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新娘

✍ dations ◷ 2025-09-29 14:18:45 #焚烧新娘
索奁焚妻是指发生于印度及其周边国家,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的一种家庭谋杀罪行。这类犯罪的共通点是源于嫁妆纠纷(索奁),犯罪手法则常以烧死媳妇或妻子(焚妻,Bride-burning)并伪装成自焚或厨房意外来达成,也因此这类家庭谋杀的受害人数目前仍只能推估,难以确切统计。据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英语: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此类案件在印度成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年度案件记录显示,已确认及被报导的死亡人数,包含受焚而死者,计有7026人。2007年,案件数升至8093起。2010年的数据则达到了8391起。嫁妆纠纷不外乎夫家向妻家索奁无度、妻家所给的嫁妆少于夫家认为妻家能负担的、妻家一再迟付应允的嫁妆等。另外也有丈夫想要在不损及颜面的前提下除掉妻子的案例。夫家为了尽快结束婚姻关系以便再娶及获得新的索奁机会,常多人合谋以煤油、汽油等易燃液体烧死媳妇。选择这种手法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手法易于后续处理及伪装,以图犯罪证据不被掌握。有一种广泛的误解认为索奁焚妻是根植于次大陆地区的历史陋习,但事实上首宗犯罪是发生于20世纪晚期。在美国,Aleyamma Mathew是德克萨斯州卡罗尔顿一家医院的注册护士,她于1992年4月5日死于烧伤。 她和她的丈夫Mathew Varughese二十年前从印度移民过来,在美国有三个女儿。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这对夫妇一直存在婚姻问题,1992年他们的矛盾最终激化,导致了Aleyamma的死亡。她的尸体被孩子们发现,确认其死因是汽油浸泡,被火焰覆盖烧伤致死。种姓制度的高嫁低娶婚姻习俗中,男性的结婚对象是同种姓和较低种姓女性,女性的结婚对象是较高种姓及同种姓的男性。较低种姓女性可通过嫁给较高种姓男性,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男性却不能通过娶较高种姓的妻子提升社会地位。为此,女方家庭不得不为此付出昂贵的嫁妆。印度裔学者Rao和Deolalikar于1998年发表的论文指,当时女方嫁妆的价值平均占到了新婚夫妻婚前财产的68%,约是女方家庭的六年年收入。进入2000年后,印度嫁妆的价值通常在6万美元到13万美元之间。婚后,男方仍可向女方家庭索要嫁妆,持续数年之久。在印度社会中,由于现代化的进程,使低种姓民众有机会成为富裕人群。这亦是印度嫁妆膨胀的一个因素。随着女权提升及一些国际人权团体,例如国际特赦组织的批判与施压下,次大陆地区的国家陆陆续续建立起法律及保护措施。印度在1961年便颁布了嫁妆禁止法(Dowry Prohibition Act)来遏止,该法并于1984年及1986年续修,印度警方也设置了专责窗口及收容中心以保护受害妇女。巴基斯坦则自1976年起立法规范,而进步女性协会领导人Shahnaz Bukhari也积极争取保护性立法、烧伤妇女的收容所及专门病房的设立。即使如此,这类嫁妆犯罪似乎仍有增无减。《时代杂志》曾报导,1990年代中期在印度因嫁妆而死的妇女已由1980年代初期的每年400人激增为每年5800人,但有人认为这项数据可能不足以证明此类犯罪的增加,而可能是印度女权提高后这类事件才大量曝光的一种反映,而且许多案件也难以辨别是自杀还是谋杀。在印度,针对大多数新娘焚烧案件,国内立法通常没有得到充分执行。 正因为如此,民间的组织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阻止新娘焚烧的发生。其中一个例子是政府资助的家庭咨询中心小组,其目标是加强家庭关系,减少法律干预。 然而,此类咨询中心小组只加深了“女性拥有尖锐的舌头”和男性“具有殴打”的能力的刻板印象。不过,目前其他类似的机构也萌芽而生,试图去解决相关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甚至受害者的娘家也常常拒绝接纳不幸毁容的妇女,以致受害妇女在死里逃生之后面临的却是更加残酷的生存磨难。一项提案要求根据国际难民法扩大对妇女的保护,以便为性别歧视或性别歧视的受害者提供庇护。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法是将妇女纳入“受迫害的社会群体”的定义,这将使她们在迫害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国际庇护。1984年4月,欧洲议会提出了一项建议,即通过改革国际难民法,“保护妇女免受基于性别的迫害”。但是,该提案遭到拒绝。另一个解决办法是通过建立产权来增加妇女的经济利益。即使已婚,新娘在生活期间也不享有属于丈夫财产的权利。在赋予妇女拥有财产的权利时,妇女不需要为了经济或法律目的而结婚,从而淡化嫁妆风俗。

相关

  • 高龄老年(英语:old age),一般指生物的生命周期一个阶段,即中年到死亡的一段时间不同的文化圈对于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定义。由于生命的周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壮年到老年的分界线往往是很
  • 学术研究研究是用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或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研究”一词常用来描述关于某一特殊主题的资讯收集
  • 七鳃鳗七鳃鳗科(学名:Petromyzontidae),又名八目鳗、七星子,是圆口纲七鳃鳗亚纲七鳃鳗目的一个科,其下生物是至今少数仅存的无颌类脊椎鱼形动物之一。最古老的七鳃鳗化石,有3.6亿年历史,在
  • 重构重构可以指下列意思:
  •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结构 / ECOD1f76A:47-336 1uumA:77-377 1uuoA:77-377 1d3gA:77-377 1d3hA:77-377 2b0mA:77-377 1lx3A:49-334 1tv5A:207-550 1ep3A:6-291 1ep2A:6-291
  • 蛇尾纲海蛇尾,或阳燧足,是属于棘皮动物门的海蛇尾纲,是种类最多的一个纲,其下包括有220个属和2000个种。海蛇尾的结构与海星相似,但体盘相对较大,腕5个,盘与腕之间有明显交界,而后者腕与盘
  • 入赘入赘又称为招赘、入赘婚,为婚姻模式一种。简单来说,男子如同古代女子出嫁般,成为女方家庭成员,视岳父母为父母。入赘的男子称赘夫、赘婿,俗称为姑爷。在中国,入赘俗称“倒插门”、
  • 美尔奈弗拉·阿依美尔奈弗拉•阿依(英语:Merneferre Ay),古埃及法老,第十三王朝君主。在位二十三年8个月又18天,约公元前1701年——约公元前1677年或约公元前1714年——约公元前1691年前后在位,为该
  • 菲森菲森又译福森(德语:Füssen)是德国巴伐利亚州东阿尔高县的一个城市,位于莱希河河畔,距离奥地利边境仅有5千米。人口14533人。其市徽为三条腿。该市镇创建于古罗马时代,位于从意大
  •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用以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大事,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