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行星
✍ dations ◷ 2025-09-28 18:12:57 #原行星
原行星是在原行星盘内大小如同月球尺度的胚胎行星。它们应该是由公里尺度的微行星因彼此的重力相互吸引与碰撞而形成的。根据太阳星云形成的理论,原行星在轨道轻微的扰动下和因此导致的巨大撞击与碰撞下逐渐形成真正的行星。在太阳系中,一般认为微行星的碰撞形成了数百个行星胚胎。这些天体类似谷神星和冥王星,其质量约1022到1023公斤,直径约数千公里。之后数亿年中行星胚胎之间彼此碰撞。目前仍无法得知行星胚胎之间互相碰撞而形成行星的详细过程,但一般认为最初的碰撞可能将第一代的行星胚胎摧毁,被数量较少,但体积较大的第二代胚胎取代。这样的过程会持续到撞击结束,最后只有少数胚胎会形成行星。早期的原行星有较多的放射性元素,这些数量由于放射性衰变,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来自放射线的热、撞击和重力的压力会使原行星发生局部的熔化,有助于它们增长成为行星。在熔化的区域,较重的元素会向中心下沉,较轻的元素会上升至表面;这种过程就是所知的行星分化。一些陨石的结构中也显示出有些小行星也发生过分化的作用。形成月球的大碰撞说假设是一个巨大的,被称为忒亚的原行星,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与地球发生碰撞。在内太阳系中,至少有三颗保留原始特征的原行星存在,即谷神星、智神星和灶神星。而司琴星也有类似原行星的特征。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也被认为是原行星。2013年2月,天文学家首次直接观测到遥远恒星外围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盘面内原行星正在形成。
相关
- 巴勒斯坦问题进行中持续中的冲突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是持续中的冲突,为阿以冲突及中东战争的一部分。巴以冲突不能够简单地概括为所有以色列犹太人与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双边冲突
- 苏糖苏糖(英语:Threose,C4H8O4)在分类上属于丁糖与醛糖,从费希尔式的角度看,中间两个碳原子上的羟基在碳骨架的异侧。有机化学的习惯命名法中,使用“苏”或“苏式”("threo")表示相邻两碳
- 书面语言书面语是一种透过文字系统来表达的语言,以书写及阅读来传达意义。书面语是一种人为发明下的产物,基于某个特定的口语之后发展出来,因此没有任何一种自然语言是只有书面语而没有
- NADH脱氢酶NADH脱氢酶(英语:NADH dehydrogenase,又称为NADH脱氢酶复合物、NADH:辅酶Q还原酶或复合体Ⅰ,EC 1.6.5.3)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催化电子从NADH传递给辅酶Q的酶。此酶是线粒体中氧
- 马加丹州马加丹州(俄语:Магада́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Magadanskaya oblast)是俄罗斯远东联邦区的一个州。面积461,400 km²,人口182,726 (2002年)。首府马加丹,距离俄罗
- 壶腹肝胰壶腹(hepatopancreatic ampulla),也称为肝胰管(hepatopancreatic duct)、乏特氏壶腹(ampulla of Vater),是胰管(英语:pancreatic duct)和胆总管(英语:common bile duct)结合后形成的组
- 金亚秋金亚秋(1946年9月-),生于上海,原籍江西婺源,中国电磁波物理与遥感科学专家,复旦大学教授。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水豚水豚(学名: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是水豚属下仅存的两种生物之一。它是一种半水栖的食草动物,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啮齿类动物。原产于南美洲智利以外的稀树草原和丛林中。
- TCP传输控制协议(英语: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缩写: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
- ɹ齿龈无擦通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齿龈无擦通音、齿音、和齿龈后音在国际音标的符号都是⟨ɹ⟩,X-SAMPA音标的符号则是⟨r\⟩。齿龈无擦通音在国际音标的符号是反转