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肉

✍ dations ◷ 2025-07-20 14:25:12 #肉类加工业

绞肉(或称碎肉、肉末、肉酱,潮汕话为肉糙,古代称醢)是用刀子或绞肉机切碎的肉,可以用任何肉类制成,是一种加工食品。绞肉通常是用较零碎、便宜的肉来制成,并可能加入食品添加物。绞肉是许多料理的原料,汉堡、卤肉饭、肉丸等。

绞肉可以用任何肉类制成,如牛绞肉、猪绞肉、羊绞肉、鸡绞肉、火鸡绞肉等等。海鲜类做成的绞肉通常称为浆,如鱼浆、虾浆。在少量制作时,可以用刀、果汁机、绞肉机等工具将肉切碎。工业制作的绞肉,则是先将肉先去除骨头之后,在低温粗切至0.5~2公分大小,然后进一步搅拌切碎,接着会调整脂肪比例,并加入食品添加物,例如盐、粉红肉渣、植物性蛋白质、抗菌剂、和水。

绞肉用在料理中,可以保持零散的状态,如打抛肉、蕃茄肉酱、肉燥;也可以压成组合肉的形式,如汉堡、肉丸、肉卷、热狗、香肠等等。

绞肉的主要成分是骨骼肌;由于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市面上贩售的绞肉常提供各种不同的脂肪比例,通常在脂肪比例在5~30%之间。美国的牛绞肉依法不得超过30%脂肪。

研究发现绞肉的成分包括结缔组织、周围神经、血管、脂肪组织等等。有些样本中有植物、骨头、或软骨。水含量占40~60%。

完整的肉在内部通常是无菌的,相较之下,绞肉在切碎的过程中,表面积大增,微生物被打散到各处,所以被污染的风险大增,通常必须全熟才能食用。未熟的汉堡肉曾造成上百人食物中毒。

相关

  • 贴扎贴扎是一种将胶布贴于皮肤以达到增进或保护肌肉骨骼系统的非侵入性治疗。贴扎技术常用于骨骼肌肉系统伤害的处理,目的为固定关节位置及限制软组织的活动以让软组织在稳定的状
  • 原小熊猫原小熊猫(学名:Proailurus),又名原猫或始猫,是一类史前的猫科动物,生存于2500万年前的欧洲。它们是现今猫科祖先。原小熊猫只较现今的家猫大少许,重约9公斤。它们的尾巴很长,有大眼
  • 牛仔牛仔(英语:cowboy;西班牙语:vaquero)是指在美洲牧场上照顾牛、马的人,并于19世纪开始后流行于澳洲大陆。专门照顾马的人又叫牧马人。除了牧场里工作外,有些牛仔还参加牛仔竞技;不少
  • 加利福尼亚大学坐标:37°48′08″N 122°16′17″W / 37.802168°N 122.271281°W / 37.802168; -122.271281加利福尼亚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简称加州大学(UC),建立于1868年,是美国
  • 孤儿受体孤儿受体 (英语:orphan receptor)是指一些与其它已确认的受体结构上明显相似,但其内源配体还未发现的受体。一旦对应的配体被找到,该受体就被称为“领养孤儿”("adopted orphan")。
  • 家庭圈子私人领域(英语:private sphere),是一个哲学与社会学概念,与公共领域相对,是指个体享有免于政府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干扰的某一社会生活领域。公共领域理论认为,在资产阶级模型中,私人领
  • 菲利普·约翰·冯·史托兰伯菲利普·约翰·冯·史托兰伯(德语:Philip Johan von Strahlenberg,1676年-1747年),本名菲利普·约翰·塔贝特(Philip Johan Tabbert),生于瑞典施特拉尔松德(Stralsund),为瑞典军官与地理
  • 太仓太仓市,位于中国江苏省最南部,是苏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太仓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文化底蕴丰厚,工业发展迅速,是距离上海最近的一座城市,太仓市区与上海市嘉定区相邻。太仓市区
  • 数码摄影数字摄影,是指使用数字成像组件(CCD,CMOS)替代传统菲林来记录影像的技术。配备数字成像组件的相机统称为数字相机。对于数码摄影来说,光学影像的捕获依然运用小孔成像原理,但其将
  • 尖额牛尖额牛(学名Bos acutifrons)是最古老的牛。它们一直在印度生存至更新世中期。一般均认为所有牛都是源自于它们,而原牛可能是于150-200万年前由它们演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