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 dations ◷ 2025-07-20 07:09:46 #中俄条约 (清朝),不平等条约,清朝经济,清代新疆政治,1850年代条约,1850年代中国政治,新疆经济史,伊犁政治史,1851年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是咸丰元年(1851年8月6日)清政府与俄罗斯帝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该约,沙俄获得了在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地区进行商业贸易。主要有贸易免税、拥有领事裁判权和实质上的租界等特权,从西北陆上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沙皇俄国与中国在1689年与中国签订了划分中俄东部边界的《尼布楚条约》,1727年清政府又与俄国政府签订了《恰克图条约》继续规定中俄中部边界以及扩大中俄的边界贸易。俄国长期独占恰克图的边境贸易在其中得到了很大的利润。但是清政府的贸易保护以及外国的竞争,使俄国从18世纪末开始,不断谋求扩大对华陆路通商以扩大其贸易利益,并逐渐无视清政府禁令,鼓励欧俄的探险商人潜入中国西北额尔齐斯河流域以及固扎勒地区进行非法贸易,结果取得巨大的利润,中国的大量白银外流。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在中国获得了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等特权。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较西欧国家来说相对落后,面对英法等国家的竞争,俄国在中国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并且随着西欧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入侵,在恰克图的贸易也随之出现停滞与下降趋势。俄国官商两界要求在中国西北地区开辟市场。俄军侵扰中国西北边境的事件也日趋频繁。1851年(咸丰元年)7月,俄国全权代表科瓦列夫斯基与中国新任伊犁将军奕山、参赞大臣布彦泰在伊犁开议。俄方要求在西北地区通商,并按照恰克图贸易旧章议定具体办法。奕山一味妥协退让,8月6日,双方在《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上签字。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内容共17条。主要有: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处与俄通商后,俄国可专派管贸易之匡苏勒(即领事)官照管。中俄双方在两地通商,彼此两不抽税。俄国商人在两地犯罪,由俄国领事究办,不受中国法律制裁。俄商可在伊、塔建造贸易亭(即商站,亦称贸易圈),用以住人、存货;住站俄人不受中国政府管辖。

相关

  • 西亚/西南亚西亚,或称西南亚(英语:Southwest Asia,阿拉伯语:غرب آسيا‎),指亚洲的西南部,和中东有很大部分的重合。不过,中东是一定义不清的区域,包含非洲国家埃及,而西亚则是纯粹的地理学
  • 行星地质学行星地质学(Planetary Geology),亦称为天体地质学(Astrogeology)、天文地质学(Exogeology),是行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研究的范围是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以及陨石等天体的地
  • 氟桂利嗪氟桂利嗪(Flunarizine、2HCL、氟脑嗪、脑灵、西比灵、服脑清)为脑循环系统促进剂,属于一种钙通道阻滞药。 氟桂利嗪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钙进入阻滞剂、而其运作包括有"组织胺H1"
  • 真蛸胺章胺(或称章鱼胺,真蛸胺)是一种与去甲肾上腺素相关的内源生物胺,见于多种动物组织中,是某些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神经递质。生物内D-(−)-章胺是由酪胺在多巴胺β-羟化酶催化下羟基化
  • 万年历万年历是可以使用很多年的日历,通常设计成可以计算未来某一日期在星期中的日子。对格里历和儒略历,万年历通常只能包括两者之中的一种变化:
  • 井上馨井上 馨(1836年1月16日-1915年9月1日 天保6年-大正4年)是、幕末以及明治时代时的活跃人物。幼名勇吉、从藩主拜受的名字是“闻多”。号惟精(korekyo)。乃大隈重信内阁先后任外务
  • 海金沙见文中。海金沙属是蕨类植物中的一门,约有40个物种,原生于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少数生长于亚洲东部及北美东部的温带地区。海金沙属现在是海金沙科下的唯一属,不过有些植物学家曾
  • 法定的按照法律的(法语:de jure,拉丁语:de iure),是拉丁语中的法律用语,意思是:“按照法律的”、“法理上”、“原则上”或“名义上”,与de facto(事实上)相对。此用语用来表达法律上规定的情
  • FokIFokI是一种存在于细菌的type IIS限制酶,含有位于N端的DNA结合区块(N-terminal DNA-binding domain),以及一个位于C端的非专一性DNA切割区块。当此酵素与DNA辨识并结合于5'-GGATG
  • 结构模体结构模体(英语:structural motif,亦称为结构基序)是链状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或核酸)中的一种超二级结构,也存在于其它分子之中。结构模体使得我们无法预测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不同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