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克戏

✍ dations ◷ 2025-07-08 01:47:41 #英国文化,儿童游戏,欧洲传统游戏

康克戏(Conkers)是英国的一种传统游戏,两个游戏者使用七叶树属植物的果实马栗(即“conker”,不是板栗)互相敲击,若一方的坚果被敲碎,那么另一方就获得胜利。

1821年,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在其回忆录中首次提及了这种游戏,只不过使用的道具是蜗牛壳或榛子。到了1850年代才开始广泛使用马栗。20世纪之后该游戏迅速流行起来,传遍了整个英格兰。

马栗第一次出现的历史记录来自1848年的怀特岛。

该游戏名称的真正起源无法确定,可能是来自某地方言“conker”,即“马栗”,也有可能是来自法语“conque”,即“贝壳”, 抑或来自动词“conquer”(战胜),因为这种游戏早期也被叫做“conquerors”。 此外它还可能只是一个拟声词,以代表果壳相互敲击时发出的响声。其他称呼还有“obblyonkers”、“cheggies”或“cheesers”等等。

这种游戏需要两个人才可以进行,游戏者在坚果上穿一个洞,打孔对果壳造成的损害会直接影响到游戏结果。打好孔后即穿入绳子,绳子须有弹性,长度约25厘米(9.8英寸)左右即可,在一端打结以防坚果掉出。

其中一人将坚果悬空吊起,另一人拉动绳子,使用自己的坚果横向打击对方的坚果。二人轮流交替进行,直到一方的坚果破碎为止。

完好的坚果被称作“none-er”,输掉一次的人称“one-er”,输掉第二次称“two-er”。在苏格兰一些地区胜利一次者成为“bully-one” ,以此类推,美国和加拿大胜利一次者称“one-kinger”。

1965年世界康克戏锦标赛在英格兰北安普敦郡阿斯顿设立,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

2001年,来自爱尔兰的伊蒙·杜利(Eamonn Dooley)打破了康克戏世界纪录,他在一小时内击碎了306个坚果。

2012年,北美康克游戏锦标赛成立于新斯科舍省的安纳波利斯罗亚尔。在这之前也有一些地区性比赛。

英国疯狂汽车秀举办过“旅行车”版康克戏,他们将旅行车用吊车吊起来互相敲击。 詹姆斯·梅和一些其他评论员当时都带上了安全护目镜,并错误地把带护目镜说成是英国健康安全部的要求,结果后来有一位学校校长教导儿童也在真正的康克戏上带上护目镜。

2004年,数家学校因坚果过敏可能导致儿童过敏性休克而在学校禁止了这种游戏,但健康顾问说康克戏并不会导致有坚果过敏症的儿童遇到危险。

波多黎各也与同样的传统游戏,他们使用的是孪叶豆,该游戏称作“gallitos”(意思是公鸡,也是斗鶏术语)。

相关

  • 博科尼大学博科尼大学全称Università Commerciale Luigi Bocconi(英语:Bocconi University),博科尼大学是意大利第一家教授经济学高等教育的学院。该大学也是欧洲最重要的商学院之一,它的
  • 再城市化再城市化(英语:Reurbanization),也称为再城镇化,是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应对过程,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
  • 美国女子职业高尔夫协会美国女子职业高尔夫协会(英文:Ladies Professional Golf Association,缩写:LPGA)是美国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员的组织,总部位于代托纳比奇,最知名的就是该协会管理的美国女子职业高尔夫
  • 真空极化在量子场论里,尤其是量子电动力学,真空极化是一个在背景电磁场中产生电子-正子虚粒子对的过程。产生的虚粒子对会改变原本电荷和电流的分布。有时这被视作规范玻色子(光子)的自
  • 陶然陶然可能指下列人物:
  • 舌形贝属见内文舌形贝属(学名:)是舌形贝科下的一个属,俗名海豆芽,模式种是鸭嘴海豆芽()。早在寒武纪中期,舌形贝属动物就已存在。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舌形贝属生物是一种活化石,因为这一类物种从
  • 都伦金·伊德沃赫腾都伦金·伊德沃赫腾(蒙古语:Долоонжингийн Идэвхтэн,1953年-)蒙古族,蒙古国南戈壁省朝格特车齐县人,蒙古政治家、外交官。1977年,伊德沃赫腾在苏联克拉斯诺达
  • 蕈人蕈人(myconid)是角色扮演游戏《龙与地下城》众多虚构的一种生物。他们是人形生物与毒蕈混种的变异生物。群居在幽暗地域,生性和平,以蕈类为食。成熟的蕈人能放出各种孢子云,有些
  • 艾夫伦·雷耶斯艾夫伦·马纳朗·雷耶斯,OLD, PLH(Efren Manalang Reyes,1954年8月26日-),绰号“魔术师”,是一名菲律宾职业花式台球选手。雷耶斯是70多个国际冠军得主,是第一个在两个不同台球项目
  • 包相卿包相卿(1767年-1839年),号国兴,四川邻水县石永乡人人,清代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