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竹山镇
✍ dations ◷ 2025-09-29 18:37:39 #竹山镇
坐标:23°41′20″N 120°43′44″E / 23.688904°N 120.728821°E / 23.688904; 120.728821 (Jhushan)竹山镇(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Tik-san-tìn),旧称林圯埔(台湾话:
Lîm-kí-poo),隶属于中华民国台湾省南投县,位于该县西南隅,地处浊水溪南岸、清水溪东岸,因清代曾为云林县县治,而有“前山第一城”之称,并因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等因素,至今仍与斗六市关系密切。面积达247.3339平方公里,是台湾仅次于花莲县玉里镇的面积第二大镇,亦为南投县之观光旅游圣地。竹山镇旧称“林圯埔”,明郑时期(1665年)郑经颁布“屯田之制,以拓番地”,延申原本的军屯至原住民领域,派遣郑成功部将,参军林圯率屯丁200人由斗六门(今斗六市)入垦,越过阿拔泉溪(今清水溪),攻打牛相触口(今中和里)。林圯建立竹圍仔庄(今竹围里)为根据地,将原居的邹族鲁富都(Luhtu)大社驱逐至东埔蚋(今延平里),双方爆发数起激烈冲突。1668年10月,邹族人夜袭围困竹圍仔庄,林圯与百余屯丁悉数被杀。后斗六方面援军再度扫荡邹族人,将所屯垦之占领区命名为“林圯埔”。另屯弁杜、赖二姓的势力也进占浊水溪南岸之社寮(今山崇里、社寮里)、后埔仔(今中央里、富州里),使竹山成为汉人在南投最早开发的地区。而鲁富都(Luhtu)亚群则失去清水溪流域与浊水溪流域的丘陵地,向后往大水窟迁徙。清乾隆年间,此地已成街肆,成为通往中央山脉的重要据点。1886年(光绪12年),云林县设立时,县治即位今竹山镇云林里,故有“前山第一城”的美名;1893年,因浊水溪溪水泛滥成灾,云林县治迁往斗六。1901年设林圯埔支厅属斗六厅管辖,1909年斗六厅废止,林圯埔支厅并入南投厅。1920年行政区划调整,以附近竹林密布而改称“竹山”,设置竹山郡“竹山庄”,1931年改制为竹山街。战后初期,划归台中县管辖,设竹山区;1950年划归南投县管辖。竹山街大字与现今里名对照表:其中劳水坑、桶头、山坪顶、福兴、田子、鲤鱼尾在1909年为林圯埔支厅劳水坑区,其他为林圯埔支厅林圮埔区。竹山的开发自林圯时代,从“下崁”、“竹围仔”开始,在公元1669年后向“江西林”、“社寮”方面开拓,这个阶段以浊水溪流域为开发地段。清朝前期新拓垦的有“大坑”、“田子”、“香员脚”、“猪头棕”、“福兴”、“鲤鱼尾”等地,汉人开垦方向由浊水溪沿岸转往山麓地区,林圯埔街形成街市,是农产及货物的交易中心。在清朝中叶后更往山区前进。开山抚番的实施,从林圯埔至璞石阁的道路开通,竹山成为前进后山地区的首要重镇,市区繁荣更甚,云林县旧城在此时设于林圯埔云林坪,林圯埔成为一兼具政治与商业功能的市街,而后县城迁往斗六,虽失去行政功能,商业仍兴盛。通商开港后,竹山地区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以樟脑、甘蔗、茶叶为经济作物。日治时期的林圯埔是竹山、鹿谷两地的行政中心,具地区行政功能的竹山在此期间设有竹山制糖所,糖业成为竹山的经济产物,林业也在此时也有相当发展,在抗日事件中最著名的为林杞埔事件。1944年后,竹林业一枝独秀,设于延平地区的竹山农村工业区是以竹林加工为主而设立之工业区,该工业区也是南投县内最早规划开发的工业区。竹山市区的发展从1986年划出的“延祥里”可见竹山及延平两个地区发展紧密。现今竹山镇以观光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工业区转型为观光工厂,地处交通要道的竹山是自然风景区如:大鞍竹海风景区、溪头、杉林溪的入口,在人文方面有古迹竹山连兴宫、社寮紫南宫等,的入口城镇,现今的竹山是中部地区观光大镇之一。1950年间,台湾省拟进行行政区调整,而竹山地区(含鹿谷)民众从竹山与斗六的地理、历史、文化、交通经济、治安等层面考量,由当时的竹山镇长陈博土、鹿谷乡长林朝阳、台中县参议员郑葆椿、林迟产、两乡镇的农会学务理事杨昭璧、张四川、竹山中学校长陈绍宽、竹山电信局长吴林、竹山邮局长吴海鱼以及两乡镇的乡镇民代表等具名,于当年提出陈情,希望能将竹山区划归斗六辖下。同年十月竹山、鹿谷划归南投县,竹山区住民的期望落空,但是竹山与斗六的密切关系,在此却一览无遗。竹山镇内有下列地形:气候可细分为:竹山镇的行政机关大致上有两个区块:依地理、聚落及国中学区可分为五个地区:日治时期竹山郡守与竹山庄庄长中松乙彦转任,后成为日治时期高雄市末代市长。