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书院

✍ dations ◷ 2025-07-13 17:53:01 #文澜书院

文澜书院(汉语拼音:wén lán shū yuàn),是一间曾经位于广州西关的书院,旧址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广州酒家旁文澜巷处,前身是嘉庆年间富商乡绅成立的清濠公所,旨在清理下西关各河涌,亦是士绅阶层议事、文会友之所,文昌庙是它的附属建筑。 1911年,广州各界率先在文澜书院宣布广东独立。书院于1928年被改造为中山戏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南方玉雕厂。玉雕厂现仅剩文澜巷一间店铺。

清朝末年,下西关许多河涌逢下雨必泛滥、淤塞,十三行洋商潘(能敬堂)、卢(广利)、伍(怡和)、叶(大观)四大富家想要争头等功,一起出钱出力与当地居民同去清理河涌。随后,士绅何太清(进士)、钟启韶、潘如彦、龚在德、颜平章、桂清槐同一些商行巨贾,会同四大富豪,发起成立了清濠公所。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何太清等人报请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曾燠核准,将下九甫绣衣坊(今下九路肉菜市场、妇女儿童百货公司至原南方玉雕厂一带)十二间大屋改建成公所的屋宇。这就是文澜书院的前身 。

大屋原先是义丰洋行商人蔡昭复的地产。乾隆五十年(1785年),因蔡无法还清外商债务,官府将大屋查封抵债,各洋行商人于是将其买下作为共有地产。

清濠公所创立同年,各巨头再次扩建公所,改名为文澜书院,由于文澜书院的大部分成员都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他们经常到此祭拜文昌帝,又在大屋后方建起一间文昌庙,创下“以文会友”的宗旨,广聚粤中仕子。

书院开设初期由经销洋货的大户卢、潘、伍、叶四家每年轮流打理,后因为“文风日盛”,改为每年推举绅士十二人管理。所谓“文风”其实是书院设置文会征文,设奖金奖励被录取的书友。成为文澜书院会员还有一条限制:寓居西关的人要税业三十年后进庠入式,才准许入院。不过当时不少海外归来粤侨和广州洋商住在西关,因此文澜书院变成了绅商聚集的地方。例如当时的粤省商会会长许芝轩,同时也是文澜书院大绅;还有易兰生、张弼士、卢乃潼等商贾,都经常出入书院,参与地方事务 。

由于聚集了不少名流,“粤省科场士子,皆以入院为荣”,而“科场得意者多出身院中”。文澜书院设立后最初的50年间,西关一带就有几十家中了翰林进士,传出“下西关是风水宝地”的佳话。而不少港澳、海外归侨和天津、汉口、上海的粤帮商贾,于下西关处买下或自建地产,“以效孟母择邻之雅”。

文澜书院虽有书院之名,实际上却不是升学应试的地方,而是一个文会,类似于城市的文化沙龙,当时只有取得了生员以上功名的广州士绅才会进入到书院中活动。那些书友谈天论地,文澜书院慢慢就演变成广州士绅介入本地事务管理的议事堂。随着晚清绅权扩展,文澜书院也日益在地方管治事务方面加深了影响 。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9月清政府发出“预备仿行宪政”上谕,广州意欲施行宪政的新派士绅与广东省法政学堂教习一齐发起,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1月6日在文澜书院成立广东地方自治研究社,社长为举人梁庆桂。最初有社员172人,其中士绅约占90% 。

1911年黄花岗起义后,以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等为首的清朝军政当局,加强镇压与防范革命活动。10月25日,广州城内绅商各团体于文澜书院集会,江孔殷主持了此次集会,讨论“广东提倡独立,不如利用官府改良独立”意见,通过了成立改良政治总机关等决议。

最后民军陆续由各地抵达广州,水师提督李准、两广总督张鸣岐改变态度,转而支持革命党人,同意独立。 11月8号,以商界团体为主的各界代表,于省咨议局讨论独立问题,决定请张鸣岐、龙济光为正、副都督,于十一月九日宣布独立。随后张鸣岐逃走,龙济光亦放弃,各界代表只得重新开会,请胡汉民做都督,陈炯明做副都督,直到十一月中旬才成立广东军政府。

文澜书院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不少势力和资产,持有过号称广州“酒家之冠”的文园酒家。 1918年前后,罗嵩藩入主文澜书院,在长达十几年任期内大肆贪污书院资产收入。1929年市工务局长程天固为推进西关清濠修路工作,就想到拿大鳄罗嵩藩来开刀,派出稽查员于书院会友公宴上带走罗和他的财物。事件惊动了不少重要人士,军部和警队侦缉队等都想找回罗嵩藩,当时粤军要人梁鸿楷都曾出面,但没有结果。程天固邀请财政局会同工务局,联审逼使罗交出产据清算各项帐目,文澜书院的地产被公开拍卖,所得资金一半被工务局用去清理河渠,一半用于成立西关市立第二中学(即后来的广州二中) 。

光绪八年(1882年)文澜书院清濠公所自立记述组织活动的石碑,原本被安置于恩宁路逢庆首约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后的恩宁路河涌改造后石碑下落不明。

相关

  • 道德发展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或译为柯尔堡道德发展阶段,英语:Lawrence Kohlberg's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是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用以解释道德判断发展的理论。1958年,
  • 雅克宾专政雅各宾专政,即恐怖统治(法语:la Terreur,1793年9月5日-1794年7月28日)时期, 是法国大革命一段充满暴力的时期,两个对立的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政治派系之间煽动冲突后形成的。 当罗
  • 罗姆苏丹国罗姆苏丹国(波斯语:سلجوقیان روم‎,现代土耳其语:Anadolu Selçuklu Devleti)为在安那托利亚的塞尔柱帝国延续政权,在1077年至1307年间统治安那托利亚内陆大部分区域,初
  • 热力发电厂热力发电厂(英语:thermal power station 或 thermal power plant),简称热电厂,是由蒸汽作原动力的发电厂。水被加热,转变为蒸汽,推动蒸汽轮机运转,带动发电机工作,同时也做一些其他工
  • 丘克圣乔治乌乡坐标:46°19′0″N 25°57′0″E / 46.31667°N 25.95000°E / 46.31667; 25.95000丘克圣乔治乌乡(罗马尼亚语:Comuna Ciucsângeorgiu, Harghita),是罗马尼亚的乡份,位于该国中部
  • 土司空 (轸宿)土司空是中国古代星官之一,属于二十八宿中的轸宿。《晋书·天文上》:“青丘西四星曰土司空,主界域,亦曰司徒。”《丹元子步天歌》:“门下四个土司空”。土司空含有四颗恒星。清钦
  • 布鲁盖尔布鲁盖尔(Bruegel)是一家主要进行经济政策研究的欧洲智库,它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布鲁盖尔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布鲁盖尔除了定期会发表英文刊物,也
  • 笪移今笪移今(1909年-1998年10月19日),曾用名笪宜钧,江苏句容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早年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38年后,任南昌《政治情报》月刊主编,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东南区工合干川班主
  • 哥斯拉的逆袭《哥斯拉的逆袭》(日文原名:ゴジラの逆襲)是1955年4月24日上映的日本电影,哥斯拉系列电影的第2部作品,此片以黑白画面摄制,并为往后特摄电影开创了“大怪兽对决”的风格,日本观众人
  • 大巴哈马岛大巴哈马岛(Grand Bahama)是巴哈马的一个岛屿,位于巴哈马群岛北部,距离美国佛罗里达州仅90公里。该岛为巴哈马第4大岛。该岛总面积1373 km²。该岛总人口75,000 (2007)。该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