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小体

✍ dations ◷ 2025-09-29 14:15:55 #溶小体
溶酶体(英语:lysosome),又称溶体、溶小体,存在于细胞(多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内不常见)中,属于细胞的内膜系统,由高尔基氏复合体产生,是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内部含有数十种从高尔基体送来的水解酶,这些酶在弱酸性环境之下(通常为PH值4.5-5.0)能有效分解生命所需的有机物质。溶小体是细胞的回收中心,它将损坏的构造消化分解并进行回收利用(协助细胞内各种组成物质的更新),还可将细胞吞入的颗粒消化分解(胞内消化)。2016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研究细胞的自噬作用,与溶酶体有关。许多透过细胞吞噬的物质,会先形成内体(endosome),然后跟溶酶体融合并且进行消化。 溶酶体对老旧、损坏的细胞器和膜蛋白进行分解,产生的小分子随后可再次被细胞利用,一旦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细胞就会被分解(又称细胞自杀)。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自然史《博物志》(拉丁语:Naturalis Historia,又译《自然史》)是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在77年写成的一部著作,被认为是西方古代百科全书的代表作。全书共37卷,分为2500章节,引用了古希腊327
  • 湿壁画湿壁画(Fresco),原意是“新鲜”,是一种十分耐久的壁饰绘画,泛指在铺上灰泥的墙壁及天花板上绘画的画作,14-16世纪时所形成于意大利。通常是先在墙壁上抹上几层灰泥,有时多达四层。在
  • 里克·奥卡西克里克·奥卡西克(英语:Ric Ocasek,1944年3月23日-2019年9月15日),美国摇滚音乐家、创作歌手以及作曲家,前汽车合唱团乐队歌手兼节奏吉他手/词曲作者。 2018年,他被加入摇滚名人堂。作
  • 查希尔穆罕默德·查希尔沙(波斯语:محمد ظاهرشاه‎;1914年10月15日-2007年7月23日),阿富汗末代国王,1933年11月8日至1973年7月17日在位。查希尔属于普什图族的杜兰尼部族。1933
  • 本立德试剂本尼迪克特试剂(英语:Benedict's reagent),也称班氏试剂、本氏液、本尼迪克试液、本纳德试剂或本尼迪特试剂,是一种浅蓝色化学试剂。其命名来自于一位美国化学家斯坦利·本尼迪克
  • P2X受体结构 / ECODP2X受体(英语:P2X receptors,或称为P2X嘌呤受体 英语:P2X purinoreceptor)是一个阳离子渗透型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家族,能同细胞外的ATP结合,属于一个更大的嘌呤受体家族
  • 路易十八路易十八(1755年11月17日-1824年9月16日),法国国王,是路易十六的弟弟,封普罗旺斯伯爵。其侄路易十七在狱中被保王党奉为国王。1795年,路易十七死于狱中,路易十八被奉为继承人。但由1
  • 血虱科见内文兽虱科(学名:Haematopinidae),又名血虱科,是啮虫目吸虱亚目之下的一个科。
  • 儋州话儋州话是一种粤语方言,有70多万人使用,又称乡话,在海南岛,使用人数仅次于海南话和黎语。分布地域为除儋州市东南角和几个小镇外的大部分地区,昌江县北部沿海的南罗、海尾一带和县
  • 正弦曲线正弦曲线或正弦波(Sinusoid/Sine wave)是一种来自数学三角函数中的正弦比例的曲线。也是模拟信号的代表,与代表数字信号的方波相对。正弦曲线的形状就像完美的海上波浪般,以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