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共同教学馆
✍ dations ◷ 2025-10-02 07:42:16 #共同教学馆
共同教学馆,原名共同科目教室。南临舟山路、鹿鸣广场,西隔木造走廊与行政大楼相邻,为国立台湾大学五栋教学大楼的其中一栋(另外四栋为博雅教学馆、普通教学馆、综合教学馆、新生教学馆),供大一大二共同科目课程及通识课程使用空间。共同教学馆前的空间共同三松和附近的鹿鸣广场,则是学生以及邻近社区民众休憩的好地方。原址为台北高等农林专门学校时期兴建的两排木造建筑,后成为台北帝国大学的六号馆与七号馆,作为理农学部的林学教室使用,二战结束后继续使用。在1961年时,由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等与台大合作,成立史丹佛中心于七号馆,由美国教育总署提供经费,供美国人学习汉语。1980年代间,校舍老旧成为危楼需改建,但因经费闲置一、两年才施行。 最后于1983年拆除六号馆与七号馆,开始设计兴建共同教室,而史丹佛中心则迁至新生大楼五楼。1984年10月13日兴建完成共同科目教室,由王立甫、李俊仁建筑师设计,成为校内第一批按照台湾大学校园规划原则所兴建的建筑,成为台湾大学采取校园规划以重塑校园秩序的第一批重要作品。1983年8月至1984年10月校方兴建共同科目教室时,大楼旁边原有5棵琉球松树,虽然建筑师为保护松树而将教室设计为L形,但工人将废土与废水倾倒老树根部,并在下溶解沥青,导致土壤劣质化,两棵老松枯死。剩下来的三棵也性命垂危,叶子转黄成病态,10月时经园艺系师生喷洒营养液、移除废弃物等抢救后才得以存活。存活的三棵松树在校方加强维护下,幸存至今,并被列为台北市政府老树保护列管。但2004年琉球松又受到松材线虫危害,台大植物病理与微生物学系教授曾显雄,在台大园艺系教授郑正勇建议下,首次在国内利用针筒注射的方式,尝试将除虫药剂打入老松体内,希望让老松起死回生。此景点受学生欢迎,2005年6月举办台大十二景票选活动,共同科目教室前的三株琉球松入选。前方绿地常成为社团活动场所,为保护树木根部,又于周围加设木栈道。2010年随着博雅教学馆兴建落成与命名活动,改称为共同教学馆。以L形的量体来维塑空间,南向走廊多个开口不封闭而直接对着三棵琉球松及庭园,形成多个出入动线的设计,可让人群快速集散,并让活动空间自然延伸到户外。西向阶梯教室以户外楼梯向外进行联结,营造空间多样性与节奏。而在原有的四、五、六、七号馆的南北轴线上亦设计廊道,以连结四、五号馆与农业综合馆间的内向方院。一、二层楼在前,三、四层楼在后,逐层退缩的作法,形成两段式的建筑立面,避免掉建筑对户外空间所造成的压迫感。退缩建筑所留出的三楼露台半户外廊道,是设计的趣味所在。提供琉球松与户外空间的特殊视觉体验。建材沿用台大校园建筑传统的土黄色十三沟面砖,塑造出砖造建筑的墙面视觉效果,但在各层楼板的位置,将十三沟面砖倒过来竖贴,用意在表现沟面砖竖贴时不同的光影效果,也是辨认楼层的功能性装饰。以洗石子处理开口,表达拱窗开口的石材效果。面向后方农业综合馆的拱窗细部处理精致,以垂直线条呼应椰林大道的老建筑群。而在山墙顶部,将三块青瓷花砖排列成磬形,意图要在承续台大仿欧式折衷主义的建筑传统中,介入本土传统建筑山墙上惯用的吉祥图案,以完成一次新时代与传统的结合,反映建筑的时代意义。共同三松
相关
- 冻伤冻伤是由于长期处于极为寒冷的状态下,而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轻时可造成皮肤组织的红肿、局部血液流通不畅,并会产生发痒、刺痛、麻木等感觉,需要治疗;重时则会伴随失
- 胶原胶原蛋白(collagen) 占哺乳类动物总蛋白质约20% ,也是人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中。它有很强的伸张能力,是韧带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
- 上卢瓦尔省上卢瓦尔省(法文:Haute-Loire)是法国奥弗涅-隆-阿尔卑斯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43。上卢瓦尔省是在1790年3月4号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中成立的最初的83个省份之一,包括旧省奥弗
- 软陶软陶被称作“低温泥”或者“烧烤粘土”,但其本质上并非陶或者黏土,而是一种加入了液态增塑剂的PVC材料,同时常加入高岭土等少量其他材料以获得不同的特性。软陶有各种颜色,常被
- 印地安那波利斯印第安纳波利斯(英语:Indianapolis,发音为/ˌɪndiəˈnæpəlɨs/),简称“Indy”(/ˈɪndi/),是位于美国印地安纳州中部的都市,为该州首府暨最大都市,行政上与其所在的马里昂县合一。
- 佛教宇宙论大千世界(Tri-sahasra-mahā-sahasra-lokadhātu,直译即为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个小世界(lokadhātu,组成宇宙的要素;Cakravāḍa,围绕小世界的铁围),其形式
- 英格·莱曼英厄·莱曼,或译为雷曼(丹麦语:Inge Lehmann,1888年5月13日-1993年2月21日),丹麦女性地震学家暨地球科学家。1936年发现了地球的地核不是单一的熔融球体,而是有物理状态相当不同的内
- 斯坦尼斯劳斯国家森林斯坦尼斯劳斯国家森林(英语:Stanislaus National Forest)是一座美国国家森林,占地面积898,099英亩(1,403.3平方英里;3,634.5平方千米),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内华达山脉之中。
- 刘安道家系列条目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沛郡丰(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刘邦之孙,刘长之子,淮南王,都寿春,现留名著《淮南子》,是古代科学思想的总合代表著作。刘安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
- 唐敖庆唐敖庆(1915年11月18日-2008年7月15日),江苏宜兴人,中国理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夏,唐敖庆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七七”事变爆发后,随校南迁,先在长沙临时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