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氟喹诺酮
✍ dations ◷ 2025-07-09 16:26:00 #氟喹诺酮
喹诺酮(英语:quinolone)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的抗菌剂。1962年最早的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首先用于临床,由于其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副作用高等原因现在已很少使用,当前应用的喹诺酮大多为含有氟原子的氟喹诺酮类。由于喹诺酮既不是微生物分泌物又不是微生物分泌物的类似物,所以严格来说其不是抗生素(Antibiotic)而只是人工合成的抗菌剂(Antibacterial)。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黑框警语中有包含肌腱炎、韧带断裂、软骨和软组织疼痛、恶化重症肌无力。2016年7月26日,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更新所有全身性(口服或针剂)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仿单,这些药物可能会和肌腱、肌肉、关节、中枢神经的不良反应相关。如果病患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不寻常的关节或肌腱疼痛、肌肉无力、“如坐针毡”的刺痛感、手臂或腿部麻木感、意识混乱、幻觉,请立即告知医疗人员。
仿单上的警语也包含周边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风险。其他严重的副作用包含心脏血管、皮肤和超敏反应。这些副作用可能发生于用药后几小时甚至几周后,而这些副作用在停药后平均持续14个月,甚至有案例长达9年。有些案例是在停药后副作用会停止或好转,有些则是会在停药后持续或更严重。医疗人员如果有其他治疗选择下尽量避免使用全身性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于治疗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性发作 、非复杂性泌尿道感染,因其风险高于效益。如果正在使用的病患发生类似严重副作用时,应立即停药,并且换成非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完成病人的疗程。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英语:Gram Staining)是用来鉴别细菌的一种方法:这种染色法利用细菌细胞壁上的生物化学性质不同,可将细菌分成两类,即革兰氏阳性(英语:Gram Positive)与革兰氏阴性(英语:Gram
- 先天性障碍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高血压高血压(英语:Hypertension,high blood pressure)是动脉血压持续偏高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一般没有症状,不过长期高血压为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心脏衰竭、心房颤动、周边动脉阻塞、
-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英语:Developmental biology)是对于生物体生长和发育过程的研究。发育生物学研究基因对细胞生长,分化和形态发生(Morphogenesis)的调控,这些过程使生物体形成组织和器官
- 碳青霉烯碳青霉烯(Carbapenem)是一类广效性抗生素的总称,通常被作为后线抗生素使用,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这类抗生素通常仅被用在多重抗药性(MDR)细菌的治疗上。碳青霉烯和盘尼西林、头孢
- 病原微生物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斑疹伤寒斑疹伤寒(Typhus),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传染病,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是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Louseborne typhus)与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Fleaborne typhus)。斑疹伤寒是流行性斑疹
- 001–041、080–109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
- 肉毒杆菌中毒肉毒杆菌中毒(拉丁语:botulinus)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瘫痪性疾病,由肉毒杆菌制造的毒素引起。患者最开始会感到无力、看不清楚、疲倦、以及说话困难,接下来则可能会出现手臂、腿、
- 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英语:bioavailability (BA)),或称生体利用率或生体可用率,在药理学上是指所服用药物的剂量部分能到达体循环,是药物的一种药物动力学特性。按照定义,当药物以静脉注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