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漫滩平原

✍ dations ◷ 2025-07-19 21:57:00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又称泛滥平原或洪泛平原,通常位于河流中下游,指由于河流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大片堆积体,是河流堆积地貌的一种。常在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在丰水季节又常被淹没。河漫滩一旦形成,在河流不改道的情况下会因河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而不断扩大,直至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而被废弃。河漫滩可分为堰堤型河漫滩、汊道型河漫滩、河曲型河漫滩等。其发育的最终结果常为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同时亦有河漫滩地貌。河漫滩的形成是河流堆积作用的结果。在这种堆积作用下,河床在凹岸受到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受到堆积的一岸会形成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河水流速减慢,就将悬浮的颗粒物质沉积下来。久而久之,堆积体露出水面,就形成了河漫滩。河漫滩上部由洪水泛滥时沉积下来的细粒物质组成,下部由河床侧向移动过程中沉积下来的粗粒物质组成。而河漫滩的形成又细分为三个阶段:河漫滩类型的不同主要由河床类型的不同造成。主要分为3种:随着河曲不断地横向发展,凸岸部位形成一组弧形垄岗状沙坝与弧形洼地相间的扇形体,称为迂回扇。组成迂回扇的多条垄岗向河流下游方向幅聚,向上游则逐渐幅散开来。故可以根据垄岗聚散分布情况大体上可以恢复河床移动和河曲发展过程,在航空相片和遥感影像上据此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作为一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河漫滩平原通常比较广阔,且土壤肥沃、取水方便,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在此定居,许多大城市就建在河漫滩平原上。但另一方面,由于河漫滩在洪水季节有被淹没的可能,在这里定居不一定十分安全。历史上许多大洪水,如1931年江淮大水、1998年中国水灾都与居民点所在河漫滩被淹没有关。

相关

  • 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指晶体的周期性结构。固体材料可以分为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三大类,其中,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具有周期性,外部具有规则外形,比如钻石(图)。Hauy最早提出晶体的规则外型是
  • 南冰洋南冰洋(英语:Southern Ocean或Antarctic Ocean),亦称南极海或南大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也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大致在南纬60度线以南。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太平洋、
  • 乔治三世乔治三世(英语: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全名乔治·威廉·腓特烈(George William Frederick),1760年10月25日登基为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至1801年1月1日后因大不
  • 硅燃烧过程硅燃烧过程在天体物理的核聚变反应序列中是非常短暂的过程,它发生在质量至少是8-11太阳质量的恒星。对恒星而言,硅燃烧是大质量恒星长期以来以核聚变供应能量的最后阶段,是燃料
  •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对是形成核酸DNA、RNA单体以及编码遗传信息的化学结构。组成碱基对的碱基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尿嘧啶(U)。在DNA或某些双链R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
  • 康拉德·楚泽康拉德·楚泽(德语:Konrad Ernst Otto Zuse,1910年6月22日-1995年12月18日),是一位德国工程师和计算机先驱、发明家、企业家(创办Zuse KG(德语:Zuse KG)公司)。楚泽生于德国柏林。他曾
  • 姚德芬姚德芬(1972年7月15日-2012年11月13日)是中国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人,身高2.336米,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确定的世界上身高最高的女性。她患有垂体瘤所导致的巨人症,体重200kg。姚德芬生
  • 中兽中爪兽(Mesonyx),又名中兽或钝肉齿兽,是中爪兽科下的一类。它们外表像狼及大小如狗,是始新世中期(约4500万年前)美国怀俄明州及东亚的掠食者。它的四肢灵活,相信是奔跑的能手,可能捕
  • 压力容器压力容器 (英语:pressure vessel) 通常是指一个专门设计能承受一定压力载荷,以盛装气体或液体的密闭容器,材质包括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压力容器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差具有潜在的危
  • 葡萄状肉瘤葡萄状肉瘤(英语:Sarcoma botryoides, Botryoid Sarcoma, Botryoid Rhabdomyosarcoma)是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英语: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下的一个子类,它常常在空细胞壁、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