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跋陀罗

✍ dations ◷ 2025-07-21 00:06:46 #359年出生,429年逝世,南北朝僧人,佛经翻译家

佛陀跋陀罗(梵语:Buddhabhadra、359年-429年),又称佛驮跋陀罗、佛度跋陀罗、觉贤,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为南北朝时期著名译师。

佛陀跋陀罗为南北朝时期后秦时来汉地的印度僧人。族姓释迦,系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5岁丧父,17岁出家。记忆力超强,曾与僧迦达多游罽宾,与后秦僧人智严同从大禅师佛大先受禅法。后受智严邀请入汉地,于后秦弘始八年至长安。因与鸠摩罗什不和,被迫与弟子慧观等40余人赴庐山,备受慧远欢迎。留居庐山年余,译《修行方便禅经》。东晋义熙八年(412年)赴荆州,其后又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住道场寺,与法显等译出《摩诃僧祇律》;同时译出《大般泥洹经》。后又创译《华严经》60卷。其所译经论共13部,125卷。所译《华严经》对中国佛学的发展影响甚大。佛驮跋陀罗于刘宋元嘉六年(429年)圆寂,年七十一岁。

佛陀跋陀罗谨守声闻乘上座部的教学规模,修禅习定,聚徒数百人(包括智严、宝云、慧观等有名人物都在内),甘于淡泊,不喜繁华。佛陀跋陀罗的禅法是从上一派相承,保持纯粹。

佛陀跋陀罗专精禅法现存《禅经》介绍了佛大先的渐修一法。这就是从二甘露门方便、胜进两道各别的退、住、升、进,决定四分开始,进而观界,修四无量,观蕴、处,以至畅明缘起,达到禅定的成就。“搜集经要,劝发大乘”而接近了大乘瑜伽系。佛陀跋陀罗的传译就为稍后的大乘瑜伽学说东流开了先河。

佛陀跋陀罗先后翻译了法显携归的梵本经律《大般泥洹经》六卷,《摩诃僧祇律》四十卷,《僧祇比丘戒本》一卷,《僧祇比丘尼戒本》一卷,《杂藏经》一卷。到义熙十四年(418)受孟�、褚叔度的启请和沙门法业、慧严等一百余人于三年中译出《大方广佛华严经》五十卷(后来改分六十卷,称为《六十华严》)。《出生无量门持经》一卷、《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文殊师利发愿经》一卷、《观佛三昧海经》八卷。此外有缺本一种,《净六波罗蜜经》一卷。总计佛陀跋陀罗所译共十二部,一百十三卷。

相关

  • 乳糖不耐症乳糖不耐(英语:Lactose Intolerance),又称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是有关乳糖的食物不耐症,乳糖常见于乳制品中。受乳糖不耐影响的人在症状出现前可以耐受的乳糖量各不相同。
  • 心室心律失常心脏节律不整(拉丁语:Cardiac Arrhythmia/Cardiac Dysrhythmia; 法语:Rythme cardiaque irrégulier;英语:Irregular Heartbeat,通称:心律不正、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心律不齐),是指心
  • 角斗士角斗士(拉丁语:gladiatōrēs),指的是古罗马竞技场上的斗士,台湾也译为剑斗士,名称来源自于古罗马军团惯用的剑,是古罗马奴隶社会的一种身份特殊的奴隶,通常都是战俘或其他犯了过错
  • 和平者埃德加埃德加一世(古英语:Ēadgār;943年8月7日-975年7月8日),也被称为和平者埃德加、和平者。为英格兰国王(959年-975年)。是爱德蒙一世的儿子。英格兰联邦-护国公时期
  • span class=nowrapSrSOsub4/sub/span硫酸锶(SrSO4)是锶对应的硫酸盐,外观为白色晶体状粉末,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天青石的形式存在。其极微溶于水,比例为8800:1,即8800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硫酸锶,相比而言,更易溶于盐酸和
  • 山地人印第安纳大学山地人队(英语:Indiana Hoosiers)代表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参加国家大学体育协会(NCAA)第一级别的22项体育赛事,自1899年起便是大十联盟的成员之一。学校的代表色
  • 至元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末年:1294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以前创制的年号,共连续使用了31年。中统 → 至元 → 元贞 → 大德 → 至大 → 皇庆 → 延祐 → 至治 → 泰定 → 致
  • 性刺激性刺激是能激起性兴奋、性冲动或性快感的感官刺激,可以是视觉的刺激,触觉上的刺激,或其他感官上的刺激。依据情况的不同,人会因各种因素感受到生理或心理上的性兴奋。性兴奋可能
  • 硝酸钕硝酸钕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d(NO3)3。硝酸钕可以将氧化钕、氢氧化钕或碳酸钕溶于硝酸得到:所得溶液经过小心蒸发可以得到水合硝酸钕,其中六水合物最常见。将六水合物继续
  • 千名老人下江南千名老人下江南是一条中国团体游轮旅游线路的名称,常见于旅行团的名称和游轮上的旗帜,亦是学术界研究中国旅游社竞争发生“搭便车问题”的经典商学案例。路线大体是从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