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钉女工

✍ dations ◷ 2025-10-07 17:14: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女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大后方,第二次世界大战文化史,美国女性主义,美国女性史,美国女性权利史,美国文化

铆钉女工(Rosie the Riveter)是二次大战的文化符号之一,其形象是战时六百万进入制造业工厂工作的女性的代表(这些工作传统上是由男性作的),后来更成为女性主义以及女性经济力量的象征。美国社会对女性著裤装的广泛接受也归功于铆钉女工。

铆钉女工最有名的形象是一张由J·霍华德·米勒(J. Howard Miller)于1943年设计的海报,标题是:“我们能做到!”

诺曼·洛克威尔也在1943年5月29日发表过一张类似的插图。诺曼·洛克威尔是否有看过米勒的海报则不清楚。洛克威尔的“铆钉女工”由《周六晚报》租借给美国财政部来作为推销战争债券的宣传海报。战争结束后,这幅画由于受版权保护而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洛克威尔去世后,他所有的画作遗产都受到了积极的保护。这种保护也令其作品的收藏价值上涨,2002年,这幅画以5百万美元的价格售出。“我们能做到!”则与之相反,缺乏保护正是其之后得以重生的原因之一。

1942年,匹兹堡艺术家J·霍华德·米勒受西屋电气公司雇用,为公司设计以“战时投入”为主题的一系列海报。《我们能做到!》是这系列海报中最出名的一张,该海报描绘出铆钉女工的经典形象(虽然当时“铆钉女工”这个名词还尚未出现)。

广为流传的说法之一是,米勒是根据1942年的一张黑白照片制作了“我们能做到!”,该照片的主角是17岁女工杰拉尔丁·多尔(英语:Geraldine Doyle)(她当时名叫杰拉尔丁·霍夫),但这个说法后来被证实是错的。照片中的女人实际上是另一位女工娜欧蜜·帕克·弗雷利。

相关

  • 搜索在人工智能中,搜索问题一般包括两个重要的问题:按是否使用启发式信息分按问题的表示方式分宽度优先搜索算法是沿着树的宽度遍历树的节点,如果发现目标,则算法中止。属于盲目搜索
  • 小渊惠三小渊惠三(日语:小渕 恵三/おぶち けいぞう Obuchi Keizō,1937年6月25日-2000年5月14日),出生于日本群马县中之条町,日本政治人物。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第84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 莫希峰僧侣峰(Mönch,4107米)属瑞士阿尔卑斯山脉部分的山峰。与艾格峰(Eiger)及少女峰(Jungfrau)形成一个奇突的山峰组合。瑞士人Christian Almer等人于1857年8月15日首次登顶者。1935年
  •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1756年5月27日-1825年10月13日),亦称作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Maximilian Joseph,1756年5月27日至1825年10月13日),是1775年至1799年的茨魏布吕肯公爵及
  • 二十世纪古典音乐二十世纪古典音乐,是指自1900年至2000年,继承欧洲古典音乐而来的一个音乐纪元,这个世纪没有一种统治性的风格,作曲家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音乐。现代主义(英语:Modernism (music))、印
  • 瓦西里·安德烈耶维奇·茹科夫斯基瓦西里·安德烈耶维奇·茹科夫斯基(俄语:Васи́лий Андре́евич Жуко́вский,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
  • 温琴佐·贝利尼温琴佐·萨尔瓦多·卡梅洛·弗朗切斯科·贝利尼(意大利语:Vincenzo Salvatore Carmelo Francesco Bellini,1801年11月3日-1835年9月23日)是一位意大利作曲家。生于意大利的西西里
  • 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阿库洛夫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阿库洛夫(俄语: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Аку́лов,1888年4月12日(24日)-1937年10月30日)是苏联的检察官、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组织
  • 加藤繁加藤繁(1880年9月3日 - 1946年3月7日)日本历史学家、东洋史家、明治·大正·昭和时期的中国经济史著名学者,文学博士,东京文献学派第二代领袖之一,被誉为日本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第
  • 冯仁亮冯仁亮(1988年5月12日-)是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或前卫,目前效力于北京人和。冯仁亮是由以培养年轻球员著称的火车头训练出的球员,以其出众的能力很早就引起中超球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