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堂

✍ dations ◷ 2025-10-08 02:11:38 #广州新教教堂,越秀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历史

仁济堂,又哥利支堂或福音堂,原属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为广州市旧日一座不凡的基督教堂,在基督教入华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座落于越秀区西濠口仁济路(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二院内 )。

由美北长老会差会的传教士哈巴和嘉约翰始建于1867年(有说1880年),附设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二院)。建筑资金由华人所筹,为纪念哥利支( Thomas R.Colledge) 医生而命名,汪彼得曾任仁济堂主任牧师。时未有聘请到专业建筑师和营造商,由嘉约翰医生和黄宽医生身兼多职,完成哥利支堂的建设。

1886年孙中山以逸仙之名在医院学医时,曾寄宿哥利支堂10号宿舍(教堂一部分曾用作博济医学堂的学生宿舍)。

由于医疗传教的成功,此处曾是广州最为兴旺的一处教堂,1903年已有信徒600人。1920年,仁济堂改建为可容千人的大型教堂 ,为广州的主要教堂之一,并加入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

1960年实行联合礼拜时,仁济堂信徒被并入十甫堂,1962年转并光孝堂,教堂房屋则租给中山医学院。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局“充公”,产权已不属教会。

2002年哥利支堂被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中山二医将原用于急诊用房和中心药库的教堂旧址改为临床检验中心使用,因其属于文物,对此广州市文化局两次发函,表示意见

仁济堂与医院内的“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一起,属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坐标:23°6′47.08″N 113°15′0.84″E / 23.1130778°N 113.2502333°E / 23.1130778; 113.2502333

相关

  • 口服给药口服给药(英语:Oral administration) (per os) 是一种给药途径,通过嘴吞服药物使其在体内发挥作用。许多药物都可以口服给药,因为其往往在全身产生作用,通过血流输送到身体的各个
  • 不当换质换位换质换位律(contraposition, transposition),又称异质位换律、换质位法,是古典逻辑的一种结构变换推理,一般用于改变条件命题的结构。在直言命题中,换质换位律只能用于全称肯定型(A
  • 锂聚合物电池锂聚合物电池(英语:lithium polymer,缩写:Li-Po),又称聚合物锂电池、聚锂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锂聚电池通常是由数个相同的平行子电池芯(secondary cells)来增加放电电流,或由数个
  • 浊舌唇塞音是一种罕见的辅音,用于一些口语中。几内亚比绍的Bijago语(英语:Bijago language)中有此音。该音亦见于一些发音障碍。在国际音标中,该辅音以符号或来表示。浊舌唇塞音
  • 福清话福清话(闽东语:.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福清
  • 代谢系统代谢(英语:Metabolism /məˈtæbəlɪzəm/,来自希腊语:μεταβολή / metabolē “改变”),亦称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维持生命的化学反应的集合。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的化学
  • 黄有光黄有光(Yew-Kwang Ng,1942年-),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出生于马来西亚。1966年获新加坡南洋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74年至1985年在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任
  • 锁骨下动脉在人体解剖学里,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是上胸部的成对主要动脉,位于锁骨下方。它们从主动脉弓接受血液。左锁骨下动脉向左臂供血,右锁骨下动脉向右臂供血,一些分支供应头
  • 阿赖氨酸阿赖氨酸(英语:Allysine,也常根据结构写作ε-醛赖氨酸)是赖氨酸的氧化衍生物,用于弹性蛋白以及胶原的制备。阿赖氨酸的生成需要酵素赖胺酰氧化酶在胞外底物的催化,并且阿赖氨酸在
  • 达希·萨木皮伦达希·萨木皮伦(蒙古语:Даш Сампилон,英语:Dash Sampilon,1900年-1937年)布里亚特人,蒙古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921年至1926年,萨木皮伦担任蒙古驻莫斯科使馆参赞。19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