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甲烷作用

✍ dations ◷ 2025-10-02 19:57:03 #

产甲烷作用,又称甲烷生成,指合成甲烷是微生物代谢的重要的和广泛的形式。可以生成甲烷的微生物称作产甲烷菌(英语:Methanogen)。这些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中的古菌域,这是在系统发生学上与真核生物和细菌都不同的一组独特的微生物,尽管它们是和厌氧细菌有靠近的关联。在很多环境中,这是生物质降解的最终步骤。

产甲烷作用是微生物的一种厌氧呼吸形式。产甲烷菌不能呼吸氧气,而且氧气对产甲烷菌具有致命的毒性。电子传递最终受体不是氧气,而是含碳小分子化合物,最常见的是二氧化碳或者乙酸:

CO2 + 4 H2 => CH4 + 2H2O

CH3COOH => CH4 + CO2

产甲烷作用也可以利用其它含碳小分子有机物,如甲酸、甲醇、二甲硫醚和甲硫醇等。

产甲烷菌不能在有氧气处生存,因此它们只能在完全缺乏氧气的环境中被发现。常见的这样的环境在有机物被迅速降解的地方,比如湿地土壤、动物消化道和水底沉积物等。产甲烷作用也可发生在氧气和腐烂有机物都不存在的地方,如地面下深处、深海热水口和油库等。

产甲烷作用是有机物降解过程的最后一步,在降解途径中,电子受体,如氧气、三价铁、硫酸根、硝酸根和四价锰都被耗尽,而氢气和二氧化碳积累起来。由发酵产生的较轻的有机物也形成积累。而在程度较高的有机物降解过程中,所有电子受体,除二氧化碳之外全都被耗尽。而二氧化碳是大多数分解代谢过程的产物。

只有产甲烷和发酵作用能够在只有含碳化合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情况下发生。发酵作用只造成大分子量有机物的分解,产生小分子量有机物。而甲烷产生可以去除这些中间产物,如氢气、小分子有机物和二氧化碳。如果没有产甲烷作用,大量碳元素将会以发酵产物的形式在缺氧环境中积累。

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厌氧生物(包括产甲烷菌)将纤维素消化成可以被动物吸收的物质。如果缺乏了瘤胃中的微生物,必须给牲畜喂特殊的食物才能够存活。平均每一头母牛每天排放约250升甲烷。

产甲烷作用对人类也有用处。通过产甲烷作用,有机废物可以转化成有用的甲烷(“沼气”)。产甲烷作用同样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发生。尽管产甲烷作用也许对人类消化不是必需的,但对于反刍动物如牛和羊的营养却是必要的。

相关

  • 反转录酶结构 / ECOD(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RDDP)逆转录酶是一类存在于部分RNA病毒中具有逆转录活性、能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由逆转录酶催化逆转录合成的DNA称为互补D
  • 奥地利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
  • 受精受精也称作配子结合或受胎,指来自同一物种的生殖细胞(配子)结合并形成新生物个体的过程。对动物来说,这个过程是由精子及卵子融合,最后发育形成胚胎。依照不同的动物物种,受精可以
  • 罗马文化罗马帝国在许多文化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以下可能仅是其中一部分。总的来说,罗马文化继承了诸多希腊化文明,其程度更甚雅典。从西元二世纪起,希腊文化就变成帝国文化,并经罗马人改
  • SOS修复SOS反应(SOS response)也称应急反应,由克罗地亚人 Miroslav Radman 在1975年发现和命名,是指染色体DNA受到严重损伤时细胞做出的应激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多种基因被诱导表达,其中1
  • 黄河文明黄河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并最初分布于西至河湟、东至大海、北至燕山–大漠、南至秦岭–江淮分水岭的文明,后来扩散至中国全境、乃至东亚并影响世界。黄河文明是世界著名的古文
  • 市辖区市辖区(常通称为区或行政区)是指建制市辖域之下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区为直辖市及市下辖的行政区划,层级与县以下的乡、镇、县辖市相同。与乡、镇、县辖市一样,皆以公所(即:区公所
  • 光雕光速写(又称光雕;英语:LightScribe)是一种将光盘标签直接刻录在具有特殊染料的CD或DVD刻录片表面上的一项光盘刻录技术,此项技术是由惠普公司的工程师戴瑞‧安德森(Daryl Anderson
  • 圣路易-奥比斯波地区圣路易斯-奥比斯波(San Luis Obispo;“圣路易斯主教(St. Louis, the Bishop)”的西班牙语),是美国加州的一座城市,位于中海岸地区、大约在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一半距离的地方,也
  • 波多马克军团波托马克集团军(Army of the Potomac)是美国南北战争东部战区中联邦(北军)的主要集团军。波托马克集团军制建于1861年,但起始规模只有一个“军”(Corps)的大小。前身为欧文·麦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