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 dations ◷ 2025-10-08 11:01:59 #中俄条约 (清朝),不平等条约,清朝经济,清代新疆政治,1850年代条约,1850年代中国政治,新疆经济史,伊犁政治史,1851年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是咸丰元年(1851年8月6日)清政府与俄罗斯帝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该约,沙俄获得了在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地区进行商业贸易。主要有贸易免税、拥有领事裁判权和实质上的租界等特权,从西北陆上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沙皇俄国与中国在1689年与中国签订了划分中俄东部边界的《尼布楚条约》,1727年清政府又与俄国政府签订了《恰克图条约》继续规定中俄中部边界以及扩大中俄的边界贸易。俄国长期独占恰克图的边境贸易在其中得到了很大的利润。但是清政府的贸易保护以及外国的竞争,使俄国从18世纪末开始,不断谋求扩大对华陆路通商以扩大其贸易利益,并逐渐无视清政府禁令,鼓励欧俄的探险商人潜入中国西北额尔齐斯河流域以及固扎勒地区进行非法贸易,结果取得巨大的利润,中国的大量白银外流。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在中国获得了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等特权。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较西欧国家来说相对落后,面对英法等国家的竞争,俄国在中国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并且随着西欧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入侵,在恰克图的贸易也随之出现停滞与下降趋势。俄国官商两界要求在中国西北地区开辟市场。俄军侵扰中国西北边境的事件也日趋频繁。1851年(咸丰元年)7月,俄国全权代表科瓦列夫斯基与中国新任伊犁将军奕山、参赞大臣布彦泰在伊犁开议。俄方要求在西北地区通商,并按照恰克图贸易旧章议定具体办法。奕山一味妥协退让,8月6日,双方在《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上签字。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内容共17条。主要有: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处与俄通商后,俄国可专派管贸易之匡苏勒(即领事)官照管。中俄双方在两地通商,彼此两不抽税。俄国商人在两地犯罪,由俄国领事究办,不受中国法律制裁。俄商可在伊、塔建造贸易亭(即商站,亦称贸易圈),用以住人、存货;住站俄人不受中国政府管辖。

相关

  • 头孢丙烯头孢丙烯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抗生素,可以被用来治疗支气管炎或者其他细菌感染。头孢丙烯可以采用片剂或是混悬剂形式。
  • 阿米巴虫变形体(amoeba),是一种通过伸长或收回伪足来改变自身形状的细胞或生物。变形体并不属于某个单一的生物分类,相反地,在许多真核生物中都能找到它们的存在。变形体细胞不仅存在于
  • 纽伯里波特坐标:42°48′45″N 70°52′40″W / 42.81250°N 70.87778°W / 42.81250; -70.87778纽伯里波特(英语:Newburyport),或称纽波利波特,是美国马萨诸塞州艾塞克斯县的一个城市,东临大
  • 二四第八第十埃及第二十四王朝是古埃及在前8世纪时期的一个短暂王朝,历时只有十余年,定都于尼罗河三角洲西部的塞易斯,统治尼罗河三角洲一带,最后被南方的第二十五王朝所灭。第二十
  • 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事件、K-Pg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K-T灭绝),俗称恐龙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后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也是
  • 核果核果(Drupe)是果实的一种类型,属于单果,由一个心皮发育而成的肉质果;一般内果皮木质化形成核;常见于蔷薇科、鼠李科等类群植物中。许多果实为核果的植物都被人类作为水果食用,包括
  • 犬浣熊属犬浣熊属(学名:Bassaricyon)是食肉目浣熊科的一属,分布于南美洲,包括以下5种:
  • 自闭症光谱的共伴疾病自闭症光谱疾患(包含亚斯伯格综合征)为起始于儿童且持续到成人时期的发展障碍。该疾患主要影响了三个与人类成长相关的重要领域:沟通、社交互动、局限的行为/思考模式。当前已
  • 上海鲁迅故居上海鲁迅故居位于今上海市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原大陆新村1弄9号)一栋三层楼房。第一层是鲁迅的会客室和餐室,第二层为鲁迅书房,鲁迅夫妇卧室,客房,第三层为儿子周海婴的卧室。19
  • 卡斯特尔诺卡斯特尔诺(西班牙语:Castelnou),是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特鲁埃尔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37平方公里,总人口109人(2001年),人口密度3人/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