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线电导航
✍ dations ◷ 2025-07-19 05:37:27 #无线电导航
远距离无线电导航系统,英文缩写LORAN,为“Long Range Navigation”(远程导航)的缩写,中文音译为“罗兰”或“劳兰”,是在二战期间由美国开发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及授时系统。目前已衍生了多个版本。LORAN系统是在二战期间由美国开发的双曲线无线电导航系统。它类似于英国的Gee(英语:Gee (navigation))系统,但使用更低的频段(1750kHz-1950kHz),可在1500英里(约2400公里)的距离内进行导航定位,准确度为数十英里。其最早运用于穿过大西洋的舰队和远程巡逻机,之后广泛用于太平洋战区的舰船和飞机。早期LORAN系统成本昂贵,需要用到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进行显示,这限制了军事和大规模商业使用,这一系统也无法大范围推广。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突飞猛进,更高精度的系统随之诞生。这一时期,美国海军开发了Loran-B系统,导航精度缩小到几英尺内。但由于遇到周期识别困难问题,Loran-B被弃用。之后美国空军主导开发了Cyclan导航系统,这一系统后来被正式命名为“Loran-C”并改由海军接手。Loran-C导航系统使用长波波段,定位距离更远,精度可达数百英尺以内。1958年,美国海岸警卫队接管了Loran-B和Loran-C系统。尽管Loran-C表现更好,但原始版本的LORAN(后来被称为“Loran-A”或“标准LORAN”)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却反而更受欢迎,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海军大量换装,将旧有的Loran-A设备替换为Loran-C设备,导致Loran-A设备市场价格下降。这一局面直到20世纪70至80年代才得到改变。这一时期,随着微电子技术发展,Loran-C设备成本降低,Loran-A逐渐被淘汰。1968年,Loran-D系统试验成功。该系统在罗兰-C原理基础上研制,但功率较小,主要用于军事用途。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是Loran-C系统。其工作频率是100kHz,作用距离可达2000公里,定位精度优于300米。Loran-C不能确定高度,只能提供二维导航。应用领域包括:飞机航线导航、终端导航和非精密进场的航空应用、陆上载体定位和车辆自动调度管理方面的陆地应用、海上和空中交通管制应用、高精度区域差分应用、精密授时和与其它导航系统组合应用等。时至今日,Loran-C以及之后的“增强罗兰”(Enhanced Loran,简称eLoran)被用于GPS系统的备份和增强系统,世界各地也开始逐渐以eLoran取代Loran-C系统。
相关
- 数据数据(英语:data),是指未经过处理的原始记录。一般而言,数据缺乏组织及分类,无法明确的表达事物代表的意义,它可能是一堆杂志、一叠报纸、数种开会记录或是整本病人的病历纪录。数据
- 国土佣仆德意志雇佣步兵(德文单数形:Landsknecht;复数形:Landsknechte)是十五世纪晚期到十六世纪欧洲(尤其是德国)的长枪佣兵与步兵支柱。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素有万用佣兵之称。德文由Lan
- 伊丽莎白·诺伊费尔德伊丽莎白·方达儿·诺伊费尔德(英语:Elizabeth Fondal Neufeld,1928年9月27日-),美国遗传学家,其研究集中在人体代谢性疾病的遗传原因而著名,并因此获得沃尔夫奖、拉斯克临床医学研
- 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质子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处在同一族中,如卤素及惰性气体。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
- 炭疽菌炭疽杆菌是一种棒状的革兰氏阳性菌,长约1至6微米,这种细菌通常以内孢子之型态出现在土壤中,并可借此状态存活数十年之久,一旦由牲畜摄入,孢子便开始在动物体内大量复制,最后造成死
- 权宜主义权宜主义谬误(英语:fallacy of expediency)是一种非形式谬误,系基于某方案目的很重要,而无视方案的一切缺陷。较白话的诠释是:“应该做,就不要管完不完美”与权宜主义谬误相对的是
- 圣地佛教圣地是指佛教的圣地,佛教三大传承都有各自的圣地。佛教起源于印度,遍布东南亚、南亚地区,故这一大片地区的佛教故地很多,部分还是佛陀住世时期,安住、宣法、巡游时的圣地,其中
- 印刷机印刷机是一种把着墨面压在媒体面(如纸和布料)的机械装置,以此来成像。最早由德国人古腾堡于1440年发明。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
- 高雄市文武圣殿坐标:22°37′46″N 120°16′54″E / 22.6294869°N 120.2815319°E / 22.6294869; 120.2815319高雄文武圣殿,俗称盐埕埔圣帝庙,是高雄市知名的关帝庙,也是著名的“澎湖庙”。
- 班尼奥夫维克托·胡戈·贝尼奥夫(英语:Victor Hugo Benioff,1899年9月14日-1968年2月1日),美国地震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他最为人所知的是将太平洋中深层地震发生的深度与震中位置关系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