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宗教的哲学信仰
其他
哈里·戈登·富兰克福(Harry Gordon Frankfurt,1929年5月29日-) ,美国哲学家,他于1990年至2002年期间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名誉教授。富兰克福还曾在耶鲁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
法兰克福1929年5月29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他于1949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并获得博士学位。1954年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毕业。
他是普林斯顿大学名誉哲学教授。
他曾任职于俄亥俄州立大学(1956-1962)、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1962-1963)、洛克菲勒大学(从1963年任教至1976年,后来哲学系关闭)、耶鲁大学(从1976年起),在1978年-1987年间担任哲学系主任。然后在普林斯顿大学(1990-2002年)任教。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道德哲学、心灵哲学、行动理论以及17世纪的理性主义。他于1986年发表了“论废话”的哲学研究论文,后期在2005年重新出版,成为畅销书之一,并引起了节目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的注意。之后斯图尔特邀请他到电视节目“每日秀”,引起了不少媒体对他的关注。在这部作品中,他详细阐述了废话与撒谎的不同,他认为这是一种无视真相的行为。他提出:“除非有人认为自己知道真相,否则不可能撒谎。而废话则不需要这种认知。”2006年,他发表了另一本同名小说《论真相》 ,探讨社会失去欣赏真理的情况。
在哲学界里,他以注释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闻名。然而,他对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是自由意志,他已在自由意志论题上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 。当中包括高阶意志、“富兰克福反例”或“富兰克福案例”。 他亦发展了休谟的观点,认为自由就是要做一个人想做的事情。 具有相同观点的还有大卫·韦勒曼(David Velleman)、加里·沃森(Gary Watson)和约翰·马丁·费休(John Martin Fischer) 。富兰克福的相容论使其他哲学教授撰写了大量相关文献的研究主题。最近,他亦写了关于爱与关怀的文章。
他是美国文理学院的院士。他是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的访问学者,他曾担任美国哲学协会主席,他还获得了古根海姆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安德鲁梅隆大学的奖学金和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