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壳

✍ dations ◷ 2025-10-06 17:42:15 #植物形态学,饲料,谷物

颖壳 是谷粒外包的干燥鳞状的保护壳。人类不能食用颖壳,但可以作为家畜饲料。

禾本科(包括水稻、大麦、燕麦与小麦等粮食作物),成熟的种子被干燥鳞状薄层的苞片(也称作颖片、 外稃(英语:Lemma (botany))、内稃(英语:palea (botany)))所包裹,形成了干燥的谷壳(英语:husk)。剥除后,就称作了颖壳(英语:chaff)。

对于野生的或者原始栽培品种一粒小麦、二粒小麦(英语:Emmer)(即野生版的硬粒小麦)与斯佩耳特小麦,颖壳紧紧包覆住种子。

松动并去除颖壳的过程即脱壳(英语:threshing)或者去壳–传统上通过研磨或者锤击。分离颖壳与种子称作扬谷或扬场–通过风力把轻的颖壳吹走,密实的种子落下,从而把二者分开。

驯化的谷物如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的颖壳容易脱去。这些品种被称作免脱壳(thresh-free)或者“裸”(naked)。

颖壳不同于糠。后者是种子的种皮。

收割下的稻穗或者麦穗,第一步是把谷粒与穗分开,这是脱粒或称打谷。传统办法是在田间或打谷场,用打谷机或连枷等完成脱粒;或者把谷穗绑成小捆,挥舞双臂使劲往板凳上击打,使谷粒脱落。为提高谷粒的回收率,已经脱粒过的谷穗均匀铺撒在打谷场,然后再由牛马牵引石磙子转圈碾场;劳动者用木叉将底下的谷穗翻上来继续碾压。碾场完毕,打谷场还要晒谷使其干燥、扬场以去除杂质。现代农业使用脱粒机来完成此工序。脱粒后的水稻称为稻谷。

第二步是脱去颖壳。对于稻谷,称之为砻谷。现在使用砻谷机(英语:Rice huller)完成此工序。脱壳后的稻谷称为糙米。小麦的脱壳比较容易。

第三步是去除种子的种皮与胚芽,称为碾米或磨面。传统使用碓臼来舂米(英语:Rice pounder)。可以直接加工稻谷,舂出第一遍的米是糙米,还要再舂上一到二遍,再筛去米糠,最后得到精米。

相关

  • 微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英语:Micronutrients),亦称为微营养素,是指一类生物体需求相对较少,但对生物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学功能有重要作用的营养物质,对人来说主要包含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两大类,其
  • 隶书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人类灭绝人类灭绝是未来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课题。人类之所以灭绝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各类自然灾害或者是人类的行为本身。人类灭绝之后,地球的生态系统则会大幅重塑。不过其中
  • 版画版画是通过印刷手段产生的视觉艺术形式。和其他视觉艺术所不同的是,版画是通过版面的反转或者漏透而制作的,也可以说它是具有间接性和复数性的。常见的版画有蚀刻版画、油印木
  • 马如龙马如龙(1832年-1891年),回族,建水回龙人。字云峰,原名席珍,又字现彩,乳名阿五。出身忠良世家,先世江南人,咸丰六年(1856年)爆发云南回变,同治八年(1869年)清军反攻,起义军失利,退回滇西,这次失
  • 丝织品丝绸是用蚕丝编制而成的纺织品。丝绸著名的光泽外表来自于蚕丝三棱镜般的纤维结构,这令布料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并将光线散射出去。在中国,丝绸一词也指代人造的、具有
  • 默塞德加大加利福尼亚大学默塞德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rced,缩写为UC Merced)是一所位于加州中部圣华金谷(San Joaquin Valley)中默塞德市近郊的一所大学。 她是加利福尼亚大学
  • 美国手语字母美国手语字母(American manual alphabet)是一套增补美国手语用的指拼手语,为拼写人名、地名、著作等专有名词时使用,某些词语也会使用手语字母来表达。大多数情形下,常用的手会被
  • 灵宝灵宝市,是中国河南省三门峡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灵宝位于河南省西部,北濒黄河,地处河南、陕西与山西三省交汇处,处在东经110°21′-111°11′、北纬34°44′-34°71′之间,东西长
  • 克拉拉·伯恩克拉拉·戈登·伯恩(英语:Clara Gordon Bow,1905年7月29日—1965年9月27日),美国女演员,20世纪20年代出演无声电影成名,1927年过渡转型至有声电影。于1927年电影《攀上枝头》(,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