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

✍ dations ◷ 2025-10-03 17:21:16 #破伤风
破伤风(英语:Tetanus/Lockjaw),俗称四六风、脐带风、七日风,因为在婴儿出生后4至6天,少数早至2天或迟至14天以上发病。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被感染,或新生儿由于切断脐带时被感染,破伤风芽孢杆菌侵入致病。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也会对其他有开放性损伤的人或动物侵入而致病。目前死亡率约11%。目前破伤风在发达国家已获得控制,主要疫区几乎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破伤风的病原体是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到此疾病的原因,通常是由沾有细菌的物品(如金属锐器)对皮肤造成损伤(如切伤或穿刺伤),并同时将病原菌送至体内(较深的伤口会提供该细菌繁衍的厌氧性环境从而激活该细菌)。此细菌通常存在于泥土、灰尘、以及粪便。破伤风在临床上明显的症状为痉挛。最常见的痉挛型态从颚开始,接着进展到身体其余部位。痉挛通常每次持续数分钟,且在三到四周内频繁发生。有些严重痉挛甚至会使患者骨折。其他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吞咽困难、高血压、以及心跳过速。症状通常在感染后3天至3周内发生,可能需要数个月康复,然而约10%的感染者会死亡。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会刺激神经中枢,干扰肌肉正常收缩的能力,并引起上述症状。诊断通常依赖患者述说的症状及表现征候,然而此疾病通常不会透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传染。患者在感染可经过适当的接种破伤风疫苗来预防。当伤者有显著伤口,一般而言可用不到三个剂量的疫苗内含有免疫抗体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破伤风预防注射剂来减轻感染破伤风的可能性。而对伤者也染上破伤风,破伤风预防注射剂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可择一使用。伤口应清洗并去除任何坏死组织。肌肉松弛剂也可以用来控制痉挛。若病况影响到患者的呼吸,可能要使用呼吸器(英语:Mechanical_ventilation)。患者在伤口做好基本处理后,保持干净,保温,避光及不必要的刺激。必要时可注射止痉剂。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G或TIG)500IU(生物活性)深部肌肉注射或用破伤风马血清抗破伤风毒素(TAT)1~2万IU静脉滴注,使用前需先使皮肤测试患者是否会过敏与否,经皮肤测试后的结果若呈现阳性者,需经脱敏治疗。依照患者伤口干净程度、以及在5或10年内是否曾接受或疫苗注射两个因子,决定是否需追加注射破伤风疫苗。破伤风在全世界都可能发生,尤其以湿热气候的区域较常发生,因其泥土通常含有大量有机物质,较适宜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存活。在2013年,破伤风造成约59,000人死亡,比起1990年的356,000来的低。根据希波克拉底描述,破伤风至少从公元前5世纪就存在,但直到1884年致病的病原菌才被发现,而1924年才发展出疫苗。

相关

  • 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又分作急性支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炎,是肺部中型支气管的炎症。急性支气管炎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可以持续数天或数周。急性支气管炎是肺部支气管(中至大的大小
  • 嗜中性球中性粒细胞(英语:Neutrophil 或 Neutrocyte,或全称 Neutrophilic Granulocyte)亦称嗜中性粒细胞或嗜中性多核球,是血液白细胞的一种,也是哺乳动物血液中最主要的一种白细胞。中性
  • 症状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症状(英语:symptom)又称病状,医学术语,在疾
  • 声带声带(vocal folds)是位于喉部的两瓣左右对称的膜状解剖结构,主要功能是振动以发声。声带肌肉受迷走神经的控制,可以调整声带的张力,以改变振动频率。在呼吸时,声带张开,允许肺部与
  • 呼吸衰竭呼吸系统 Field =呼吸衰竭(英语:Respiratory failure)系为动脉中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二者皆不符合正常比例,是由于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不足之故。动脉血液的携氧量过低
  • 字位字位(字形、字素,英语:grapheme)这个术语,是由语音学里的“音位”(音素)类推到文字学的。在拼音文字系统当中,“字位”是最小且数量最少的区别性单位。“字位”是一个抽象单位。例如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英语:medical ethics)是在人类以预防、医疗卫生行为、医学研究以及卫生事业管理等有关的道德现象的基础上,确立伦理学依据及其概念体系,概括出基本的伦理原则或准则、
  • 奇脉奇脉(Pulsus paradoxus),是吸气期间收缩压和脉博异常的大幅度下降。正常情况下,收缩压下降不超过10mmHg。然而,当收缩压下降的程度超过10mmHg,即称为奇脉。奇脉与脉率和心率无关。
  • 红外线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
  • 显生宙显生宙(Phanerozoic),或称显生元、显生代,是5.41亿年前大量生物出现的时期。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元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