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卷曲
✍ dations ◷ 2025-07-18 14:22:58 #卷曲
结构 / ECOD卷曲受体(英语:Frizzled)是G蛋白偶联受体中的一个家族作为Wnt信号通路和其他信号通路中的受体。当其被激活,会引起基质中信号通路下游散乱蛋白的激活。卷曲受体的基因在从海绵到人类的一系列动物基因组中都有发现。卷曲受体在调节胚胎发育,细胞极性,神经突触的形成,细胞增殖,以及发育和成体生物的许多其它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调控涉及三个信号通路,包括经典Wnt/β-catenin通路、Wnt/calcium通路和平面细胞极性(PCP)通路。人类中卷曲受体4(英语:FZD4)基因上的突变与一种影响视网膜和玻璃体的罕见疾病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英语: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相关。卷曲受体(fz)作用于果蝇(英语:Drosophila)表皮细胞的细胞骨架,产生表皮毛和刚毛的平行阵列。在FZ突变体中,整个生物个体的刚毛方向被改变 。在翅的发育中,Fz有两个功能:it is required for the proximal-distal transmission of an intracellular polarity signal; and it is required for cells to respond to the polarity signal. Fz produces an mRNA that encodes an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 with 7 putative transmembrane (TM) domains. This protein should contain both extracellular and cytoplasmic domains, which could function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polarity information. This signature is usually found downstream of the Fz domain (IPR000024)卷曲受体蛋白包含一个富半胱氨酸结构域,这种结构域常见于受体酪氨酸激酶等蛋白。在黑腹果蝇中,一些组织极性基因编码的卷曲受体蛋白作为Wnt信号通路的细胞表面受体。卷曲受体属于七跨膜类受体(7TMR)并有一个与Wnt配体结合相关联的富半胱氨酸胞外结构域。而卷曲受体与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在富半胱氨酸结构域上有着序列相似性,这些受体酪氨酸激酶在发育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比如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K)、神经元特异性激酶(NSK2)和ROR1与ROR2。这一胞外结构域的结构是已知的,主要由α螺旋组成,包括十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五个二硫键。下列是人类基因组中的卷曲受体家族成员:
相关
- 晕厥昏厥(英语:Syncope)-为快速发生、暂时性的、可自发性回复的意识及肌肉张力丧失之状态。昏厥起因为血液供应大脑的灌流不足,且通常由低血压引起。某些原因引起的昏厥在失去意识前
- 西班牙流行性感冒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语:1918 flu pandemic)是于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间爆发的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此次疫情造成全世界5亿人感染,1.7千万至5千万死亡,传播范围达到太平洋群岛
- 独立行政法人行政法人,为公法人的一种,乃新公共管理风潮下的产物。为因应公共事务的庞大与复杂性,原本由政府组织负责的公共事务经运行后被普遍认为不适合再以政府组织继续运作,而牵涉的公共
- 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包括在澳大利亚大陆和周边岛屿(不过一般不包括塔斯马尼亚岛)使用的语言,可以分为数个语系和一些孤立语言,其中最著名的是帕马-恩永甘语系。欧洲人来澳前,澳大
- 大写字母大写字母或大写体是许多拼音字母的其中一种写体形式,例如A, B, C等。大写体有时又称做上层字盘体(uppercase)。因为西方在过去活字印刷体期,凡大写字体都会放在检字抽屉的上层,故
- 东京医科牙科大学坐标:35°42′5″N 139°45′55″E / 35.70139°N 139.76528°E / 35.70139; 139.76528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日语:東京医科歯科大学、とうきょういかしかだいがく,英语:Tokyo Medica
- 热射病中暑(英语:Heat stroke)是一种受室外空气的高温多湿或阳光过久直接照射动物体、人体等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所引起的症状的通称。从病情的差异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四类:
- 古br /新br /世古新世(英语:Paleocene)是地质时代中古近纪(英语:Paleogene)的第一个主要时期,大约开始于6550万年前,终于5600万年前,介于中生代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strichtian)与始新世(Eocene)
- 钔5f13 7s22, 8, 18, 32, 31, 8, 2主条目:钔的同位素钔是一个人工合成元素,化学符号为Md(曾作Mv),原子序是101。钔是锕系元素中具有放射性的超铀金属元素,在锕系元素排倒数第三位、
- Baird规则Baird规则是有机化学的经验规则。它是指当闭合环状三重态平面型的共轭多烯(轮烯)π电子数为4n时,具有芳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