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可夫·泽尔多维奇

✍ dations ◷ 2025-10-02 20:01:14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列宁勋章获得者,十月革命勋章获得者,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荣誉徽章勋章获得者,列宁奖获得者,斯大林奖获得者,1914年出生,1987年逝世,20

雅可夫·鲍里索维奇·泽尔多维奇(俄语:Яков Борисович Зельдович,1914年3月8日-1987年2月12日), 前苏联理论天体物理学家。

泽尔多维奇1914年出生于明斯克(今白俄罗斯首都)。1930年高中毕业后,在金属工艺研究所当实验员。自1931年,开始在莫斯科的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当实验员。未受过正式大学教育,自学大学课程。1934年被物理化学研究所录取为研究生,并于1936年获得副博士学位。1939年获得了博士学位。1958年成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早年研究工作在物理化学领域:吸附和催化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含氮化合物的燃烧与爆炸的实验研究,燃烧理论。爆炸过程中氧化氮的生成机制,称为泽尔多为奇机制。

后研究兴趣转移到爆炸力学和流体力学。

1939年起,开始从事铀裂变的研究,提出链式反应理论。1943年开始参与苏联核武器研发,提出了氢弹的泽尔多维奇-萨哈罗夫构型。并开始对纯粹的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发生研究兴趣,并取得了不少成果,预言了pi介子的贝塔衰变,预言了mu子催化。

自1956年,开始研究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第一个提出类星体来自于黑洞吸积盘、恒星磁场起源方面提出“拉伸-扭转-折叠”机制的发电机理论、提出活动星系核的能量来自超大质量黑洞。宇宙学领域的引力物质的泽尔多为奇不稳定性。在宇宙大尺度结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洞察力的近似,并有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这种洞察力来自于他早年从事气体动力学、爆炸冲击波研究的经验。1964年,泽尔多维奇提出银河系X射线源是双星系统中的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吸积过程产生的。同年他还提出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1972年,他与拉希德·苏尼亚耶夫预言了星系团对背景辐射的影响,这一现象被命名为苏尼亚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可以用来测量星系团中物质的分布、哈勃常数的数值等等。

史蒂芬·霍金曾对泽尔多为奇说,“在我遇到您以前,我以为泽尔多为奇是一个类似于布尔巴基一样的集体笔名。”

他写过一本很好的微积分教材,英文版称《Higher Math for Beginners》,里面渗透了很多物理观点,著名数学家弗拉基米尔·阿诺尔德称之为“当代最好的数学分析教科书”。

相关

  • 氧循环氧循环是其中一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而此循环主要是用于形容氧在三个主要贮存器,即大气层、生物圈和岩石圈。而整个循环则靠着光合作用去驱使,植物以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组
  • 互补cDNA互补DNA(英语:complementary DNA,缩写cDNA)是一种利用逆转录酶,以RNA(通常是mRNA)为模板做成的复制品,经常用来将真核生物的基因(以mRNA形式)复制到原核生物细胞中。若一个cDNA含有许
  • 穆雷·巴尔穆雷.卢埃林·巴尔(英语:Murray Llewellyn Barr,1908年6月20日-1995年5月4日),加拿大籍医生及医学研究者,于1948年和研究生尤尔特.伯特伦(Ewart George Bertram)发现了重要的染色体结
  • 大鹏金翅鸟迦楼罗(梵语:गरुड,转写:Garuḍa;巴利语:Garuḷa),又音译作揭路荼、迦娄罗、蘗噜拏、羯路荼、迦留罗、迦喽荼,伽楼罗、誐噜拏,汉译大鹏金翅鸟、金翅鸟、妙翅鸟、大鹏仙,原是印度神话
  • 1966年请参看:(第39届,1967年颁发)(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 埃兰埃兰(英语:Elam; 埃兰语:
  • 维诺纳州立大学维诺纳州立大学(Winona State University),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东南部的大学小城维诺纳、密西西比河河畔,是美国第五大大学系统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系统(Minnesota State System)中最
  • 麦丽丝麦丽丝(1956年11月-),蒙古族,中国电影导演、编剧,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她曾与丈夫塞夫共同获得1998年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还曾两次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
  • 罗克波特罗克波特(Rockport)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部,是阿兰瑟斯县的县治所在,面积37.6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7,385人,其中白人占88.68%、亚裔美国人占3.64%、非裔美国人
  • 错误错误(error)是指进行的一个在该功能系统中相对于最佳或正常状态、方式,有所偏差的操作。一般常见的错误有:分类的错误、统计学的错误、物理学与测量学的错误、机械的错误、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