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选择

✍ dations ◷ 2025-10-06 15:45:11 #亲属选择
亲属选择(英语:Kin selection)是演化生物学的研究之一,也是社会演化学上的基础理论。指生物族群的基因频率在不同世代之间的一种变化形式。而这种变化,至少是源自一些在血缘上亲近的个体之间的互动。更进一步,则是个体对于其他族群成员的行为,以及对于族群之外生物的行为等等。这个理论弥补了原本自然选择理论(或称天择)的不足之处。自然选择解释了各种对于生物个体有利的遗传特征(源自基因),如何保留下来,并且增加在族群中的出现频率;以及对于生物个体有害的遗传特征,如何从族群中消除。不过事实上有一些生物行为,对于生物个体本身有害,但是对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却有利。这种行为可能受到保留并增加频率。而亲属选择就是用来解释这种个体利益与族群利益冲突的现象。当以下状况成立时,表现某些行为特征的基因频率将会增加:符号解释:这条不等式称为汉弥尔顿规则(Hamilton's rule),是威廉·汉弥尔顿在1964年的一篇论文《社会行为的遗传演化》(The Genetical Evolution of Social Behavior)中所发表,也是首先以量化的方式,来解释利他行为的演化。不过亲属选择一辞,则是由约翰·梅纳德·史密斯(John Maynard Smith)提出。在技术上,血缘关系(r)的准确定义,是以统计学上的回归值(Regression)来表现。回归值可以是负数,而在此不等式中,负数的意义是表示两个个体之间,在遗传上的相近程度小于平均值。这种r小于零的可能性,便导引出对于“邪恶”行为的合理解释。早在1930年代,生物学家约翰·伯顿·桑德森·霍尔丹(J.B.S. Haldane)已领会出这种数量与亲近程度的关系,他曾说过一句名言:“我将会为了两位兄弟,或是八位表亲,牺牲我的生命”("I'd lay down my life for two brothers or eight cousins")。这种为了亲属利益,而牺牲某些自身利益的利他行为,称为亲属利他主义(Kin altruism),是由亲属选择机制产生。霍尔登的一席话,是暗示两个兄弟姊妹、四个甥侄,以及八个表兄弟姊妹,在进化论上的“等值”。因为对一个个体来说,他与他的亲兄弟姊妹之间,在遗传学上平均有二分之一相同;甥侄是四分之一;表兄弟姊妹则是八分之一(前提是必须是个体行随机交配、远系繁殖的双套族群)。汉弥尔顿曾举出两种有助于产生利他行为的状况:第一种:如果个体拥有辨认亲属的能力(亲属辨识,kin recognition),且拥有建立在亲属关系上的行为(亲属差别,kin discrimination)。如此一来,利他行为的行动者与接受者的亲近程度,就会有助于利他行为产生。此外由于不同生物在感觉能力上的差异,亲属辨识与亲属差别机制对于较原始的生物来说比较不重要。不过在原生动物中仍有此机制存在的证据。关于这种亲属辨识/差别机制,有一个特殊的例子,称为“绿胡须效应(英语:Green-beard effect)”。此效应的名称源自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所作的比喻(字面上的“绿胡须”并非真实现象),指一种与亲近程度有关的社会行为。在这种行为中,携带某一基因(绿胡须基因)的个体,其表现型(长出绿色胡须)可以使其他个体辨认其为亲属成员。第二种:不需辨识亲属的利他行为,这种行为会出现在黏性族群(viscous populations)。此种族群内的个体差异较小,且在社会上的同伴也都是在遗传上相近的亲属。

相关

  • 植物学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系统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综合性科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人类对植物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寻
  • 性腺功能低下症性腺功能低下症,又称性腺机能减退,是指生殖系统的缺陷,导致生殖腺(卵巢或睾丸)的缺乏功能。生殖腺有着两种功能,就是分泌激素(睾酮、雌二醇、抗苗勒氏管激素、黄体素、抑制素B)、激
  • 长生不老长生不老,指寿命长而不会衰老。相近的辞汇还有长生不死(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拥有无限的寿命,但依旧会老化)、不老不死(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不会衰老与死亡)、不朽(Immortality)与永生(
  • 解离性障碍分离性障碍(英文:dissociative disorder),是一种身份、记忆或意识的整体性扰乱。患有解离性障碍的患者缺乏对自我感(selfhood)的辨别和控制,其在时间和地点上缺乏自我在各个方面的
  • 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形成了云。当云中的水珠达到一定质量以后就会下落至地表,这就是降雨。雨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大
  • 执事长老或大老,是指群体中有智慧的权威人士,通常是因其智慧、年龄或背景地位而得到尊重。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族群与宗教都设有“长老”一职。在父系社会,长老多由男性出任;而在母系社
  • 有机体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物 (拉丁语,德语: Organismus, 英语:Organism,又称有机体)是指称类生命的个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万种
  • 催吐剂呕吐,是由于胃和肠道内容物(食糜)由于受到强力积压经过食道由口腔吐出的动作。在呕吐的过程中腹肌急剧收缩,贲门括约肌舒张、胃体肌肉舒张,这些生理反应造成腹腔压强升高,胃内容物
  • 中微子νe(电中微子): 沃尔夫冈·泡利 (1930)νμ (μ中微子):1940年代晚期中微子(意大利语:Neutrino,其字面上的意义为“微小的电中性粒子”,又译作微中子)是一种电中性的基本粒子,自旋量子
  • CRH–ACTH–肾上腺轴下视丘-垂体-肾上腺轴 (HPA或HTPA轴),也被叫做 边缘系统-下视丘-垂体-肾上腺轴(LHPA轴),是一个直接作用和反馈互动的复杂集合,包括 下视丘(脑内的一个中空漏斗状区域),脑垂体(下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