中华民国时期南投县竹山镇长清代林圮埔为开发东部的动镇,商业繁荣之盛在《云林县采访册》里称林圮埔为“沙连堡贸易总市”。当时东埔蚋(今延平)与社寮也有街市,东埔蚋的沙东宫至庄尾,以及社寮的大公街,都位于交通要道上,人烟稠密。日治时期竹山市集由连兴宫前转往新设立的“林圮埔消费市场”,在连兴品前设有“竹笋批发市场”,是以广大竹山市区范围。在城市规划下,横街、下横街、竹山路、云林路成为主要商业活动街道,竹山商圈也就此形成。当时的竹山在公路与客运汽车开通下,成为邻近村庄的交通中心,加上竹山为郡役所、街役场所在地区,机关的林立与交通条件改善,使竹山商圈更为繁荣,在昭和年间的竹山已有现代化都市的雏型。二战后竹木业兴盛时期,竹山是运输业的休息站,国人旅游习惯的养成,使竹山成为前往溪头、杉林溪游客的投宿及用处地点,街上的旅社每每客满,餐饮业也不断成长。而后竹木业荣景不复以往,在靠近溪头、杉林溪的民宿业兴起,高速公路使竹山省道的优势不再,以及人口负成长下,竹山的商业受到一定冲击。虽说如此,现今的竹山仍是南投县内的区域中心之一,与员林客运竹山站形成了以竹山为中心的竹山次生活圈竹山市区目前以云林路、竹山路、集山路、下横街、横街等路段商家最多,竹山形象商圈、传统市场就位于这个区块内,大明路是各地旅客来往竹山市区的主要道路,亦有不少商家。值得一提的是,竹山市区的云林路、竹山路、横街、顶横街四条道路是南投县境内少有的市区单行道规划,由此可见竹山市区兴盛的商业活动。2016年南投县政府编列预算,在竹山警察分局后方兴建新分局大楼,但此处存在日治时期竹山郡役所防空壕、老凤凰木与郡守官舍等宿舍群,工程恐破坏文化遗产,引发抗争要求保存。水车顶遗址、板寮顶遗址、山脚遗址、桃子园遗址、他里温遗址、仓库遗址、风水梁遗址、外埔子遗址、崩砍头遗址、厝地尾遗址、牛湖遗址、三块厝遗址、猪头棕遗址、坪顶埔遗址、照镜山遗址、笋子林遗址、崎头遗址、半天寮遗址等18处,为罗世长于1972、1973年间所发现。溪尾寮遗址、尾厝仔遗址等2处,为臧振华等于1993年所发现。竹山镇无铁路经过,但距云林县林内乡林内车站仅10余分钟车程,有公车客运(如台西客运7127路)往来其间。日治时期本镇之轻便铁路先后共有:于竹山设立站点的客运业者如下:
相关
- 嗜酸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铁圈铁圈又称铁环在实验室中用于安装在铁架台上来支撑烧瓶或烧杯等仪器。有的铁圈包括了一个夹子,用以连接铁架台,若铁圈自身不含夹子,则需要使用十字夹作为连接工具。
- 焦尔达诺·布鲁诺焦尔达诺·布鲁诺(意大利语:Giordano Bruno,1548年-1600年2月17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哲学家、数学家、诗人、宇宙学家和宗教人物,1593年起,布鲁诺以异端罪名接受罗马宗教法庭
- 干馏干馏,又称碳化(英语:Carbonization)(其他的“碳化作用”是指钢筋混凝土失效形式的一种术语)、炭化(英语:Charring)、焦化(英语:Torrefaction),是指固体或有机物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
- 降落着陆(Landing),指飞行中的动物或航空器降落地面的过程,包括与地表接触后的移动、减速及达成静止状态。在日语里太空飞行器降落外星球的过程亦称为“着陸”,但在汉语里,此一过程习
- 退火退火(Annealing),在冶金学或材料工程,是一种改变材料微结构且进而改变如硬度和强度等机械性质的热处理。过程为将金属加温到高于再结晶温度的某一温度并维持此温度一段时间,再将
- 东甲坐标:2°16′N 102°33′E / 2.267°N 102.550°E / 2.267; 102.550东甲是一个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东甲县的市镇,也是该县的县府。人口约五万两千人。东甲以其布庄生意而闻名,并
- 士林慈坐标:25°05′22″N 121°31′28″E / 25.08954°N 121.5245°E / 25.08954; 121.5245农历三月廿二(绕境日期)士林慈
- 甲申之变甲申之变,指明朝崇祯十七年、甲申年(1644年)李自成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的事件。因1644年为甲申年,故称“甲申之变”。此年李自成、张献忠、明朝、满清军队互相交战,北京百姓
- 台湾博物馆列表以下列出被中华民国博物馆学会登录的中华民国博物馆与文物展览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