贝尔纳·库尔图瓦贝尔纳·库尔图瓦(Bernard Courtois,1777年-1838年),法国化学家。库尔图瓦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是碘元素的发现。贝尔纳·库尔图瓦生于法国勃艮第第戎。1811年,在海草灰中发现了碘元
  • 莱氏绿僵菌Nomuraea rileyi (Farl.) Samson (1974)Beauveria rileyi (Farl.) Gösswald 1939Spicaria rileyi (Farl.) Charles 1936Spicaria prasina (Maubl.) Sawada 1919Nomuraea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