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

✍ dations ◷ 2025-10-09 16:06:56 #净土
净土(梵语:क्षेत्र,转写:Kṣetra),又译为刹、刹土、清净佛土、佛国、佛刹、净国、净界、净刹,即地方或世界,佛教术语,即是清净的地方,没有染污的庄严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指的是任何一个佛菩萨为渡化有情众生,以本愿力成就的佛土,都可以称净土。对于净土的信仰,产生了净土崇拜。在汉传佛教中,“净土”一词常指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简单来说,佛法的基本命题是“有漏皆苦”,我们希望下次不要再像现在这样转世了,或至少转往“好一点”的地方。我们活在这个娑婆世界,基于社会的各种规范与伦理,往往无法全心投入佛法的修行中;但是在这些好一点的地方,因为外在环境、内在社会结构的关系,居民能够更容易全心投入佛法修行中,那里的生活型态能让人更容易走向“不再转世”这个终点。这样的“好一点的地方”,就叫做“净土”。净土修持属于大乘佛法,在南传上座部无此修持传统。以为修持净土是小乘佛法,只源出于未通达净土修持法门的发心。大乘修持者的发心,是为求无上佛境而利益众生。修持净土的人,知道六道中烦恼极多,不利于修持,所以发愿往生净土之中,以期精进修持直至成佛。净土并非大乘修持之最终目的,而只是像个中途站一样。在净土中,修持者可以直接地依佛陀学法,而且该土并无令修持者生起烦恼及痛苦的外缘,所以更适合于修持。在净土中修至较高境界时,修持者还是会自愿地回到六道之中救度众生,或者变出化身在六道之中利益众生。修持净土的人,如果是如法地发起大乘的菩提心,以此作为动机而修证净土,就符合了大乘的修持。如果并不持这样的发心,则不能算作大乘的修持,但这并非说净土法门本身不是大乘法门,只能说个别修持者之发心不符合大乘精神而已。净土又分为三种,即法身佛净土、报身佛净土及应身佛净土。法身佛净土只有成就佛境时才能说是达到了;报身佛净土只有大菩萨才能达到;但应化身佛净土的性质不同,凡俗的众生是可以倚靠五力而往生于其中的。我们平时所说的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其实是指弥陀的应化身佛净土,并非指衪的报身净土或法身净土。极乐净土乃由弥陀的福慧及悲心所变化生出,所以我们一辈凡俗的众生可以依靠五力的力量而往生其中。药师佛的琉璃净土及弥勒的兜率净土的本质,也是类似极乐净土的,只要具备五力资粮便可以顺利往生,并不限于已完全忏净业障的大圣者才可以达到。三种净土的性质完全不同,如果把三者混为一谈,就不易弄明白往生其中的条件了。要往生极乐净土之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对六道轮回的出离心及对弥陀的信心。依传说开示,往生净土必须具备五力,即白籽力、熟习力、决定力、祈愿力及断绝力。忏净罪障固然是修持者必须致力于进行的方向,但五力才是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对弥供养、塑造弥陀的圣像、持诵衪的名号或真言及念诵与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有关的经典都是在积集于其净土的因。同时,对极乐净土生起希求,发愿往生彼土而得脱六道生死,及对阿弥陀如来的信心,这些都是往生于极乐净土的关键因素。在部派佛教时期,已经出现跟大乘佛教类似的净土概念,如兜率内院。大乘佛教认为,由于众生无量、佛菩萨无量,所以净土也遍布于十方三世,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在佛教中较常被提及的净土如下:

相关

  • 国际中心维也纳国际中心(英语:Vienna International Centre;德语:Internationales Zentrum Wien),通常称作维也纳联合国城,为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UNOV)所在地,位于多瑙河以北。维也纳国际中心
  • 健康传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美国学者Rogers,Everett M.在1994年提出一种界定,认为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
  • 正铁血红蛋白血症正铁血红蛋白血症(methemoglobinemia),或高铁血红蛋白症、变性血色蛋白血症、变性血红素血症、变性红血球血症、急性变性血红素症,是指因血液中异常的出现过多不能带氧的正铁血
  • 颈部肌肉这里是所有人体的肌肉列表,正常人体大约有650条骨骼肌。然而正确的肌肉数目是很难肯定的,因为不同来源的肌肉会分别被聚集成不同的肌肉束。头和颈部的肌肉在人体的肌肉中发挥
  • 发声发声态(英语:phonation)指发声时声门活动的状态。最常见的两种发声态,是清声(喉开态)和浊声(常态浊声),其差异在于声带是否振动,清声不振动,而浊声振动。带清声的音,叫清音;带浊声的音,叫
  • 词性词类(part of speech、PoS、POS)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是一种语言中词的语法分类,是以语法特征(包括句法功能和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兼顾词汇意义对词进行划分的结果。从组合和聚合关
  • 听神经前庭耳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是12对脑神经当中的第8对,同时也称作听神经。它是支配内耳的脑神经,其中又可分为掌管听力的耳蜗神经、掌管平衡的前庭神经。本神经位在颞
  • 分子束分子束是一种以移动速度近乎相同且极少相互碰撞颗粒(原子、自由基、分子或离子)组成的波束,一种气体在较高的压力下膨胀以通过一个小孔进入压力较低的腔室内而形成分子束。分子
  • 托勒密七世托勒密七世·尼奥斯(笃爱父亲者二世)Πτολεμαίος Ζ' Νέος Φιλοπάτωρ。他是托勒密王朝后期一连串不知身世的王子。一种说法认为托勒密七世可能是托勒密
  • 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克里斯塔利娜·伊万诺瓦·格奥尔基耶娃-基诺瓦(保加利亚语:Кристалина Иванова Георгиева-Кинова;1953年8月13日-),保加利亚籍女性经济学家、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